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为23房子孙所取派语分别是。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丰县沛县一带,从北方南迁,也应该在那个年代,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这一片大区域,现在甚至还可以依据这个世系表验证某一朱姓人是否朱元璋的后代,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的形成以及古中国的来源地在哪里呢。
1、朱元璋的老家在哪里?
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元朝叫濠州),祖籍江苏沛县城南朱庄,始祖朱期昌1148年北宋南渡迁江宁府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至第七世朱初一(朱元璋祖父)迁江苏盱眙第八世朱世珍(朱元璋父亲)迁安徽钟离(今凤阳县大庙镇)。朱元璋小名“重八”,至朱元璋确是第九代了(如常遇春父常六六,祖父常重五,曾祖父常四三,高祖父常三一,
安徽怀远常氏1157年北宋南渡自南阳镇《山东微山湖北南阳湖中一岛屿,应属滕县。》迁怀,至常遇春是第七世,)。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丰县沛县一带,从北方南迁,也应该在那个年代,凤阳明皇陵所以说,宋室南渡确实是一次人口大迁徙!朱元璋釆取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云集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一批淮西猛将,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朱升等一干文臣,确定“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的战略方针,扫清江南群雄后,于1367年10月,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余人北伐中原,席卷大都(北京),直捣元上都开平,于1368年在应天府(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
2、朱元璋的后代到了哪些地方,都怎么样?
可能因为是本家,我对老朱家朱明皇朝比较较劲,特别感兴趣,来开讲道道我们老朱家的人去哪里了?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朱元璋的儿子的下场明皇族的人口爆炸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截至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
这确实也是明代中叶以来许多王府遇到的难题,庆成王的儿子们也大多继承了父亲出众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长子的儿女总量后来也达到了70人。庆成王在儿女数创纪录的同时,孙子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63人,曾孙辈更多达510人,就是说他的直系后代这一年已达767人,再加上众多的妻妾女眷,整个庆成王府中,“正牌主子”就1000多人。
庆成王肯定无法认全记清所有家庭成员,除非给儿孙妻妾们编号统计,否则很难想像他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王府。庆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长,仅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个缩影,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这些王爷好比种子,一二百年过去后,在各地繁衍出的数量十分惊人:山西一省,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
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数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当代人口史学者推算的结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近百万人之多。人口如此急遽膨胀,是由于背后强大的制度驱动,
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至为冷酷。他对百姓、对大臣、对故交、对妻妾,都冷血无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孙面前,他却满面慈祥,温柔体贴得无以复加,为了确保子孙们生活幸福,他绞尽了脑汁,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自己儿孙们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