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珠海市 > 自力村碉楼群,想去开平碉楼玩游玩景点是自力村立园赤坎古镇马降龙碉

自力村碉楼群,想去开平碉楼玩游玩景点是自力村立园赤坎古镇马降龙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4 13:41:07 编辑:珠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想去开平碉楼玩游玩景点是自力村立园赤坎古镇马降龙碉

一天时间基本足够游历上面的4个景点了。至于关公驿站,应该是指赤坎的天山酒楼旅店(地图中关帝庙)。这里离赤坎圩大约1.5公里。

想去开平碉楼玩游玩景点是自力村立园赤坎古镇马降龙碉

2,自力村碉楼群的结构特点

自力村碉楼的楼身高大,多为四五层,其中标准层二至三层,楼体开展、门窗开敞,均为铁制;为了防贼,庐的前后门上方开枪眼,球安居庐还筑有燕子窝。墙体的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砖的,门、窗皆为较厚铁板所造。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楼冈产的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的。碉楼的上部结构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后面悬挑。建筑风格方面,很多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为了防御土匪劫掠,碉楼一般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龄,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配置水枪的目的是,因水枪里装有碱水,当土匪靠近楼体时喷射匪徒的眼睛,使其丧失战斗力,知难而退。为了增强自卫能力,很多妇女都学会开枪射击。这些碉楼,有的是根据建楼者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有些则没有图纸,只是出于楼主的心裁。楼的基础惯用三星锤打入杉桩。打好桩后,为不受天气的影响,方便施工,一般都搭一个又高又大的葵篷,将整个工地盖着。建楼泥水工二三十人,以当地人居多。泥水师傅一天的工钱约六毫子(三个双毫),杂工为四毫子(两个双毫)。

自力村碉楼群的结构特点

3,开平中心医院到开平自力村碉楼群怎么走里面的油菜花田现在还开不

坐17路公交车,到了自力村路口下车。路口还要步行20分钟左右才到碉楼。我刚去那,油菜花还没有开。马降龙那有一片油菜花已经开了。
我是来看评论的

开平中心医院到开平自力村碉楼群怎么走里面的油菜花田现在还开不

4,自力村碉楼群的现状

自力村存碉楼和庐十五座,依建筑年代先后为:龙胜楼(1917年)、养闲别墅(1919年)、球安居庐(1920年)、云幻楼(1921年)、居安楼(1922年)、耀光别墅(1923年)、竹林楼(1924年)、振安楼(1924年)、铭石楼(1925年)、安庐(1926年)、逸农楼(1929年)、叶生居庐(1930年)、官生居庐(1934年)、兰生居庐(1935年)、湛庐(1948年)。 养闲别墅的始建人是当地一名私塾教师,后赴南洋谋生。他家里有一个扎小脚的妻子。当时土匪横行乡里,水患不断,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他建了这座楼。叶生居庐的始建人曾在香港经商,抗日战争期间,他回香港取钱,途经新会时被匪首陈雨浓所掳,后受吓而死,被埋在当地一棵榕树下。铭石楼楼主在美国谋生,致富后花巨资建了这座碉楼,它外形壮观,内部陈设豪华,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间碉楼。自力村的碉楼在防匪贼、抗日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云幻楼在抗战期间是村民的避难所。一次,日军入村搜掠,村民入楼避难。因楼身坚固,日军无法进入,只撞落一个门栓,结果空手而回。自力村碉楼和居庐群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谐,错落有致,四周良田万顷,稻香阵阵,踏着田间小道,穿过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

5,开平到自力村怎么走自力村碉楼怎么样

自力村碉楼群乘车路线:开平市水陆交通方便,开阳高速公路与325 道横贯全境地经过各著名碉楼、民居景点班车频密,义祠至马冈班车经过:立园、自力村村落群;义祠至金鸡班车经过:马降龙村落群

