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洛阳女儿行》王维【唐】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洛阳古城秋天景色众多,送别你此去心情怎么样呢关于洛阳的诗词众多,以上只是管窥一角,大唐盛世下的,都城洛阳,有多少故事待我们慢慢品味。
1、洛阳为什么叫洛阳?有什么历史渊源?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
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长安那么偏,洛阳无险可守,为什么能成为古代王朝的首都?
如此提问题的一定是个大脑空空、双眼无神的蠢货!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华民族是由渭水流域、伊洛平原上诞生崛起的华夏族一路发展演化而来,而这片富足广袤的区域能成为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实在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山川形胜”条件!是最理想的建都(国)之地!有答友从细微处把西安、洛阳山川平原的优势利弊分析的已经非常透彻,就不再赘言。
其实从更大的范围来分析,陕西山川地形之险固在全国也是难出其二的!一条咆哮奔涌的黄河虎(西)踞龙(东)盘、一座横贯东西的秦岭山脉分割南北,河西为狭长的走廊,是天然的天下雄关!而河东坐拥太行…只要结“秦晋之好”、再控据陇东与河洛,陕西就是天然的“独立王国”!相比较而言,洛阳虽得群山拱卫,当秦陇之襟喉,赵魏之走集,故为四方必争之地,战略空间与辖域的自卫能力与陕西(西安)不可等量齐观!华夏文明为什么会在这里崛起?西安为什么会成为全球闻名的古都,这就是原因!对此类脑残式的提问,言及至此!有时间的话倒是乐意分享分享中国各省行政区划形成及演进的历史,因为每一个行省的形成都有一个“前世今生”的悠久故事,
3、洛阳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描写洛阳的诗词有哪些?
洛阳,别称洛邑、洛京、京洛、神都、雒阳等,中国十三朝古都,尤其唐代以洛阳为东都,成为诸多唐诗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名。以下洛阳相关的诗词《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寄出去的家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朋友啊,如果洛阳的朋友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信念不改。《洛阳女儿行》王维【唐】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岁的花季般的容颜非常美丽,《春夜别友人》陈子昂【唐】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前往洛阳的道路漫长遥远,不知道何时才可以相见?《洛桥晚望》孟郊【唐】天津桥下初冰结,洛阳陌上人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