首页 > 河北 > 沧州市 > 古代进,古代进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古代进,古代进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24 22:35:03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古代进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你说的还真差不多咱们看啊:进士可以进翰林院,可以授实官;这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深造吧,毕竟都是天子门生,而且还应该包含现在的中科院院士。下面就是博士硕士了,可不就是进士吗,也可以到吏部报名,待授官职,不过只能是小官吏,相当于现在的考公务员吧。哈哈,挺有点意思

古代进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2,古代院子结构什么是一进二进什么事厢房东厢房西厢房 搜

一进院只有一个院落,四周房屋围合;或者三面房屋和实墙围合,不设倒座房,是一种比较简陋的院落。二进院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院落组成,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具体是在厢房或者是耳房的南山墙处加一道隔墙,从而区分开内院和外院;隔墙和正房、东西厢房围合成内院;隔墙和南侧的倒座房以及两侧的屏门围合成外院。“口”字形为一进;“日”字形为二进。

古代院子结构什么是一进二进什么事厢房东厢房西厢房  搜

3,古代进士科于明经科在科举考试中有何区别

1、难度不同: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没有一定的才华,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因此难度更大。2、考生来源不同:唐朝科举的试卷没有糊名制度,录取与否不完全根据卷面的成绩,考生平时的声望、家庭的政治地位和各方面的推荐都起作用。也由于这点,导致腐败大量产生,进士科基本都被高门大族所垄断。3、存在时间长短不同:到了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自此明经始废。扩展资料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大。

古代进士科于明经科在科举考试中有何区别

4,科举制里的进士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你好!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不用,唐朝科举两者是分开来的,不是上下统属关系,只是进士更难,更受人重视

5,古代臣子进言文体有哪些

1、疏 又称奏疏。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分条陈述。畅于春秋,成于两汉。2、表 又称奏疏、奏议。臣向君主陈述意见或有所请求的一种文体。重情。
叫做奏疏。  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  奏疏是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奏疏中可以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幼等等,其使用范围相当之广泛。奏疏同时也是有为之士关注社会人生、宣扬政治主张、驰骋王佐之才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的应用文体,奏疏有其确定的阅读对象、明确的行文目的、强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功能和写作特点。曾国藩身兼“一代鸿儒”和“同治中兴”之中流砒柱的双重身份,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桐城派传人自居,力振桐城余波,开湘乡派风气,对古文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理论主张,并以多年的创作身体力行;同时,他还亲身经历、参与甚至影响了晚清政局中很多重要的事件,在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不辍笔耕,所上奏疏数以千计,其中不乏经典之作。笔者在检索曾氏奏疏资料的过程中感觉到:曾国藩对于奏疏这种公文的写作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写作特点的。  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疏”或“奏议”。
陈情表

