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国都定在成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的,成都此地土地肥沃,人口密集,非常适合发展。等到刘备拿下四川以后,便果断在成都建都了,当时的刘备面对的敌人是北方的曹操,还有潜在威胁江东的孙权,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另外的都江堰水利也可以造福成都百姓。
1、刘备在鼎盛时期选择成都、重庆、荆州哪里定都最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鼎盛时期肯定也是选择成都比较好,因为当时成都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好的。因为当时的成都距离汉中的位置是比较远的,汉中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汉中被突破蜀中就危险了,而成都与汉中之间还有绵阳这些重镇,所以成都的位置是比较好的。2.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肥沃的成都平原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另外的都江堰水利也可以造福成都百姓,
成都的西边是青藏高原,在当时是没有敌人的,东边则是龙泉山,成都东西两边是不用担心敌人的。3.当时的刘备面对的敌人是北方的曹操,还有潜在威胁江东的孙权,这也就意味着国都一定不可以太靠近北方,也不能太靠近江东。所以荆州和重庆都被直接排除了,而且当时的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把国都定在这里无疑是自取灭亡,总结:刘备国都定在成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的,成都此地土地肥沃,人口密集,非常适合发展。
2、三国中刘备为什么定都成都?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让刘备掉下眼泪的,不止底盘的小;让诸葛亮扼腕叹息的,不止出门不便。”这个问题有点像司马衷的“何不食肉糜”,刘备倒是想把首都定在长安、洛阳,问题是曹家父子也得干啊。此时的天下被划分为十三州,而大城市总共就那么几个,无非是长安、洛阳、许昌、邺城、寿春、建业、襄阳、成都等,
而刘备控制了几个州呢?最多只有荆州的一半和益州而已(而且后来还丢了)。而刘备所控制的荆州的那几个郡里面,基本还都是荆州最穷最破的几个郡,他能把首都放在哪儿?况且荆州是四战之地,一旦打起仗来,守不住丢了,那不就国破家亡了吗?更别提襄樊之战以后,荆州全境丢失,等到刘备称帝的时候,他的国家仅仅只剩了一个益州,那么不把首都放在益州的首府成都,还能放哪儿呢?成都确实交通麻烦了点,把自己关了起来。
3、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有何依据?
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唯一确定在一个地方的,只有蜀汉,由于地盘比较小,而且适宜居住的地方也不多,所以他们只能以成都作为都城,东吴迁都比较频繁。吴国就不一样了,由于孙权这个人比较跳,所以他有事儿没事儿就喜欢迁个都玩玩,不管是称帝前还是称帝后,没事儿就换地方住,一颗骚动不安的心啊!第一次迁都:早年江东是把治所建在吴郡,也就是苏州一带。
可是孙权住腻歪了,所以在建安十三年,孙权就把治所迁徙到了丹徒,也就是现在的镇江市境内,第二次迁都:孙权在镇江吃锅盖面,估计也吃腻了。所以三年后又想到了迁都,这回他把治所迁到了秣陵,并且筑石头城,将秣陵改名为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境内,第三次迁都:其实在南京日子过得挺舒服的,春赏樱花、夏游玄武、秋逛栖霞、冬泡温泉,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盐水鸭。
可是当时孙权偷袭了关羽,夺取了荆州,为了保证荆州的安危,孙权又想到了迁都。曹魏黄初二年,他在鄂地建起了武昌城,将治所迁徙到了这里,同年孙权被曹魏册封为吴王,所以可以说吴国的第一个都城就是武昌城,也就在现在的武汉市境内。第四次迁都:孙权在击退了刘备和曹丕以后,感觉无敌是多么的寂寞,于是就称帝了,最初都城的确是武昌,可能是鸭脖子吃够了,于是他又想起了南京的盐水鸭,所以孙权一眨眼功夫,又把都城迁回了建业。
从此以后,吴国的都城就长期在建业了,总结一下,如果单纯从吴国建国来说,那么它的都城只有武昌和建业。但是要从江东势力起家的时候来看,那么他们的都城就有吴郡、丹徒、建业、武昌等地,甚至连柴桑(江西九江)一度都成为了战时治所,曹魏建都属于广撒网状态,曹魏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你说他要是只在一个地方建都,那怎么抬高各地房价呢?各地房价上不来,那自然也就带动不了全国的GD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