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宋江起义到底有多少军队呢。山东郓城、梁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大家认为梁山在全胜时期有多少人马呢,以高俅最后出动13万军马来打梁山看,梁山此时兵马至少超过5万人,不然也是挡不住的,宋江成为了梁山首领,梁山开始了大发展,水泊里的鱼虾,一日能够捕获多少,可供多少军队食用。
1、真实的梁山有多少人?有什么依据?
从历史书上我们能够看出,梁山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早先被称为钜野泽。这里是草寇的聚居地,当年彭越帮助刘邦获得君主地位,在辅佐刘邦之前就是钜野泽的人,他在附近湖泽一带打鱼,至于说宋江,历史上的确有此人物,但是与书中的人物却是十分不一样的,根据《宋史》的记载,宋江起义的地点在河南北部,后来起义的地点变为鲁南苏北一带。
而且宋江手下的人十分有限仅36人,即36个首领,那么为什么到了《水浒传》就变成一百零八位呢?郎瑛在《七修类稿》这样解释:“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说,施耐庵在写小说有感于宋江起义有“替天行道”之言,对于当时那些“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自亦异于他贼也”,才将梁山36位英雄写成108位,小说终归是小说,我们不能当成历史来对待。
虽然说宋江起义者的数量十分的有限,但是战斗力量是十分强悍的,史书上称宋江的36人能够抵御敌军数万人,36人对战几万人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如果其中没有夸张的成分的话,小编已经没有力气吐槽敌军的力量之若。最后宋江也的确是投降了,但是投降的原因却跟水浒传中描写的不一样,宋江投降不是迫切的想要被诏安,而是吴加亮这个重要的人物被捕了。
吴加亮是谁呢正是小说中的吴军师,所以说宋江投降并不是自愿的。投降后的宋江在途中发现被骗,于是再次起义,只是起义被发现,最后宋江被歼灭,除了宋江以外还有几位水浒英雄与书上写的不一样,我们来看一下。李逵,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脾气暴躁的象征,但是李逵并不能称得上是好汉,因为投降后在山东诸城做了宋朝守将,但最后却投降金,
2、梁山宋江到底有多少军队,兵强马壮,为何能对抗大宋朝廷?
题主这种说法,是受了文学作品《水浒传》过渡渲染的影响,说梁山兵强马壮,能够对抗大宋朝廷是与史实不符的。实际上,真实的宋江起义只是北宋众多农民起义中的一次,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很快就失败了,但宋江起义的影响力较大,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那么梁山宋江起义到底有多少军队呢?根据麓风轩现在所掌握的有关材料来看,宋江最开始起事只有36人,然后发展到108名头领,总人数大约只有几千人,满打满算没有超过一万人!我们通过以下史料的来分析:一、宋江起义大致过程宋江起义发生在1119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今江苏睢宁),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投降了张叔夜,起义失败。后来,在张叔夜的劝说之下,有归顺之意,张叔夜上奏朝廷,保举宋江等人参与大宋军队征讨方腊,将功赎罪(当然,史学家对宋江等人是否参与征讨方腊还有争议),
二、宋江最初起事的36人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从而激起民愤,宋江等36人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山东郓城、梁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