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但这个国家不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爱国某种程度上,是保障人的自由生存权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强调人民爱国,实质是维护皇权,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是热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
爱国是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强调“舍身取义”,就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为了国家利益而舍身。爱国某种程度上,是保障人的自由生存权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封建统治者强调人民爱国,实质是维护皇权。人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但这个国家不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是热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
2、中国古代关于 爱国人士的 资料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后官县人,又名少木、石林,清代政治家、政治家。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的管一品,两度出任钦差大臣;因其倡导禁绝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