6,开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开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开平有什么旅游景点?自力村碉楼群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自然环境优美,水田、荷塘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开平碉楼(门票)源于明朝后期,200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马降龙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马降龙村,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碉楼和西式别墅错落有致,宛如世外桃源(门票)。锦江里碉楼群锦江里碉楼群位于开平市蚬冈镇,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崇尚的风水宝地的真实写照。清朝光绪年间(公元 1875-1908 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开平立园开平立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传统园艺、江南水乡和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赤坎古镇赤坎古镇位于开平市赤坎镇,是一座具有350年历史的古镇,江水环绕,古榕婆娑,舟来楫往,侨味十足。香江温泉香江温泉位于赤水镇,是罕有的偏硅酸型温矿泉。度假区四面环山,林木苍翠,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度假区内设有大小多功能池60多个,动感强劲的大型激光喷泉歌舞台,小桥溯溪流水应有尽有。设有激情冲浪、人造沙滩、浪漫漂流、刺激的高空温泉滑道等大型水上乐园。开平南楼公园开平南楼位于广东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建于1912年,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39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是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加拿大村加拿大村位于开平赤坎镇,原名耀华坊,始建于1923年,村内由十一座建筑构成,其中有五座庐,四座楼,一座碉楼,一座会所。更多关于开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5a86a161573186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7,想知道江门市 从开平碉庄到自力村碉楼群售票处怎么坐公交 搜

乘坐4号或者13号公交车到达“立园路口站”。过马路到对面乘坐马冈车或者沙湖车(这两部车都是蓝色的),到达自力村即可。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8,开平碉楼参观记

