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在1993年和1999年,就发射过两次人造月亮。你说的2020年的人造月亮应该是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提出的“人造月亮”计划,成都将成为第一个人造月亮照射的城市,人造月亮对气候和环境有没有影响,近日看到一个报道,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提出了“人造月亮”的构想,准备在2020年实现首颗“人造月亮”的发射、入轨、展开和照明的一整套系统演示验证,估计到2022年可以发射共3颗“人造月亮”,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直接感受就是可以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照射,届时部分区域将不再有黑夜之说。
1、如果2020年人造月亮发射升空,我们会看见两个月亮吗?
你说的2020年的人造月亮应该是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提出的“人造月亮”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的相关介绍,这个计划就是发射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卫星到太空中去,然后通过反射太阳光的方式照亮地球表面,根据推测,人造月亮照亮的范围大概时3600到6400平方公里,光照的最大强度时现在月光的8倍。下面这张图就是人造月亮的原理图,
简单来说这个“人造月亮”就是用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照不到太阳的那一面。这个事情其实早先苏联人也是做过的,叫做“旗帜”试验,下面这张图就是卫星上反射镜的样子,这面反射镜当时只能够在地面上形成直径大概5公里的光电,并且位置不是固定的。中国设想中的“人造月亮”应该会比这面反射镜要大,可操控性会更好,但是从效果上说,人造月亮的观感会完全不同于真正的月亮。
因为月球反射太阳光发生的是漫反射,而且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所以在地球上看起来,月球是清晰的、巨大的天体,而这个人造月亮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距离地球也比较近,所以在地球上看起来,应该是一个周围闪着巨大光芒的亮点。如果非要比喻的话,应该就是跟看汽车远光灯的效果差不多:周围一片黑,中间一个点,周围都是光晕,根本看不清楚光源是什么样的【如下图所示】,当然了,人造月亮的亮度上肯定不如远光灯那么亮瞎眼了——实际上这个人造月亮产生的最大亮度大概就是黄昏时候的光线亮度那样,
不过,这个“人造月亮”我并不看好。这个人造月亮确实是不错的想法,技术上也可以实现,到了关键时候还真的很有用【比如说夜间救灾之类的】,但是本身这个技术回报率不高,而且风险也不太清楚,如果没事儿就开着,很有可能会引起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物钟的紊乱,产生的巨大的生物灾难可能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真正搞清楚这些影响、找到人造月亮的赢利点之前,贸然发射“人造月亮”是费力不讨好的行为,
2、2020年成都的人造月亮,能否通过光照驱散雾气,改变冬天阴冷多雾的天气?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近日看到一个报道,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提出了“人造月亮”的构想,准备在2020年实现首颗“人造月亮”的发射、入轨、展开和照明的一整套系统演示验证,估计到2022年可以发射共3颗“人造月亮”,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直接感受就是可以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照射,届时部分区域将不再有黑夜之说,
“人造月亮”的工作原理,其实和月亮反射太阳光是一样的,就是在卫星上安装特制的巨大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定向反射到地球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基覆盖面积、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以进行调整,大致范围可以在6000平方公里以内,也可精准定位于几十平方米的区域。据公开的资料来看,“人造月亮”的光照强度不大,其亮度最高仅为月亮的8倍左右,考虑到大气层的削弱和散射等作用影响,其照射到地球的光感,大致为路灯的1/4至1/5之间,而且由于“人造月亮”的体积与地球的体积相比很小,我们在地球上观看,只会像一颗比较明亮的星星而已,
其实,成都市提出建造“人造月亮”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主要的夜间照明,进而节省一大笔电费和路灯安装、维护开支;另外。至于能不能通过光照驱散雾气,我觉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按照能量守恒的定律,我们在地球上接受“人造月亮”反射过来的能量,不会超过镜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能量,由于镜面面积相对地球来说非常小,照射到镜面的太阳能量就会很少,而且再散射到几千或者几百平方公里,那么地面上真正能从中得到的热量就会微乎其微,根本不会改变成都市上空原有的大气流动,加上成都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盆地地形,阴冷多雾的气象条件极易发生发生,靠“人造月亮”反射太阳光来达到消除的目的只能是“空想”了,“人造月亮”内心惊呼:臣妾做不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