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无论是实力,还是刘备的雄心,都被东吴给打熄火了。曹刘在汉中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孙权先是正在合肥和濡须囗争夺曹魏地盘,但甴于曹魏守将得力,孙权一直久攻不下,只取得了收效甚微的小胜,加上吴军督都鲁肃病故,新任督都吕蒙累次提醒孙权,言荆州之重要性,告诫孙权荆州可能成为西蜀的东大门,上可北出中原,下可直袭东吴,曹魏将来对东吴的威袭要比刘蜀小得多‘。
1、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东吴孙权在干嘛呢?
谢邀:曹刘在汉中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孙权先是正在合肥和濡须囗争夺曹魏地盘,但甴于曹魏守将得力,孙权一直久攻不下,只取得了收效甚微的小胜,加上吴军督都鲁肃病故,新任督都吕蒙累次提醒孙权,言荆州之重要性,告诫孙权荆州可能成为西蜀的东大门,上可北出中原,下可直袭东吴,曹魏将来对东吴的威袭要比刘蜀小得多‘。因此,吳收兵柴桑,而且还遣徐详为史,说和魏言和,
2、为什么刘备不听群臣建议,兵发东吴打孙权?
班上有三个比较优秀的同学,分别是小曹、小孙、小刘。这三个人当中,小曹有一罐糖,小刘和小孙各有一颗糖,这三个同学,各有各的小算盘。小曹身体最强壮,想把另外两颗糖给抢过来,经常欺负另外两个,小刘和小孙比较弱小,为了保护自己的糖果,避免被小曹欺负,只好联手。小曹单挑没问题,可要一个打两个还真没办法,于是,小曹干脆抱着自己的一罐糖,待在家里自娱自乐,顺便看小刘和小孙玩耍。
过了一段时间,小刘同学变强壮了,还捡到一颗四川冰橘糖,小孙就着急了,眼红了,抢了小刘原来的那颗糖。小刘就不干了,为了一颗糖,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通过这个故事,就明白刘备为什么要攻打孙权了。孙权、刘备和曹操的关系,就如同故事中的三个小同学,当曹操南下的时候,孙刘联盟能够抗曹;当曹操在北方休养生息的时候,孙刘之间就会出现裂痕。
第一,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双方一直都不可调和,这也是矛盾的焦点,自从吕蒙白衣渡江之后,荆州被孙权占据。刘备的志向是兴复汉室,统一天下,要完成这个目标,刘备必须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横跨荆州和益州。要延续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就必须夺回荆州,战场上得不到的,就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取回。要夺回荆州,通过和平方式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武力,
第二,为关羽报仇。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也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不在诸葛亮之下,孙权在夺取荆州时,连关羽也一并斩杀,让刘备身负国仇家恨。第三,刘备刚刚称帝,内部矛盾需要转移,同时也需要证明自己,刘备入蜀后,蜀汉内部就分为三个派别(荆州派、益州派、东洲派),彼此矛盾重重,并且其中有一些人不服刘备。
内部的不和谐,只能向外转移,通过讨伐东吴,掩盖内部矛盾,加强蜀汉内部的凝聚力。新官上任都会有三把火,新天子登基肯定会一展拳脚为自己立威,刘备当皇帝后,也想有一番作为。形势的变化,让刘备不得不调整与吴国的关系;曹操的按兵不动,让刘备错误地判断主次矛盾;荆州的丢失,让刘备义愤填膺;关羽的牺牲,让刘备的理性被仇恨蒙蔽,
3、孙权合肥之战和刘备夷陵之战,哪个输的更惨?
孙权打了好几次合肥,其他几次都是没攻下而退兵,只有第二次被张辽给打惨了,而且打出了心理阴影。即使输得很狼狈,孙权也远没有刘备的夷陵之战那么惨,刘备的夷陵之战输得太惨了。合肥之战公元215年,刘备与孙权在荆州对峙,这时曹操平定汉中,刘备慌忙求和,与孙权湘水划界,可能刘备与孙权在和谈中达成了什么协议,刘备回益州后,孙权立马掉头去打合肥。
孙权率十万大军(八成是号称十万)攻合肥,合肥守将张辽、乐进、李典,手下有七千多人,张辽连夜组织敢死队,招募八百勇士。第二天清早,张辽身先士卒,带着勇士们杀入孙权阵中,一直杀到孙权麾下,孙权惊慌失措,跑到高丘上防守,张辽向孙权挑战,孙权不敢,这时孙权才发现张辽手下没多少人,便召集众军围过来,张辽四处冲杀,杀出了吴阵,这时张辽发现身边只有几十个人跟着杀了出来,便再次杀入阵中,带领勇士们突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