偶然间,突发奇想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参观开平碉楼群。开平碉楼最出名的地方属自力村碉楼群了,整个自力村是由解放前三个村落组成,分别是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3条方姓自然村落。这3条自然村始建于道光17年,也就是1837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让这三条方姓自然村组合成一条新村名为“自力村",喻意是自力更生。晴空万里无云,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我们穿行于窄长的田洞之间,进入了自力村落。顾不上太阳光对皮肤的炽烤,拿起了手机对着整个碉楼群体一阵猛拍。还没有真正走进碉楼内部,在外围我就开始惊叹这里的田园风光和碉楼群落布局的智慧了。正如每一座碉楼门前的大石刻上面所说,主楼集防御和居住功能于一体。这就说明,当年主人建这个碉楼,是有保护自己家园、防止外敌入侵抢劫的作用。这三个村落拥有的碉楼9座和庐式别墅6座,三间两廊传统民居77座。如果我们从高空俯视,可以看到现在的自力村,9座碉楼和6座庐式别墅,其实分别是按北斗七星的方位建设的。两个北斗七星阵,组成一个合抱的防守阵型。东面、东北面和南面是大片的水域和江河,自然的天堑使敌人无法组织大面积偷袭。西北面是大山,敌人也很难穿越而不被发现,剩下进村的西南面地方是敌人轻易进村的地带。整条自力村的碉楼群,都是按照基于这个方位的防守来建筑的。在这两座北斗七星方位的碉楼群落前面,西南方位就是一个开阔的地带,一望无际的稻田。这两个北斗七星阵中,张开手臂的3座碉楼,正好形成一个左右合抱的防守阵势。进入阵式内的敌人,如果被发现要逃脱是很艰难的。整个防守战斗群的指挥中心就是北斗七星中第4颗星,最高的那座碉楼。这个起指挥中心作用的碉楼叫铭石楼,建于1925年也就是民国14年。受参观的限制,这个处于中心地带的北斗七星周碉楼群,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3座代表性的碉楼和庐式别墅。另一个北斗7星方位布置的碉楼群,我们没法进入参观,但是远远可以看到,这两个按七星阵布置的群落之间相互形成犄角,互为照应。外来入侵敌人如果攻击首(手)部,则中部会及时策应;让敌人偷袭尾部,中部和首部同样会及时救援。若敌人攻击中部,这首尾两端同时包抄接应。这就是一个典型保护家园的智慧布局,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都会处在这两个北斗七星阵的严密监事和有效打击当中。这样就可以解释了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鬼子在这里吃尽了苦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因为自力村的碉楼群,是完全具备强大防御功能的。虽然开平自力村的碉楼群是建于民国时期,但是自力村的三个村落的历史,是可追溯到清朝的道光年间。在这上百年的历史时间里,正是清政府日渐衰败的年代和民国建国初期,因此,这三条村落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随时做好抗击外强入侵的准备。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自力村的三条村落在建村的百年历史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灾难和风险,也就是这些磨难让这三条村的村民们培养出保护家园的智慧和勇气。也许这个北斗七星阵,就是他们祖先琢磨出的防守理论。只不过之前的房子低矮,后来他们子孙到南洋经商赚了大钱,借鉴南洋的建筑风格,回来乡下建筑今天的碉楼群落。碉楼楼身较高,视野较阔,所以在嘹望、指挥和防守方面较之前的平房有更大的优势。两个七星阵的碉楼群落之间都是开阔的田野,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美丽和勃勃生机。这不由让我想起《易经》的坤卦来了。"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历史上,这三条村落的村民不知道击退了多少敌人或土匪的进攻。自力村村民先祖的智慧和后代子孙一代代的不懈努力,在抗日战争中也屹立不倒。建于1925年的铭石楼、建于1930年的叶生居庐和建于1936年的润生居庐,只是时间前后差别10年左右,但是内部装修风格可以明显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 工业时代的影子和西方先进的生活方式,在开平碉楼里面都可以看到。从碉楼内部的装修风格我们就可以看得出,那个时代社会流行的室内装饰风格理念和今天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在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选择上更加多种多样而已。在碉楼内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层都是单独的灶台和厨房或者在1楼有许多单独的厨房。仔细询问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他们分灶不分家的传统。 原来,他们在这个碉楼里面生活的家族群体,也是符合《易经》意境的。家族成员成家立室之后,为了在一起生活又不产生矛盾,他们就想出了这种用增量解决的办法。 通过增加厨房灶台,树立你独立的生活个体,同时大家都在一座碉楼里面居住,还能享受同一个家长的福蕴,相互照应。既有鲜明的界限,又有共同生活的天地,三世四世同堂,不亦乐乎。很多人在参观碉楼的时候,惊叹于这个建筑群的美和奇特的南洋建筑风格,以及怀疑巨大的条石是怎么引进来的?因为以中国当时的的运输能力和道路的状况陆上运输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但是,碉楼群的东面和南面是强大的水系,自力村民子孙在南洋赚了大钱以后,买回来的条石和木料完全是可以通过船运的方式运回村里。但是,我觉得自力村碉楼群,最让我佩服的就是碉楼群落充满智慧的七星阵法。由于他们祖先很早就懂得利用《易经》智慧达到村与村之间相互依存,七星阵法就是他们选择的最好结果。因此,自力村才会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从而保留下来完美的建筑群落。所以,决定一个人一条村一个国家能走多远,指导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起决定意义的。自力村的祖先未雨绸缪,很早就为村与树之间的治安保卫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这几条村的村民,很早就到南洋去经商,这是他们的传统。由于他们较其他地方村民认知维度要高,眼界要阔,因此,他们发财致富在侨乡这个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传统和传承会让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实力越来越深厚,这其中起到最大的作用,还是认知的升维吧。

9,立园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和锦江里碉楼群它们相隔远吗

很简单,走到开阳高速的塘口出口,出去左转3公里先到自力村碉楼群,看完再出来往国道方向走4公里就到立园,看完然后再走出国道往湛江方向再走几公里就到马降龙碉楼群(百合镇),最后再走国道湛江方向去锦江里碉楼群,顺便去下锦江温泉或者康桥温泉玩玩~哈哈!祝你玩得开心!!!

