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珠海市 > 安史之乱的原因,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原因

安史之乱的原因,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原因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1 18:45:4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原因

原因只有一个:躲避战乱

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原因

2,请问安史之乱详细信息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

请问安史之乱详细信息

3,安史之乱为什么引起人口迁移

答案c本题考查我国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安史之乱之前我国的人口、经济中心位于黄河流域,之后则大量人口南迁,使我国的人口、经济中心转向长江流域。
躲避战火,促使人口向南迁移,为以后经济南移提供生产劳动力。

安史之乱为什么引起人口迁移

4,安史之战是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搜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现象的原因是唐朝边界战争不断,节度使权力膨胀,招兵买马,在地方上形成巨大的势力,形成封建割据,与朝廷对抗的结果。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后期到唐代宗前期的战乱现象,现象的原因是唐朝边界战争不断,节度使权力膨胀,招兵买马,在地方上形成巨大的势力,形成封建割据,与朝廷对抗的结果。

5,安禄山是怎么发动安史之乱的他发动叛乱时兵力占全国多少比例呢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而唐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唐朝边境兵力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6,安史之乱叛军占领长安之后为什么不继续追杀唐玄宗等皇室呢

首先,对于安禄山等叛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叛军已经强弩之末了。根据《唐代军事史》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朝的军队数量在57万左右。其中,安禄山所领3镇的兵力总共约为18万人。虽然18万人的规模已经非常不小的,但是,和唐朝的整个兵力比起来,依然不到一半。同时,对于安禄山来说,因为是从河北一带达到关中地区,一路需要攻克多个重镇,所以战线越长,兵力也就相对分散了。如果是唐玄宗的错误判断和命令,安禄山很可能连长安城也拿不下来,更何况追击唐玄宗了。针对安禄山叛军的强弩之末,举例来说,在攻克长安,叛军多次率军攻打扶风郡(后来的凤翔)。当时的陈仓县令薛景仙率军把守,多次击退了叛军。对于和长安城相距不远的扶风郡,叛军始终无法攻克。在此基础上,史料记载: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江、淮奏请贡献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道路无壅,皆薛景仙之功也。由此,安禄山的叛军仅仅是侥幸攻克了长安城,在拿下长安后,叛军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来扩大地盘了。
首先,唐玄宗跑到蜀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次,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招集了一些兵马,抵挡了一阵;最次,安禄山阵营起了一定的内讧,使得实力有所削弱。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肃宗即位 安史之乱后孤守西域的唐军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禄山被杀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北临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范阳史思明。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难,蜀中相对安定,原因1“剑南虽狭,土富人繁,表里江山,内外险固”地理原因,原因2同期闻讯赶来扶驾勤王及追随入蜀的中原人士更不在少数。原因3安禄山不是深谋远虑之人。原因4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率军抵抗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安史之乱原因后人人口安史之乱的原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