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压岁钱,春节压岁钱广东地区确实有点少,一般都是10一100元以内。福建孩子收到的单个压岁钱红包平均高达数千元,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广东,因为广东压岁钱平均水平仅为50元,小时候,父母给压岁钱压岁钱,一般是放在枕头下,其意味即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1、多少压岁钱合适?
压岁钱,是一种风俗,它主要目的,就是关爱,喜庆和吉利,传说,过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会让小孩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并还避邪,让小鬼恶魔所有妖怪,不感近身。但并没有说多少,不见的多就好,不多就不好。所以我认为要以自己的条件来定,自家人,心意到了就行,谁也不会介意,但是,很富有的家庭也不要乱给,预防孩子大了养成乱化钱的习惯,虽然很富有。
而不富有的家庭也不要太小气,让孩子在小朋友跟前抬不起头,产生一个自卑心理,虽然平常就挺不容易,以我的观点,富的五,六百就行,最多一千。不富有的一,二百就可,最少五十,除非实在拿不出,另外,在这方面千万不要攀比,这样无论对孩子和大人,都无好处。攀比应该攀比好的方面,比方学习,看谁能让孩子学习好,将来做个对社会有很大用途的人,
2、压岁钱给多少最好?
1、先看看压岁钱的传说来历。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之一,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2、其实,压岁钱是分多种的,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也不尽相同,现在一般是两种给发:2.1第一种:长辈给晚辈,表示压祟,
现在社会一般来说,有工作,能挣钱了你就不能再要压岁钱了,而是要给小孩压岁钱了。金额一般看当地风俗和个人经济能力,我们这里关系近一点的一般给200、500、600、800、1000都行,尽量给100元新票,可以提前去银行换取;关系远一点的,给个100元也就行了,这种一般都是“礼尚往来”,有小孩的家庭收支基本平衡。
3、广东这样给压岁钱值得提倡吗?
有人统计过:广东红包伍拾以下,福建红包最多一千三左右,最高几千元,其它各省红包在几百圆不筹,福建、浙江、北京成为压岁钱支出水平最高的地区。福建孩子收到的单个压岁钱红包平均高达数千元,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广东,因为广东压岁钱平均水平仅为50元,从这个数据看广东压岁钱确实少。这其实与当地的习俗、生活水平习习相关,
广东发红包只图个好彩头和吉利的意思,重商意味浓厚。而其它各地发红包也是习俗的一个延续,有热闹喜庆之意,一般量力而行,其他省份发红包压岁钱只发红包给最亲的几家亲戚的孩子和很要好的几个朋友的孩子,其他人比如普通亲戚、普通朋友、单位同事、邻居的孩子一般不发。而广东的发红包风俗,数额不多,见人就发,单个红包数额少,但是总量还是不少的。
4、在广东压岁钱真的不超过100吗?
看到这个问题,在广州生活10多年的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感谢题主提出这个问题:当然了,现在多外地来广州的人越来越多;情况有一些变化,但基本变化不大!在广东,佛山和顺德这方面做的特别好,我讲一讲我遇到的故事叫吧!广东的压岁钱不叫压岁钱,叫给利是封;每一个里边基本在五元到十元,最多二十块,五十、一百的很少!除非单位开业,或者单位领导发钱才是一百的;这里叫给利是封,就如同随手礼一个意思,广东人做生意比较多,人文气息比较深厚;广东生活着三种人为主:一是中原文化的客家人,家庭传承非常好,如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是这里出来,他们这里的人,主要来自于河南、山西、陕西;二是广府文化,来自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广州和佛山一带的人居多;三是潮汕文化,又称之为海洋文化,意思有海洋的地方就有潮汕人,著名的李嘉诚等都是潮汕人;这里的人非常注重利和彩头,也就是古代人们讲的说好话,讲好听的为主;不要讲不好的话;所以在广东不叫“爹爹”,叫爸爸,或者father英[ˈfɑ:ðə(r)],所以“六”和“八”在这里吃的香;当然他们发红包不在乎里边装多少,这里发红包而不是内地说的“给钱”;体现不一样,让人有惊喜心即可!大人看到小孩发一个,说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图个喜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