10,广东第一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再现民国历史的独特建筑群

距离广州市120公里的岭南地区,有一群罕见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它就是广东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上。这些主要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传统 社会 向近代 社会 过渡更迭的重要产物。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侨汇的减少,开平碉楼的兴建进入衰落期。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逃命都顾不上,更无暇去修建这些搬不走的碉楼。据统计,1949年以后,开平建成的碉楼只有二十多座。从那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开平碉楼的兴建已经没有意义,但是作为这段 历史 的见证,开平碉楼又有极其特殊的含义。 开平位于珠江入海口,是一个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的水系城市。自明朝(1938-1644年间)以来,开平就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是当地著名的四不管区域,土匪猖獗, 社会 治安混乱,常年遭遇抢劫骚扰。低洼的地势、强劲的台风洪涝、加上混乱的治安,让开平的居民苦不堪言,当地民众为了自保,被迫修建了集防卫与居住于一体的碉楼建筑。 其实,开平最早的碉楼可以说是一次意外。明末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芦庵公的四儿子在井头村修建了一座瑞云楼,本意是用来防洪和防盗,它就是碉楼的前身。没想到1884年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都被洪水淹没,开平赤坎的村民因为及时登上碉楼得以存活下来,从那以后,其他村民也就开始修建碉楼用来防洪防盗。 不过促使当地村民普遍修建碉楼的事件则是民国元年的劫持事件。在1912年-1926年间,开平曾8次遭遇劫匪掳劫数百名学生事件,搞得当地人心惶惶,食不安寝。而在1922年的再次掳劫中,劫匪被鹰村的碉楼探照灯照射,无法及时反抗,一举被当地的乡团制服,学生被安全救出。 海外的华侨得知这个喜讯之后,奔走相告,觉得碉楼防匪作用很强,便省吃俭用请人按照碉楼的工艺设计好碉楼的蓝图带回家修建,以保家人平安。从此,这种集居住、防卫为一体的碉楼就开始在开平广泛修建,于是就有了无碉楼不成村的说法。 在这些申遗提名的碉楼里,最有名的就数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迎龙楼、锦江里等,它们是中国首个以华侨文化为背景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城,目前开平的户籍人口为70万,而旅居在海外的华侨就有78万,分别分布在世界的79个国家及地区,故有“中华海外两开平”之说。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英美两国分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赋予了英美两国可以招募中国劳工的权利。而当时国内的 社会 动荡不安,连续的起义和土客斗械所形成的内忧外患迫使开平当地的贫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到海的对岸从事矿产开采、铁路修建、渔业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工的地方,这是开平碉楼的建设背景。 这些游走在外的华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接收到的各国建筑文化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平碉楼的造型也千变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券和穹窿、、葡式建筑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等。 但无论这些反映主人家人生际遇或者审美情趣的建筑有多大区别,他们修建这些豪华“别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 碉楼一般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的防御。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楼层高达7层,矮的一般为三层。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等。而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碉楼主要是钢筋水泥楼多,由于那个年代中国的工业还处于萌芽期,因此大多数的原料都是以进口材料为主,造价较高。 据悉,修建于1925年的“天禄楼”共耗资12000个银元。在当时,一个银元可以购买30斤大米左右,换算下来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人民币,那天禄楼的造价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万人民币。 碉楼既然是以防御和居住为主,自然配备了大量的防卫措施。碉楼的下层几乎都是相同的,除了开间和进深不同,几乎都是按铁门加铁窗的防盗模式修建。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者火攻。窗户又比其它居民区的窗户要小得多,清一色都装有栅栏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的大门则采用厚重的钢板做成,一旦关上窗户和大门,碉楼就成了密闭的“保险柜”,刀枪不进。 碉楼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开有向下的射击孔,还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等设备,一旦土匪来临,各户居民都可以互相通知,居高临下的采取防护措施攻击前来抢劫的土匪。这种开门能过日子、关门能避敌的时代建筑是开平人民保卫家园的最好武器。 除了自家居住的居楼之外,还有全村或者若干人家集资修建,每户各分一房的众楼,以及修在村口或者村外山岗、河岸的更楼等。一般有匪贼入侵,站岗的居民会敲响铜锣通知村民。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年代,开平的居民就是以这种的防卫模式来保证家人和自身安全。 开平碉楼不仅是侨民的家族史、奋斗史,也是开平的血泪史、抗争史。我们通过这些遗留的建筑得以窥见当时中国乡村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的先进理念,看到了各国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特色建筑。这些罕见的建筑不仅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瑰宝。 现在开平碉楼共有三个需要收费的景区,分别是自力村、立园、马降龙。立园是私家园林,马降龙和自力村都是碉楼比较集中的村庄,可以购买三个景区的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不过在这三个景区之外,整个开平市还有大量的碉楼分散在各处,都是可以免费参观的。

