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元城里,天曌山我城的西边。天曌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北部,距广元城区15公里,整个高温天气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中国被北部地区,超级酷暑,人多热死,据当时法国传教士宋君崇在日记中记载,整个京城热死人数高达11400人,而没有记载的则有更多。
1、最近一些地方持续高温,古代有这样的高温天吗?
当然有。出自气象学家竺可桢,他认为在民国之前,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四个“温暖期”,除了公元前1100年出现长时间的温暖期,其它三个温暖期与寒冷期总是交替出现,隋唐至北宋期间属于第三个温暖期,高温天气比之今天也不逊色。据史书记载,唐朝贞元年间,“春夏大旱,粟麦枯槁”,旧唐书同样记载当时非常炎热,五代时期,也曾记载“亢阳”,到了宋朝甚至出现了“民有渴死者”。
南宋嘉定年间,“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整个五月都出现了超级旱灾,天气炎热,死人无数。但是,真正的炎热季节是出现在清朝乾隆八年,整个高温天气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中国被北部地区,超级酷暑,人多热死。据河北高邑县志记载,白天“铅锡销化”,墙壁的阴面都像火烧一样,据当时法国传教士宋君崇在日记中记载,整个京城热死人数高达11400人,而没有记载的则有更多!据气候学家通过推算得出,当时的温度一度达到44.4摄氏度。
2、广元天瞾山你们知道哪里吗?
知道,我在广元城里,天曌山我城的西边。天曌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北部,距广元城区15公里,天曌山曾为幼年武则天避暑、拜佛、游玩之地,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天曌山是一座宗教文化十分发达的佛教、道教名山,包括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梵天寺、始建于唐朝的西禅寺、佛光寺以及后建的道教建筑艮台观等,后因战火损毁,天曌山历史文化资源遭受极大破坏。
建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佛教协会特邀理事、大德高僧净天法师主持,恢复重建了梵天寺和佛光寺,新都宝光寺济善法师筹建了西禅寺,延续了广元天曌山的佛门香火,并随着天曌山旅游的深入开发,恢复了昔日的名山风采。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出生在广元是不争的事实,女皇文化、女性文化已成为广元市独特的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