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都是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岭南运来的,另外北宋编撰的《新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都认为是岭南的荔枝。我司乐山本地人碳酸氢钠表示,乐山还有很多好吃的店,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随便挑几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本次的“吃货旅行团”的导游是一对土生土长的乐山小情侣,他们带我们走访了那些乐山本地人私藏的餐馆。
1、杨贵妃吃的荔枝,产地在哪里?
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道出了杨贵妃对荔枝的热爱,也反衬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那杨贵妃所钟爱的荔枝到底是哪里产的,史书上曾经有不同的看法,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种产地说,分别是岭南、福建、巴蜀(四川)三个地方,1、岭南与杨贵妃同时期的众多诗人诗中均有记载,其中杜甫诗中:“忆昔南海使,奔腾进荔枝”(《病桔》)、“炎方每续朱樱献,皆是岭南贡荔枝”(《解闷)》;鲍防的《杂感诗》:“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林邑山,”还有中唐人李肇所编撰《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说的都是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岭南运来的,另外北宋编撰的《新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都认为是岭南的荔枝。2、巴蜀(四川)唐代四川也盛产荔枝,主要集中在涪州、巴州(四川巴中)、通州(四川达州)一带,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也是因为故乡盛产荔枝,从小就爱吃荔枝的缘故,
从古籍中的“荔枝道”(子午道)可知,通过“荔枝道”(子午道),能够在2日之内把荔枝运达长安,保证荔枝的新鲜。当然唐代现存的关于巴蜀进贡荔枝的资料,仅有元稹的《元氏长庆集》卷三九《浙东论罢进海味状》记载:“臣伏见元和十四年,先皇帝特诏荆南令贡荔枝,”从宋朝开始,很多人认为杨贵妃所吃的荔枝是来自巴蜀,也就是杨贵妃的故乡。
比如苏轼的《荔枝叹》:“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枝,自子午谷路进入,”蔡襄的《荔枝谱》:“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而现代历史学家严耕望、冯汉镛、蓝勇等也认同杨贵妃的荔枝来自巴蜀,如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里就收录有《天宝荔枝道》,支持荔枝来自巴蜀的说法,并且从路程上看,巴蜀离西安最近,方便运输,能保持荔枝的新鲜口感。
2、杨玉环美吗?当时的荔枝好吃吗?送荔枝的马呢?死了吗?
问杨玉环美不美?她作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小编你说她美不美?我在西安的时间都很长,也看过很多杨玉环的画像,用现代美学耒评价我只能摇头,至于荔枝好不好吃,这就不用说了,以前长期流传岭南荔枝送长安,并出现很多荔枝送长安的产地之争,几十年前广州的粤剧名演员红线女经常唱的一首粤曲,荔枝颂,里面就提到岭南荔枝送长安,但没有说出是什么地方,当时我们都认为是广州附近的荔枝。
后耒我读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惠州写的,日啖荔枝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在注释里质疑岭南荔枝不可能送长安,因为路途太远,2000多公里用最好的马都要跑一星期,当年广东唯一可北上的就只有梅关古道,80年代去四川出差,发现乐山和眉山地区有很多小叶榕树,我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乐山巳属北纬30度,按常理24度以北就不可能有小叶榕树,这可能跟四川属盘地有关吧。
而按我家乡的老人说,可种小叶榕树的地方就可以种荔枝,这件事使我联想起杨贵妃和荔枝的事,我翻阅了有关资料,得知杨贵妃生在眉县,8岁丧父后才被叔叔接去洛阳,杨贵妃喜欢荔枝,只能说明她8岁前经常吃到荔枝,而荔枝产地就是眉县附近,如果从眉县将荔枝送长安距离约700公里,用快马不用两天就可以送到长安,近两年为杨贵妃吃的荔枝,有些地方争论不休,广西灵山人说杨贵妃是他们灵山人,杨贵妃吃的荔枝全部都是从灵山送去的,我曾经问过几个灵山人,你们的荔枝是怎样送的?他们说,荔枝先通过水路送去南宁,然后顺西江运到悟州,再经桂江、漓江过灵渠进入湘江,运到荆州后再用马送去长安,我真是无话可说,望头条的朋友你们也发表一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