11,请问有人知道在开平自力村碉楼群 到 赤坎古镇 要怎样坐车

非常好走,出了自力村到大路上(自立村口,没有站牌),拦蓝色大巴,大巴是从沙湖或马岗来的,车上有大牌子写着(往立园方向哦,别拦错了。。。),拦住了问到公福亭么,或者说到国道那个红绿灯路口么。到了路口下车,不过马路,再拦黄色大巴,这个是开往金鸡方向的,问到赤坎或马降龙或锦江里么,因为这3个景点是一条线路,黄色大巴都到,当然,下车还需要往各个村里走1-2公里。

12,广东的特色民居建筑是什么

在广东,游客常常会被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吸引,这是因为他们在欣赏岭南建筑之美的同时,也是在了解一段历史,这为旅途增色不少。尤其是在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以及粤北山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乡村之中,散落着不少各个时代特色的民居古建筑。这些特色民居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流传着千百年村民津津乐道的故事,正等待着游客去发掘其乡村之美。岭南建筑独树一帜,作为特殊地区性建筑,广东省的岭南风格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它一直在发展变化,有着因地制宜、宜时多变、丰富多彩、民俗味浓等特点,还善于吸取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常开建筑独特风格之先河,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岭南建筑。可以说,要了解广东,就要了解广东独树一帜的特色建筑。1、镬耳屋▲镬耳屋充满浓郁的岭南味 对于游客而言,岭南建筑中的“祠堂”、“镬耳屋”、“天井”、“碉楼”、“骑楼”等自然是独具魅力。当了解游览过陈家祠、西关大屋、骑楼街、岭南四大名园等代表性建筑后,不妨把眼光投放到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以及粤北山区的传统古村落之中。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孝祥认为,广东省的传统村落建筑由于民系的差异,所以风貌各有特色,有潮汕的、客家的、广府的,在同一个民系里面由于地域的不同或开村历史和发展的不同,也各有特色。2、开平碉楼开平碉楼——绿野故园 近代以来,广东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其建筑将外国文化、侨乡文化、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村落的整体,塑造出岭南特色的景观风貌,让传统村落具有了旅游价值。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山大学民俗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春介绍,广东是中国保存传统文化较为完整丰富的地区。3、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石拱门▲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石拱门 传统民居建筑样式丰富:既有广府地区梳式布局的水乡村落,又有客家地区以围龙屋为中心的山区村落,也有潮汕地区以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为特色的独特建筑,还有连南排瑶、乳源过山瑶等少数民族村落,其建筑样式也颇具民族特色。对于广东传统村落中特色民居建筑的旅游开发,他建议,保留好其传统特色,其中就包括保护好传统建筑,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岭南乡村民居建筑看点从沙田水乡的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点缀其间的祠堂古屋,到云浮郁南的兰寨村古建筑群,再到侨乡江门开平中西合璧的世界遗产——自力村碉楼,都见证着广府民居建筑的发展变迁,也让当地村落成为著名旅游景点,这些建筑群跟周边景点联合形成了经典的乡村游线路。4、番禺沙湾古镇▲沙湾古镇留耕堂“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存有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还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建筑艺术精品,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5、郁南连滩镇兰寨村▲郁南县兰寨村古建筑 兰寨村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街巷大小4条,清末古建筑30座,林氏宗祠、双桂堂古屋、安宁庙、瑞昌大屋、正己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众多文物建筑。相邻的西坝还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光二大屋,占地面积10亩,共有房屋136间,富有岭南传统风格6、开平塘口镇自力村▲自力村碉楼群 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中西合璧的碉楼,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塘口镇还有方氏灯楼、宝珠楼、立园等著名景点。参观碉楼时,采用自驾车或者骑自行车旅行会是不错的选择。相邻的赤坎古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群,有3公里长的骑楼街道、约600座房子。