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获赞改革高考提前 春季高考其实在历次高考改革中,这些与技术有关的改革,争议最少。15~2017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81年科目改革“文6理7”到“3 X”文6理7的高考安排表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1、广东2019年高考有什么新的改革?
2018年12月17日,在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应用展示活动暨操作使用培训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透露,经教育厅党组会研究决定,广东省新高考模式确定为“3 1 2”。所谓“3 1 2”模式,就是指:“3”,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1”,物理、历史中人选一门作为选考科目。
“2”,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前两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3 3”的20种组合,广东的“3 1 2”模式共计12种组合。王创表示:学生选择的方案少,选择的焦虑也就少了,根据“3 1 2”模式,各科组合会有以下排列组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广东省新高考的政策,目前信息来与于此次培训会议目前官方尚未出台任何政策性文件,最终方案以政策性文件为准。
2、广东新高考综合改革,如何应对教师“潮汐”现象?
这个问题,也就是第一届会遇到,也就是刚刚改革时会遇到,之后便不会成为问题的,因此不用太过焦虑,方法总比问题多,新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给学校,老师,学生带来了各种的挑战,当然其中也有各种机会,特别是对广大学生而言,更利于个性化的成长。当然要到达这个目的,学校老师要花费的心血可能要更多一点,新高考改革很核心的一个变化就是选择权的赋予,不同省份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权,像上海浙江的选择权都非常多,而最近刚公布的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北等省份都是12种组合,当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大学选考科目要求做选择之后,学校势必需要进行相应的走班教学,这时候原本的行政教学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有些科目热门,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老师来教授,而有些科目比较冷门,那么这个科目的老师工作内容很可能就少了,这样便出现了潮汐现象,要应对这个问题,首先学校在模拟选科的时候,就要事先有个预案,并且做好一些适当的引导准备工作;其次可以借助校外的力量,比如整个地区教育圈的资源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逐渐解决;最后就是寻求上级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扩大相应学科老师的编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高考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
1977年恢复高考载入教育史1977年12月11日,上海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
”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其实在此之前,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已经传出。当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很多人将这次讲话看成对于恢复高考的暗示,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定恢复高考。检索教育部网站上的教育50年大事记,恢复高考前后很多时间节点可以记入新中国教育史,
6月29日至7月15日,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在太原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的文件,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简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