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山火在日间较难看见,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火烟味,如发现山火,除非山火范围很小以及有安全的逃生路径,切勿随意试图扑灭山火。天气干燥是造成山火的主要原因,清明节前后是山火的高发期,希望人们引以为戒,你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在遭遇突发山火时,自己和身边的人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注意观察此时风向的变化和大火蔓延的方向,因为风向和大火的风向决定了你的逃生方向。
1、四川西昌再发山火,做饭吃,引发山火,会怎么处理?
做为一个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多年的林业工人,客观的讲,还真没遇到过因做饭时烟囱冒出的火星引发森林火灾的事情。早些人有的人会用空心木做烟囱,偶尔也会发生火灾,但因扑救及时,只能烧毁房屋,并没有引发森林火灾,因做饭时烟囱冒出的火星引发的森林火灾,据我分析无非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炉灶与烟囱的设计不合理,烟道过短烟囱抽力过大,加之当天风力太强,自然会把炉灶内的余火抽出去,一旦余火落到干燥的易燃物上,势必会引起火灾。
其二,房屋距离林地过近曾经见过有些地区的房屋就建在林地边缘,有的房屋与林地的边缘距离不足十米甚至是更近,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关于对做饭而引起的火灾该如何处理,我个人为这与故意纵火不同,这应该属于意外现象,如果过火面积达不到森林火灾的面积,应当对当事人批评教育,责令其对自己的烟囱进行整改,如果过火面积过大,造成较大的损失,那就应该按照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按照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规定,受害森林面积一公顷以下,死亡一人以上三人以下或重伤一人以上十人以下的称为一般火灾,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只能称为火情或是火警。
这次山火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尽量把距林地较近的居民撤离到离森林远一些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房屋和林地之间开一条至少三十米宽的防火隔离带,此外,有的地区为了搞好森林防火,采取风大天气不允许生火做饭的办法,我想也可以拿来借鉴一下,浅谈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全国都关注四川山火,夺去了孩子们的生命,报道中有个词叫“爆燃”,它是怎么形成的?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发生火情的地方是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原始森林,火势异常猛烈,也给灭火带来了难度。参与灭火的官兵和地方队员人数多达689人,由于山火受到风向改变发生爆燃,27位消防员和3位地方救援人员永远离开的我们。在缅怀烈士的同时,“爆燃”一词映入眼帘,那么,爆燃到底是什么,为何有这么恐怖的威力?爆燃一般指的是火势在短时间内突然大增,以极快的速度蔓延的燃烧。
通常爆燃来时是非常突然的,通常都在每秒10米以上的速度,一些爆燃的速度可以达到300多米每秒的亚音速,人根本躲避不了也跑不过火势的蔓延速度,其实爆燃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只不过不知道罢了。农村家里有灶的朋友都应该遇到过我下面说的这个现象,有时添材火的时候,特别像玉米棒子之类的如果添得多的话,灶里面的明火就会熄灭。
这个时候我们把“火门”关起来(火门是我们这里的土话,不知道其它地方怎么叫),里面在燃料在碳火的作用下就会发出浓烟并且变黑。当火门关上后,烟会越来越浓,大家应该有过这种感受,要么火是突然就“砰”的一下着了,要么不着我们随便点燃一根枯枝塞进去,也是会砰的一下着火。那种威力有时可以把火门都吹飞掉,这个就属于爆燃,只是没达到爆炸程度。
由此可得浓烟属于燃料混合物,是可燃物,产生爆燃的条件有三个,一是有燃料和助燃的空气。二是燃料混合物和空气的浓度达到爆燃标准,三是有足够的点火源,这里解释下什么是足够的点火源,燃料混合物由于组成的东西复杂,特别是水分是比较重的,不像汽油之类的易燃物能够一小点火星就点燃,所以点火源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
燃料和助燃空气这个不用多介绍,凉山的原始森林就是一个巨大的燃料库,在高温下,哪怕原来是活的树木也会在火场高温状态下迅速失水干燥,这无疑为爆燃提供了优质的燃烧物,从而创造条件。由于燃烧产生的浓烟和干燥的落叶枯枝在风向的改变作用下会导致回流聚集,而这个聚集恰恰是回流入火场,导致火场可燃性混合物浓度加大,这个时候风的推波助长不仅加剧了氧气的浓度,也加剧了火场的火势,火势的增大为爆燃提供了足够的点火源,最后导致了爆燃的发生,造成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