广东客家地区民居建筑,以泥土夯筑的围龙屋著称,规模宏大,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风水观念等。其中,梅县长教村、和平县林寨古村、博罗县旭日村的民居建筑恰好代表了客家人祖居的不同形式,如今这些地方正在发展乡村旅游,受到许多游客的欢迎。7、梅县雁洋镇长教村▲客家民居建筑从村口至村中,在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台上,沿着山坡地势逐层修建有数十座古近代客家民居建筑。其中,继善楼是一座典型的二层夯筑的杠式围楼,规模比较大,有七杠之多,而且内部装饰甚为精致。8、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古民居群清代至民国期间,林寨村民兴建起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9、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古村建筑古村具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于一村的稀缺古建筑群体,被到此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潮汕民间有许多在下山虎、四点金基础上组合的大型民居。其中,潮安龙湖古寨、澄海前美村、普宁南村是潮汕村落民居建筑的代表,体现历代潮汕人民奋发图强的成果。10、潮安龙湖镇龙湖古寨▲古寨一角寨内辟三街六巷,从门到街巷显得设计有致,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有“潮州小城”之称。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素有“潮居典范”之美誉。11、澄海隆都镇前美村▲前美村航拍图 蓝远峰 摄因有“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而闻名。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共有厅房506间,面积2.54万平方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历时近半个世纪还未最后竣工,被誉为“南国大观园”。12、普宁洪阳镇南村▲德安里大门 郑春林 摄村内有一处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古建筑组群——德安里,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大、保存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府第式古村落,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粤北瑶族村寨建筑以排瑶最有特色,其建筑依山坡的形状和走向,由下而上一排排布置,整齐有序。其中以连南南岗瑶寨延续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反映了连南瑶族甚至中国瑶族古老悠久的瑶族传统文化。13、连南县三排镇南岗瑶寨▲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的建筑群瑶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堪称世界建筑奇观,完整地保存着瑶族人古老的生活风貌。有古朴别致的吊脚楼,有凌空高挂纵横交错的竹水笕,有生火烟熏并举的火炉塘,有下作牛栏上作储粮的粮仓,还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榨油坊。

13,开平自力村怎么去村内有哪些碉楼

  自力村碉楼群是开平碉楼最为集中的村落,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建村,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村中碉楼多建于20 世纪,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的,风格各异、造型精美。自力村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洋式城堡般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自力村有9 楼(碉楼)6 庐,但目前只开放铭石楼、云幻楼供人参观,其余碉楼的大门紧闭,一把大锁挡住了所有窥探的目光。3-4 月自力村的油菜花盛开,4-5 月桃花盛开,这个时候的自力村最美。   地址:开平市塘口镇   费用:80 元   开放时间:8:30-17:15   到达交通:在义祠客运站坐“义祠——马冈”的车,到塘口镇下车。   1、铭石楼   铭石楼建于1925 年,历时2 年,楼高6 层,楼底4 层朴实无华,第5层富丽堂皇。楼主人方润文早年在美国谋生,开过餐馆,后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成为本地首富,回家乡后兴建铭石楼。铭石楼外形壮观,内部陈设十分豪华,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楼。   2、云幻楼   云幻楼建于1921 年,楼主方文闲是一介书生,原名伯泉,号云幻,早年贫穷困苦,后外出闯荡荣归故里建此楼。云幻楼最大的看点是主人写在楼顶 “只谈风月”四个大字的横匾,还有两边的对联,内容是:“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未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云幻楼是自力村碉楼中最为风雅的一座。

