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明清的小儿推拿名家,发现这些小儿推拿名家,往往在小儿推拿中配合中药治疗疾病,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名家不但在小儿推拿中有高超的技艺,而且在中药的运用上,也是响当当的中医名家,诸如《小儿推拿秘旨》明朝,龚延贤著。小儿推拿与中医的联系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的组成部分。
1、现在社会上出现好多小儿推拿,小儿推拿真能治病吗?
小儿推拿不能治病。按摩和抚摸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安抚作用,但也就是能让孩子安静,是不能治病的,小儿推拿并不等于按摩和抚摸,因为它比按摩和抚摸的手法更为激进,而且按摩和抚摸的效果往往要靠父母亲自施行才能出现,这是一种亲子关系的效果,不是随便找个人来乱摸一通就能替代的。幼儿的皮肤和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推拿的太用力,还可能出现内部伤害,
做小儿推拿的那些人通常没有受过系统的医学训练,甚至手都不好好洗或者不知道怎么洗,不要说导致孩子受伤的几率很高,而且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皮肤感染和其他问题。孩子都是各家的宝贝,不是让随便一个没多少知识的张三李四捏着玩的,这一点家长们要认真想一想,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要保护他们不受意外伤害,还要保护他们不受愚昧的伤害。
2、小儿推拿有害么?
古来,中医没有推拿按摩科,就和拨罐刮痧一样,属民间的一种办法,小儿正在生长发育期,体质软弱,骨骼嫩,如推拿手法不当,就会对小儿身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治病必须辨症施治,小儿俗称哑科,治疗更得慎重!推拿按摩,只能是对表症有点效果,凡体内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以至有湿,均不宜推拿按摩。尤其,体实,有火有热,胸闷腹满,大便秘结等,更不宜推拿按摩,有害无益!,
3、小儿推拿好学吗?
对于零基础来学习小儿推拿的学生们来说,小儿推拿要讲解的知识点很多,学员们在学习的时候既受益又迷茫。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如何尽快学成小儿推拿”的问题,1.小儿推拿与中医的联系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的组成部分。很多学员们产生一种要学成小儿推拿,必须学好中医,如果你有这种观点这就麻烦了!学习中医?学好中医?是几天就会?是五年本科就会?是又3年硕士,又3年博士就成功!!错!!实践已经证明要系统学习中医,学好中医,应该是终其一生的奋斗、求索、总结,尤其是孜孜不倦的感悟与实践。
肯定在30天之内是学不成的,但小儿推拿更是一门技术,是关于手操作的技术。客户妈妈们找不找你给孩子做小儿推拿,不是听你吹的天花乱坠,而是看重疗效,看你出手时的那个架势,如果你手法熟练、流畅、美观、招招中的。自然会获得信任,进而获得大量的忠实客户。从小儿推拿发展史来看,这个道理也是如此,聋子李德修、盲人张席珍、村姑任化天,包括传说中的御医后代刘开运和冯泉福等等,以及今天的很多中医小儿推拿师,在他们从学时都无医学背景,但最终却成为小儿推拿名家!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天天推,天天感悟,天天总结,将来自临床的一点一滴升华为理性的精灵,
当你推好了几个咳嗽、腹泻的患儿,就对咳嗽和腹泻有了经验,下次就能借鉴。当你推拿便秘失败了,就有了教训,下次就不用这种手法和这个穴位了,总之,一定要天天推,还要天天感悟。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学成小儿推拿的关键,现在,我每天那么忙,仍然不离临床,每天不推推孩子,手就痒。很晚了,还要读书,写心得,特别是对照古籍,用心灵去感知去书写,不写心就堵得慌,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小儿推拿。2.动机要纯赤子之心过去,小儿推拿不赚钱,没有多少人学习,也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一事业,想当初,金义成、赵鉴秋、张素芳、张寄岗、孙德仁等致力于小儿推拿的时候,他们不是为了钱,完全是为了孩子,为了继承这一门优秀的中华文化。现在,小儿推拿局面大好,名利均沾,从事者就多了起来,
天天念着钱,可能最终没有钱。不是为钱,钱才不断!小儿推拿针对孩子,还不是你自己的孩子,这时候,视人之子为己子,视子之病为自己之病才是做好小儿推拿的前提,一个不热爱孩子,只想赚钱的人不但做不好小儿推拿,还可能祸害这一行业,传统中国文化称孩子为赤子。赤子?纯朴!无杂念!能掏心掏肝啊!对待赤子,必须具备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