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这时候就应该知道清朝,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了吧。“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现在的教师想要买下一座四合院需要花多少钱呢,有些人就比较好奇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二十块大洋,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说清朝的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无非就是计算购物量,但清朝至今,时过境迁,事过境迁,简单的购物对比我感觉太不靠谱。
1、清朝的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说清朝的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无非就是计算购物量,但清朝至今,时过境迁,事过境迁,简单的购物对比我感觉太不靠谱。不是说小说就是最翔实、最具体的历史吗?先说一个小说里面的记录:《范进中举》大家都熟悉,范进的老岳丈,就是那个杀猪卖肉的胡屠户,有一句非常明确的话,“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这里表达的很清楚,胡屠户杀猪卖肉,一个月不休息,可以赚二两银子。
一块银元约重27克,换算下来,胡屠户工作一个月,大约可以赚四块银元,再说一个人物,祥林嫂。上过学的也应该很熟悉的,但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祥林嫂在鲁老爷家做住家女佣时的月工钱。“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当然,鲁迅在小说中还透漏了另外两个重要数字,一是祥林嫂被婆家卖到深山做人妻,其婆家得钱八十千。
还有一个数字,祥林嫂为了赎身给寺里捐了一门槛,价值十二千钱,也就是十二块银元,鲁迅特别点明,十二块鹰洋。虽然祥林嫂生活民国,但既然清朝漫长,刚刚到了民国,应该也有同样的参考价值,好了,这时候就应该知道清朝,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了吧。再说一个我经历的一件事,小时候,外婆来我家,带来一块银元,说是要给姐姐打一副手镯。
银元放在桌子上,我好奇,就拿着玩,不知道掉到了哪里,外婆好伤心,多少次念叨:“小时候,一快银元能买两袋面里,”害得我好几天白天不敢在家见外婆。心里老想,两袋面可以蒸多少馒头,一直到银元在桌子后面找到。总之,那时候,一块银元真的很“值”钱,至于也有很多小说张嘴就是百两,千两,甚至万两银子,我感觉都不靠谱。
2、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必要纠正一下,因为1924年的教师,每个月的工资绝非二十大洋这么“精致”,通过了解,我们可以知道,1924年,是处于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处于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大伙儿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一个年代。虽然当时的社会状况很不稳定,但在那些军阀当中,无论是箩大的字不认得几个的大老粗,还是有一些文化底蕴的军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教育非常重视,
民国时期老师的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就拿高校教师来说,高校讲师的月薪是两百块大洋左右,副教授的月薪在三百大洋左右,教授在五百大洋左右,除了高校教师,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也是相当不错的:中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在一百大洋左右,小学教师的月薪在六十大洋左右。而这位朋友所说的二十大洋的月薪,应该算是中学教师中垫底的存在,很可能这样的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极低,也可能这位中学教师处于非常偏远的地区,
那么有些人就比较好奇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二十块大洋,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如果是买柴米油盐之类比较稀疏平常的东西的话,一块大洋就相当于三五十块人民币左右;但如果是买房子的话,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就相当厉害了——鲁迅花一千大洋买下五百平米的四合院,只花了仅仅一千大洋而已!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学教师用10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得起一座四合院,而鲁迅先生花两个月时间就搞定了一座四合院。
那么现在的教师想要买下一座四合院需要花多少钱呢?一千万都不一定够!如果按照买四合院的价格来换算一块银元等于多少人民币,相比很多人都可以轻松算出来——按照房价来换算,一块银元相当于一万块人民币!哪怕中学教师的工资只能领取到最“精致”的二十个银元,那么对方的月薪都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万,而我们现在,又有几个教师的月薪达到二十万呢?“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要办好不可!”东北王张作霖其实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大老粗,但是他却对教育如此重视,甚至要求每个县的教育经费必须达到全县总经费的四成,谁要是敢挪用教育经费,那是把自己的脑袋当作身外之物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