14,国保寻访记开平碉楼 0026

到广东,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开平碉楼。让开平碉楼火成网红打卡地,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功劳。我知道这里不是因为看了电影,早在本世纪初,到广州出差,在快捷酒店里的一本画报上,几栋非常洋气的楼房矗立在破旧的村舍中间,尤显鹤立鸡群且格格不入,看了简介知道碉楼是开平乡间自清末至民国初海外华侨返乡所建。有心去一睹风采,可那时交通尚不发达,碉楼散于乡间,并未开发,往返至少三五日,借出差游玩也非我所愿,因此留下了近二十年的念想。 碉楼这种建筑形式集中于开平,有其地域地缘原因,开平立县较晚,明朝开平分属肇庆府新兴县、恩平县,广州府新会县,远离县城,历来属三不管地带,盗匪横行。清顺治六年割三县交界地立县,属肇庆府。开平四周多丘陵山地,中间为低丘平原,潭江、苍江汇于其中,多发洪涝灾害,明初即有碉楼式建筑用以躲避洪水。清末民初,政权更迭、内外交困、战争频仍,匪患尤为猖獗,据宣统年间的《开平乡土志》记载“开邑山辟之乡……既非险要亦非膏腴,英雄割据之所不注意,列强瓜分之所不垂涎,建县以来垂二百六十年,期间屠戮之惨如社贼之祸,红匪之变,土客之争,为害列矣。” 开平为著名侨乡,鸦片战争之后就有很多人越洋到美国、加拿大淘金,有了资本就开设饭店、洗衣店等,经过几十年发展有了积蓄,在美国排华政策压力下纷纷返乡,建造即可居住又能防匪防洪的碉楼。他们在西洋见了世面,又熟稔传统文化,因此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碉楼也便以其美轮美奂的建筑与装饰风格、坚固防卫的实用性而焕发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葡萄牙等西方各种风格都被吸收利用,根据需要将各种元素通过或廊柱、或门饰、或窗饰、或阁楼的方式体现出来。建筑材料也各显神通,即有使用传统的砖石、夯土构建,也有从西洋运来钢筋、水泥以混凝土来建造。建筑形式主要分三种:一是由几户甚至几十户村民集资兴建的众楼,面积大、房间多,每户一间用以紧急避难使用,这种目前有四百多座,“非此则牛猪谷米不能保存,妇人孺子不能安睡,故合数家或数十家建一楼”(《开平县志》卷二十三);二是富裕侨商独资兴建的居楼,兼具居住和防卫功能,这种现存数量比较多,有一千多座;最后一种出现时间最晚、存世最少,称为更楼,面积小、楼层高,多建在村口、高处,主要起警戒瞭望之用,村民轮流值更,目前存世二百余座。 开平碉楼共有四个片区四十座列入世界遗产分项名录,分别是:(一)自力村碉楼群:自力村 1.安庐 2.湛庐 3.逸农庐 4.龙胜楼 5.居安楼 6.振安楼 7.云幻楼 8.铭石楼 9.竹林楼 10.官生居庐 11.澜生居庐 12.叶生居庐 13.球安居庐 14.耀光别墅 15.养闲别墅;上塘村 16.永庆楼 17.养初楼 18.奕易楼 19.永安居庐;水龙村 20.同安楼;宅群村 21.方氏灯楼。(二)马降龙碉楼群:河东村 22.河东楼;龙江村 23.信庐 24.敏庐 25.惠安楼;南安村 26.筦庐 27.祯庐 28.耀庐;庆临村 29.昌庐 30.骏庐 31.林庐 32.保障楼 33.北门楼 34.南门楼;永安村 35.天禄楼 36.保安楼。(三)锦江里碉楼:37.瑞石楼 38.升峰楼 39.锦江楼。(四)三门里碉楼:40.迎龙楼。 数日前,借海南开会之机专程路过开平,一圆夙愿。时间所限,仅逗留了几个小时。精选了自力村和立园来寻访,目前作为景区开发的不错,网红热度不减,寻的功夫不用做了,唯访而已。立园并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园区也没有发现文保碑,网络信息显示2019年刚刚列入省保单位行列,应该不属国保,暂且不提。 自力村是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 三个方氏所建自然村组成,取“自力更生”之意命村名。自力村立村较晚,清末有两户方姓来此定居,后随侨民碉楼的兴建,陆续有族人迁居于此。自力村方氏祖先宋代有六兄弟从河南迁居福建莆田,九世祖由闽入粤,十世方道盛于咸淳二年(1266年)中进士并招为驸马,随宋室逃至崖山,崖山海战战败南宋覆没后,方道盛携度宗长女信安公主赵庄懿迁新会古冈州平康都(即现在的开平市百合茅冈)定居。