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宣宗迁南京(今河南开封),“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③。据安徽省肥东县《完颜氏家谱》记载,这支完颜姓女真人先是迁往今河南的汝州,后来几经周折,辗转流落在大同府云内州(今山西大同),过起了平民生活,金兀术带领拐子军逃到颖昌,被岳飞长子岳雲追杀,斩杀了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
1、金兀术与岳飞有多大仇恨?金兀术后人在哪里?金兀术是什么意思?
金兀术是金太祖阿骨打的第四子。此人诡计多端,是金国鹰派人物,金兀术与南宋爱国将领岳飞,首先是各为其主,在战争中结下了冤仇。金兀术善施诡计,巧设拐子马,最终没逃过岳飞的智谋,利用劈马腿,将其破获,金兀术带领拐子军逃到颖昌,被岳飞长子岳雲追杀,斩杀了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金兀术怀恨在心,买通了南宋奸臣秦桧,秦桧巧舌如簧,上奏高宗赵构,赵构鼠肚鸡肠的人,担心岳飞效仿陈桥兵变,至此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于大年除夕勒死于风波亭,
2、河南有多少完颜氏后人?
一、女真人迁入中原河南省汝州市、鹿邑县、许昌县、郏县、南召县寓居着近2万名完颜姓居民,他们的容颜、衣著、言语、信仰、习俗习气都与汉人根本相反,只是在某些风俗上稍有差别。但是从碑碣、谱牒、史乘中我们仍可判定,这些人都是地道的女真遗民,北宋末年,剽悍的女真铁骑牧马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覆亡了北宋,掳走了徽、钦二帝,从那时起,河南便有了女真人的踪迹。
在沦亡北宋的进程中,金朝统治者便开端了向中原移民,移民的方式是迁移猛安谋克户屯田,大规模迁移有三次:第一次是天会十一年(1133)。这年秋天,金太宗迁移女真疆土人散居汉地,在占领了大片汉地后,“恐人见其真假,遂尽起本国之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①。这次有多少女真人迁往中原,没有详细材料,但从“比屋连村”的状况看,人数一定不少,
第二次是皇统五年(1145)。这年始“创屯田军,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其收获,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②,这次移民北自燕山,南至淮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都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当然大少数女真人选择了中原。
第三次是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迁南京(今河南开封),“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③。南迁者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自金太宗天会年间到金末,女真人户迁入中原者纷至沓来,有的学者估量“内迁的女真人,至多要占女真人口总数的一半”④。金世宗不想让猛安谋克与汉人杂处,和大臣完颜思敬商议,“其后遂以猛安自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又规则“女真不得改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
⑤金世宗虽想把女真人禁锢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免被汉人所异化,但一纸禁令毕竟阻挠不住民族自然交融的历史潮流。到了章宗时期,屯田的猛安谋克户与汉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下令制止他们往来已不是明智之举,尚书省便向天子建议:“齐民往往与屯田户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度持久安定之计,”⑥这一建议为章宗采用,这些迁入中原边疆的女真人与汉族错杂而居,遭到汉族先进文明的影响,再加上与汉族递相婚姻,因此放慢了自然交融的进程。
金朝沦亡后,这些人中的大局部参加了汉族行列,但也有一局部女真人坚持本人的姓氏,在野代鼎革之后,成为一支女真遗民,河南省汝州市、鹿邑县、许昌县的完颜姓就属于这种状况。二、汝州的完颜氏自称是兀术后嗣汝州市有完颜氏居民300余人,其中纸坊乡姚楼行政村完庄村有270余人,刘王店村15人,石庄6人;焦村乡北张村33人;尚庄乡岳庄村14人,均从事农业消费,1993年恢复为满族,
汝州的完颜姓自称是完颜兀术之后,他们的神主牌位上第一位是完颜阿骨打,第二位便是完颜兀术,第三位是完颜正叔。完庄村北300米处有一巨冢,父老相传为金兀术之墓,墓前有石兽、石碑、石柱等,墓碑上镌刻着“金四太子兀术之墓”8个大字,惋惜在文明大反动中被破坏,墓冢几被夷为高山,石兽、石碑亦不知去向,仅余两个石柱,作为这段沧桑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