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搜“考研歧视”,会出来各种亲身经历,来证明有或者没有歧视但个例不代表全部,有同学看了各种帖子之后,过来问小鹿,**学校到底有没有。我看网上有说有的,有说没有的这两天,已经有4个择校的同学问到这个问题,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说道说道到底有没有歧视,如果有,都歧视哪些方面。
1、二本考研复试受歧视吗?
每年考研出分复试的时候,又到了集体“讨伐”名校各种“歧视”的时刻初试第一复试被刷,清华研招被质疑性别歧视?事实真相是…多所学校被爆恶意打压考生专业课成绩,公平公正怎么这么难?知乎上搜“考研歧视”,会出来各种亲身经历,来证明有或者没有歧视但个例不代表全部,有同学看了各种帖子之后,过来问小鹿,**学校到底有没有?我看网上有说有的,有说没有的这两天,已经有4个择校的同学问到这个问题,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说道说道到底有没有歧视,如果有,都歧视哪些方面?歧视?!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问题,院校其实最大的主体是谁?当然,毫无疑问,这个主体是名校。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小鹿看了大概有1000篇知乎和其他平台各种考研成功或者失败的帖子,总结发现有个共同点,被歧视的考生,才是名校歧视最大的拥趸,中国教育在线《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报告》中有个数据,近5成的同学倾向于参考985/211高校标准,双一流和985/211高校两个标准都考虑的占比约31%,参考双一流高校的占比约11.6%,名校占到了90%以上。
但名校面临的问题是有限的招生名额,庞大的报考考生人数,每一所学校会将“择优录取”这一原则用到极致,用最可能小的成本筛选出最符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的最优秀人才。于是,20届的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除了关注歧视之外,也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名校的保研率越来越高?一些名校出身,且本科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必竞争,早早拿到了升学资格,占住了名额,
如何应对?排除少部分的保研学生外,统招统考是绝大部分要走的路径。我们来看下名校的“择优”顺序:初试 复试,先来看下初试。初试是的“套餐”是政、英、数、专业课这4门之间的排列组合,初试统一考试,除了统考专业外,政英数全国一致,专业课学校自主命题,每年8/9月份会出来初试考察大纲。所以初试的考察形式,决定了院校只能侧重考察考生对某一学科知识的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且限于篇幅的原因也只会考察最为核心的知识点,
所以每年初试完成之后,都会有押中原题的情况;你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在初试科目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名校的择优不仅仅是分高,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就是,复试。也就是最容易出现歧视的环节,一般理解上的歧视更多的是对于非名校学生考名校的歧视,今年一出来“清华复试歧视女生”,名校加上性别歧视这个不常出现在歧视列表中的种类,迅速占据了热搜。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考察越来越重视,表现在考研中,就是复试的比例占到50%以上,比初试还要重要,以往的初试高分高枕无忧不成立,黑马每年都有很多,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考研成功?没有哪个学校会歧视一个努力的人,歧视的是片面追求应试的努力方向。很多同学将在复试中表现不佳而没有成功的原因归因于院校歧视,
这当然是安慰自己的好办法,但残酷的真相可能是别人比你更优秀。看了1000多篇考研经验贴,总结了一份考研成功的公式,送给大家:考研成功=自身努力 名师指路自身努力顾名思义,就是需要自己努力;但考研不是闷头赶路,里面有一些弯路已经有人替你走过了,有些捷径也有人替你趟出来了,这些弯路,老师会带着你绕过;捷径,老师也会告诉你技巧。
2、我家孩子是三本,今年考了二本院校(河南理工大学)的电气研究生,怎么样?
河南理工大学在河南省还是有些影响力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入围,有河南省唯一一个入选A-的学科,综合实际不错,我本人就是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学校这几年发展挺好的,一本招生率越来越高,我们学校的电气工程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处于C-的水平,在河南省内只有郑州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是C的水平,其他学校没有上榜,所以说这个专业在河南省内的实力是非常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