方道盛为开平方氏一世祖。茅冈一分支迁往塘口宅群庙边村,清顺治年间在庙边建了“驸马方公祠”祭祀祖先,公祠楹联曰“婚联宗室,派衍莆田”。“婚联宗室”说的就是始迁一世祖方道盛。目前自力村有碉楼九座、六座庐(西式别墅),分别是:龙胜楼、养闲别墅、球安居庐、居安楼、耀光别墅、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铭石楼、安庐、逸农楼、叶生居庐、官生居庐、谰生居庐、湛庐,均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胜楼建的最早,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湛庐最晚,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铭石楼是最精美、最高大的一座。楼主方润文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年轻时赴美谋生,靠开餐馆和杂货铺发家致富,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返乡建楼,历时三年方才建成。 铭石楼一侧一座有着宽敞水泥浇筑院墙的庭院也颇为引人瞩目,碉楼位居中心,楼高五层、秀丽挺拔,名云幻楼,楼主方文娴原来是位饱读诗书的教书先生,因在家乡匪患横行,无以维持生计而远走马来西亚经商,苦心经营,终成富甲一方的儒商,发妻关氏苦于走贼佬,又不愿远走南洋,执意要建碉楼,方文娴只得汇钱回来建了这座云幻楼。这座楼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在五楼有一幅楼主亲自撰写的长对联: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快文章,横批:只谈风月。这也是目前开平碉楼里最长的一幅对联。这座碉楼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抵挡了日本鬼子的侵掠,从一楼到五楼挤满了村民,门窗紧闭,结果日军只撞坏了一个门栓,无果而返。 叶生居庐、兰生居庐和官生居庐三座居庐分别是由方广宽、方广容、方广寅三兄弟建于二十世纪世纪三十年代。目前他们的后人都定居在美国旧金山和休斯敦。叶生居庐主人方广宽原来为铭石楼主方润文的长子方广仁打工,后自己经商致富,也回乡建造了居庐,规模仅次于老东家。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三兄弟及其后人都远走美国,居庐再也没有打开过。2006年为了申遗,当地政府派人远赴美国,在旧金山与方广宽的长子方其祥等后人签订了托管协议,这才把尘封六十余年的三座居庐打开,里面精美的家具和陈设让人惊叹不已。 挂一漏万,还有更多的碉楼以及碉楼背后的故事等待去寻访。开平碉楼仅凭不足百年的历史就获得国保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足以说明其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包容外来文化并进一步升华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建筑的里程碑,也是侨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借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先让子弹飞一会吧”。 开平碉楼于二〇〇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列入第五批全国文保单位,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三十五处世界遗产。 寻访时间: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2020.12.03于广州返宁高铁途中
文章TAG:自力村碉楼群自力村碉楼群碉楼群开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