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水稻种植可分早、中、晚稻,种植时间大概如下。进入21世纪后,经过我国农业科学家不懈努力,常规稻的产量逐渐追上杂交水稻,而且口感比杂交水稻好得多,所以2010年开始全国多数地区种植的都是常规水稻,我这里大概梳理一下我国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都是谁培育的。
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种植在哪里?
中国杂交稻约占全国水稻30%的面积,主要在长江以南土地贫瘠的省份,如江西丶湖南丶湖北丶广西等地区,而我们江苏常规水稻占80%,杂交稻占20%。杂交稻种植面积有下降趋势,主要不能自行留种,每年要购买隆平高科等杂交稻种公司的种子,每斤约50到90元之间,这要成本,对于常规水稻,农户可以自行留种,只要有化肥丶农药,产量也很大,所以,农户如果能种常规水稻的,决不会种杂交稻。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推广种植面积到底是怎样一个状况?
袁隆平是一位农业领域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的农业科学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是水稻杂交方面的创始人,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马哈蒂尔科学奖,目前在我国的水稻田里杂交水稻已占百分之六十之多,及大的改变了水稻生产壮况,从原来的几百斤增产到了一千公斤,杂交水稻不但在我国推广,还传到了美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为解决我国及世界人口的吃饭和温饱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袁隆平不愧是当代的水稻之父。
3、袁隆平老先生搞出来的水稻都种在哪里了,一年的产量有多少啊?
袁隆平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的杂交水稻实际效果并不突出,抗病性不如谢华安院士的“汕优63”,1991年版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列出了2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里,只有“南优2号”为袁隆平院士的成果,此书由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科院主编,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院士。
但是由于“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抗病性比较差,所以实际上“南优2号”从来没有大面积推广过,我这里大概梳理一下我国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都是谁培育的:第一代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是“汕优63”,这是谢华安院士培育的;当时因为其他各种杂交水稻组合都存在各种问题,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杂交水稻被各省封存,直到谢华安院士的“汕优63”出现,杂交水稻才开始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
第二代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是“两优培九”,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邹江石教授培育的,从2002年开始,“两优培九”取代了“汕优63”,开始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进入21世纪后,经过我国农业科学家不懈努力,常规稻的产量逐渐追上杂交水稻,而且口感比杂交水稻好得多,所以2010年开始全国多数地区种植的都是常规水稻。
4、河南洛阳地区六月十号左右,可以播种水稻吗,是直接播种那种?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水稻种植可分早、中、晚稻,种植时间大概如下:1、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2、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3、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水稻亩产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气候条件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1958年全国年平均亩产最高的高产田也就在400公斤左右!从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亩增产20%左右,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也赢得了...2000年,他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实现;2004年,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