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在洛阳是因为当时形势使然,跟喜欢洛阳没有关系。曹操年轻时是生活在故乡谯县,父亲曹嵩在京都洛阳做官,他也因为这个关系,往来洛阳,后来也被父亲通过关系,朝廷任命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曹操这才在洛阳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也是曹操人生履历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1、曹操偏爱洛阳,也是死在洛阳,为什么葬在安阳?
曹操死在洛阳是因为当时形势使然,跟喜欢洛阳没有关系。曹操年轻时是生活在故乡谯县,父亲曹嵩在京都洛阳做官,他也因为这个关系,往来洛阳,后来也被父亲通过关系,朝廷任命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曹操这才在洛阳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也是曹操人生履历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后来曹操还担任过顿丘令,议郎等职务,这个“议郎”也是在朝廷做官,负责匡正朝纲,上言朝政得失。
曹操对这个工作也不是很满意,更多的是对汉灵帝宠信宦官不满,所以他后来干脆称病辞职,回老家隐居去了,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决定改革,任命大量名士,名将出任地方,并组建了西园军,在这个格局之下,曹操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西园军的典军校尉。后来(189年)灵帝驾崩,何进在政变中丧命,董卓进京,曹操不肯屈从董卓,选择回乡起兵反董,
这是曹操起兵之前,三次在洛阳工作的经历。此后,汉献帝东归至洛阳,征调诸侯进京,曹操接受董承的指使,率一千人赶到洛阳,掌控了朝廷,和董承等人策划,把汉献帝接至许都定都,这是曹操人生履历中第四次去洛阳。后来,曹操在平定北方,荆,扬等地后,开始向关中、凉州用兵,多次率军路过洛阳,仅此而已,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放弃汉中,返回关中,恰逢关羽率军北伐,围攻襄阳,曹操赶紧征调大军前去增援。
曹操当时是坐镇洛阳,观察局势的,等关羽战败被杀后,曹操也在下个月(二十五年正月)病逝于洛阳。所以,曹操对于洛阳并不存在多余的感情,他死在洛阳是因为战局形势的缘故,并非是喜欢这里。要说曹操对雒阳没有一点感情,这也是不对的,(事实是曹操对洛阳有感情,但谈不上喜欢)曹操在临死前那段时间里,还特意去巡视洛阳北部尉府的旧址,这里毕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做官的地方,曹操此时已经60多岁,想想当年才20出头,至此阔别四十年,重返年轻时壮志满酬的起点,感慨万千。
洛阳成了曹操人生履历中的起点和终点的结合,也算是一段佳话了吧,为何安葬在安阳?很简单,曹操生前已经封了魏王,定都邺城,并在邺城外建设了家族宗庙,他死后入宗庙,这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汉代的邺城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被分为安阳、邯郸两地,如今安阳发现“曹操墓”,将曹操安葬地点的话题带动起来,在目前的证据之下,曹操墓在安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2、历史上,河南洛阳有哪些名人?
历史上,河南洛阳名人不少,介绍从洛阳走出的4位开国少将和2位开国大校,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赵章成(1905—1969),河南省洛阳市人,1931年入党,开国少将。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第129师司令部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炮兵3师师长,特种兵纵队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第三训练基地司令员,炮兵14师师长,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王学武(1916—1984),河南省洛阳市人,1937年入党,开国少将。抗战时期,1938年5月参加新四军,曾任河南自卫军大队教导员,第1支队政治处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总队政治部主任,淮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12旅政治部主任多种。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主任,淮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34军100师政委,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第3航空学校政委,空军团政委,师政委,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空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雷英夫(1921—2005),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