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316),朝廷发生“八王之乱”,西北少数民族攻灭西晋,晋朝东迁,国都由洛阳迁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大批中原人口随之迁往南方,其中河南人口占很大比例;2,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安禄山叛军攻占东都洛阳,河南成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大批河南人口迁往南方,成为“客家人”的祖源之一;3,元朝末年,河南是元军和明军作战的主战场之一,人口大量损失、外迁;4,明朝末年,河南是明军和李自成起义军的主战场之一,因战乱和旱灾、洪灾、瘟疫等灾害,河南人口大量损失、外迁;5,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一定的损失和外迁。
1、明朝时候的归德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如何评价这个地方?
归德府即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归德府之名其实并不源自明朝,据传在公元前24世纪,五帝之中的颛顼高阳氏曾迁都商丘,称为归德是到五代时期后梁三年(即公元909年),宋州升为宣武军。后唐同光元年(妈公元923年),唐庄宗将宣武军改为归德军,始得名归德,到了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宋真宗升宋州为应天府,到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升应天府为南京,建为陪都(是指除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陪都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
在绍兴二年(即公元1132年),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原宋朝的南京降为归德府,归德府其名消失是在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撤销归德府,现在是个旅游景点,即商丘古城,它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是明朝在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于公元1511年竣工,现存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
2、现在的河南人是古代河南人吗?如果不是哪河南人哪里来?
朋友你好!首先感谢你的邀请。但需要见谅的是,我不是学人口史的,也不是河南人,所以对河南人的来源、变迁、现状不是很了解,回答更不能很确切,但我曾对中国移民史有过涉猎,现仅就所知做以回答,不足之处,请包涵、指教。为说明河南人口的渊源,先说一下河南人口的迁出,在古代,河南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区之一,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的变动在历代不是很剧烈、频发,所以,河南人口的迁出,多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发生。
河南人口的迁出在历史上主要应该有以下几次:1,西晋、东晋之交,西晋末年(316),朝廷发生“八王之乱”,西北少数民族攻灭西晋,晋朝东迁,国都由洛阳迁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大批中原人口随之迁往南方,其中河南人口占很大比例;2,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安禄山叛军攻占东都洛阳,河南成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大批河南人口迁往南方,成为“客家人”的祖源之一;3,元朝末年,河南是元军和明军作战的主战场之一,人口大量损失、外迁;4,明朝末年,河南是明军和李自成起义军的主战场之一,因战乱和旱灾、洪灾、瘟疫等灾害,河南人口大量损失、外迁;5,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一定的损失和外迁。
每当人口外迁,河南人口都有不同数量的减少,在社会稳定后,也就有不同数量的人口迁入,当然河南人口的迁入也不止这一个原因,比如商朝、周朝人口的迁入,就是因为政治原因,历史上河南人口的迁入,主要应该有以下几次:1,商朝的迁入。商朝早期,还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部族,约在公元前1320年,商族首领盘庚将国都迁至“殷”即今安阳,从今河北或山东带来一定数量的人口;2,周朝建立,在河南“封建”了卫国、宋国等诸侯国,周朝封建诸侯国,是由受封的国君率领宗族一起到封地建国,随着这些诸侯国的建立,迁入了一定数量的今陕西人口;3,元末明初,明洪武帝朱元璋从山西迁出到了人口,分往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迁入河南的人口大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0%-20%;4,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所损失,迁入的人口应该主要以山西、陕西等邻近地区为主,但规模应该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