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孩子心理疏导教育是一门学问,下面给你参考。没有孩子同意不能看孩子日记,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时候他怎么照顾我,孩子在班里是不是做了一件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1、怎样给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感谢邀请,我是心理学领域创作者。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单亲家庭,如果是有父母离世,那确实是单亲家庭,如果是父母离异,那么,我们不建议给孩子贴上单亲的标签,因为,父母都健在,只是不生活在一起,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爱是不应该减少的,现在有很多离异家庭,对孩子的照顾都是非常好的;第二,就是如果是父母离异的,那么父母双方应该跟孩子讲清楚,离异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而是父母的原因,讲清楚事情的原委,同时要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爱不会少,而且一定要保持父母双方都要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第三,如果是父母一方有去世的,那么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做哀伤处理,陪着孩子一起接受这个现实,而不是隐瞒去世的消息。
2、如何做好孩子心理疏导教育?
做好孩子心理疏导教育是一门学问,下面给你参考:第一,要改变你所有的教育模式,小时候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但到到了青春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时你就说话,你如果不说的话,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长则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
第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一样尊重对待。没有孩子同意不能看孩子日记,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你不能这样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第三,要让他参与家庭大事,孩子走向工作单位,往往是要先做领导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动手能力。作为家长,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顾,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这样你老了他也会照顾你,
第四,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有的父母爱得没有节制,他今天对你不尊重,明天出去对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头吃,在家里你要让他明白,让他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告诉他。第五,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我们要让孩子有朋友,但又不能让他跟不好的朋友同流合污。第六,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尽可能与他共同感兴趣,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也是找到他未来的职业所向。第七,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孩子青春期时,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话要说,一两句足够了。第八,为他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时候他怎么照顾我,孩子在班里是不是做了一件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第九,减轻他的学习压力,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第一要做到让他保持健康,这个阶段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你能做的不是帮他做作业,也不是替代老师给他讲课。你做什么?除了生活以外最重要的是陪他运动,每周末拿两个半天带着他出去运动,比如说走步、打球、游泳。你要相信,他心情越好,学习越轻松,他越烦躁,学习成绩就会越差,弄不好还会得抑郁症,
第十,不要回避性教育。可以跟孩子讨论异性,什么人可以做一生的朋友,但不能做恋人,不能做爱人,不能做伴侣,这些从小学高年级就可以跟孩子讨论,让孩子早一点明白异性,明白未来走入家庭生活时,你要的是什么。此外在性的问题上也不要回避,让孩子首先觉得面对这个事很坦然,要用很轻松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向孩子讲清楚。总之,告诉孩子,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健康,
3、孩子做了不好的梦,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依恋理论表明,早期养育中亲子关系是核心是情感的支持和同理,既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求助的人是父母,第一个提供帮助的人也是父母,亲子关系的基础便建立了!这个关系是孩子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将来找寻伴侣建立自己亲密关系的前提!由此可见,孩子做梦与否,美梦噩梦与否,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孩子向我们示弱时,父母不是示威,展现自己与孩子相比多英明神武,而是第一时间给予共情!告诉孩子:做噩梦对他/她而言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太不容易了!谢谢孩子第一时间告诉你,跟你分享这份难受!这样,向孩子传递了几个潜台词:1..在父母面前,既能报喜也可报忧,负面情绪不会被隐藏和压抑;2.无论遇到大小困难,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都会获得支持,学会向他人求助是一项重要生存技能;3.父母接纳孩子的脆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从而产生更多的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