6,为什么古代要用十六进制比如一斤十六两

因为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扩展资料:简介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 两一斤。真实历史原因是: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李斯开始酌人调查实践,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二十四铢为一两:有些物品很珍贵,比如药材,这些物品所有者会有精确地称,为了方便使用,所以为24,可称半两、三分之一两、四分之一两,六分之一两等等十六两为一斤: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四次方。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斤十六两
十六钱
[原创]斤两的十六进制  作者:行不择路  这个贴子所介绍的想法已经形成很有一段时间了,也在纸上记录了下来,整理一下发作新贴。长假即将结束,就算做送给各位朋友黄金游归来时的拂尘吧。  说到数的进位制,朋友们马上就会想到十进制,逢十进一。一般说来,人们并不十分注意进位制,认为数原本就是十进制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但当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原理之后,知道了二进制,再留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实际上,数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原本有着不同的进位制。例如,角度和时间是部分六十进制的;珠算中也有部分五进制,“三下五除二”;日月之间是三十进制的;年月之间是十二进制的;英语中的一的是十二进制的。所以说,我们实际上使用着许多进位制。  再分析各种进位制,我们还会发现,进位制并非随便规定的,它决定于相关事物的本来面目。很明显,十进制源自人的十个手指,因为扳着手指头计数非常方便。相信,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有三个指头,那么自然数一定是六进制的。珠算中的五进制,则源自人的一只手有五个指头。有人说,英语中的一打十二进制,是因为计数时在十个手指之外又加上两只脚而来,大概是不错的。日明之间的三十进制是由于月亮从上一个满月到下一满月,用时二十八天多一些,古人为计数方便,取整为三十。年月之间的进位制是十二,则是由于月亮变脸十二次大致是一个周年。一年分四季,实际上是由于最容易把一个圆周分成等份,每份包括三个月。至于六十进制,则与一周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关,不再细说。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根本原因在于,电平的最容易分辨出高低两个状态,因而可能用来表示二进制数,而八进制、十六制则是由二进制变换而来,主要是方便识别和使用。  再看一看我们的长度、面积、容积、体积、重量等度量单位,大部分是十进制的,唯有重量单位很特别,我国的市斤原来竟然是十六进制的,即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情况在中国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后叶,现在可能在有些地方还在使用十六两一所的老式称。难道中华民族早就采用了最先进的基于二进制的十六进制?  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带有显著的农本位特色。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以十粒粟米并排的长度为一寸,也就是说,最小长度单位——分是以米粒的宽度为标准的。行不择路据此推测,重量单位可能也是以米为确定最小单位的,可能以充填成年人一口的米粒重量计作一两。因为,成年人口腔的容积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样在一时没有标准计量单位的情况下,很容易确定一个临时性的重量单位。古时候的称实质是天秤,所以“两”字的古文很像两只天秤的称盘。简易天秤很容易做出来。这样,当用成年人口容的米粒确定了“一两”的重量之后,就可以利用简易天秤确定另一个“一两”,如此反复,就可以确定“二两”、“四两”、“八两”、“十六两”……。这样确定的“十六两”米大致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因此就把“十六两”定为一斤。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斤两之间为十六进制的原因。对照一下就可以明白,如果先定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为一斤,若把这样的一斤像长度单位那样采取十进制,就必须把一斤十等分,很不容易做到。再对照一下古文记载,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的进位制十分混杂,除十六进制外,还有四进制、十二进制、二十四进制等,唯独少见整十、整五的进制,可能都与天秤这种称量工具有关。因为,称量一次可以确定两个“一两”,再称一次就可以得到三个“一两”或两个“一两”和一个“二两”,再重复就很容易得到四、十二、十六、二十四等重量单位。  不知这种猜测是否属实?  [行不择路]2006年5月7日定稿于兰州http://bbs.163.com/board/index.html?url=http%3A//bbs.163.com/board/rep.jsp%3Fb%3Dspeak%26i%3D70858%26p%3D1%26l%3D50%26r%3D16%26userid%3D
一楼的回答最有趣,值得思考
古人认为好算嘛下面是古 今 整除的不完全对比古16=一斤 今10=一斤古8=半斤 今5=半斤古四分之一是4 今四分之一是2.5古八分之一是2 今八分之一是1.25古16分之一是1 今16分之一是0.625所以古人制定16两为一斤的度量衡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的话,算盘这东西也是十六进制的。上档两个珠2*5加上下档5个珠等于15,16的话就进位了。可见16进制是对中国古代计算发展有很大影响的。
文章TAG:古代进古代进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最近更新

  • 皮沙发怎么保养,皮沙发如何保养

    皮沙发如何保养皮沙发的真皮毛孔丰富,透气性好,但也最容易吸收表面的东西,所以,这种皮要特别注意保养,不能经常用水擦,尤其是不能用了劣质的清洁及护理保养产品,否则,会被皮吸收入内,而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亮剑精神心得体会,对亮剑的精神感悟

    对亮剑的精神感悟逢敌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就觉得,不必拘泥于规矩,很多事不能按常理出牌,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当然朋友,战友,同事间的情谊很真2,亮剑精神给人一种什么启发狭路相逢勇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描写军人的句子,描写军人的经典语句

    描写军人的经典语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军人描写军人的语录!那要看你描写什么样的人了!实在不知道就去百度一查什么都能找到帅气2,形容军人的句子这些坚强的战士像一棵棵独立山巅的苍松。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文献皇后,历史上隋文帝和文献皇后感情深厚独孤天下没有

    历史上隋文帝和文献皇后感情深厚独孤天下没有剧本里的女权和对独孤伽罗的解读太过狭义和片面,相比之下,剧中的伽罗说着“不愿做一个在后宅打转的贤内助,而是撑起半边天的伙伴”,但剧中的行为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如何锻炼口才,怎样练口才

    怎样练口才2,怎么锻炼自己的口才1,怎样练口才你的工作不是很繁重的确话,我见意你去兼一份促销的工作。(不是推销)1。可以兼职两份工作。2。可以拿到两份工资。3。可以锻炼交际能力。4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感恩小故事,感恩的小故事

    感恩的小故事2,关于感恩的小故事1,感恩的小故事感恩的心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读后感200,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00字左右的读后感http://www.ygdyxx.com/ywzl/hchj/06/index1.htm这个网站里面有好多的你可以借鉴一下{0}2,急需8篇200字左右的读后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

  • 跳出我天地,跳出我天地这部电影是介绍哪些的呢

    跳出我天地这部电影是介绍哪些的呢比利(杰米?贝尔JamieBell饰)的家人是英国的一个底层矿工。他们参加罢工,挣扎在贫困的生活中,并认为比利应该学些男人的拳术。比利本来每周都去一 ......

    沧州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