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厦门市气象台,厦门气象台的点评

厦门市气象台,厦门气象台的点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1 18:36:12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厦门气象台有关资料急

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 创建时间:2005年3月23日 建设规模:超过2000平方米 地理位置:座落在东渡狐尾山上厦门市气象局内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8:30-17:30 气象展厅主要展品有电视天气预报模拟演播室、城市雷击、风力等级和风力测试、龙卷风模型、模尔斯电码演示、大气分层、气象站沙盘、古代气象仪器、海洋气象站、风云一、二号气象卫星模型、气象雷达天线模型,以及表现台风、暴雨、海市蜃楼的虚拟设置等。 天文厅 天文气象展厅以现代科学技术介绍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天文和气象知识,设置了许多适合青少年、寓教于乐的项目,大量的展板、模型,以及电脑查询、演示、游戏系统。天文展厅主要展品有悬浮地球、三星仪、月象仪、宇宙秤、太阳室、太空摄影台、可演示的日晷、天文趣味实验室、古天文仪器、苏颂擒纵轮演示模型、望远镜观测、立体图片等。部分展品还配备了自助解说系统。参考资料:http://www.cma.gov.cn/whgc/qxzg/xiamen/

厦门气象台有关资料急

2,厦门气象台的点评

厦门气象台位于厦门岛内狐尾山上气候怡人,环境优美适合户外踏青爬山休闲锻炼现狐尾山已定位为气象主题公园很多设施正逐步完善

厦门气象台的点评

3,厦门市气象局的业务体系

一、厦门市气象台(厦门市海洋气象台)建站时间:1952年9月。副台长:陈德花(主持工作)、何歆、赵水芝主要服务和经营项目及产品:地面气象测报(国家基本站),高空气象测报,天气雷达探测(714SD多普勒天气雷达),长、中、短期和短时天气预报,决策服务和公益服务。二、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建站时间:1984年11月中心主任:魏锦城 副主任:郭琳、郑礼新主要服务和经营项目及产品: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分工,气象应用技术开发,气象信息咨询服务。专业气象台下属厦门新气象广告公司经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广告设计、制作及广告代理,大型升空气球及充气模广告业务。三、厦门市防雷中心(厦门市避雷监测技术中心)建置时间:1996年9月副主任:吴健(主持工作)主要服务和经营项目及产品:防御雷电设施检测、工程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工程验收、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宣传,雷电灾情调查与鉴定。中心下属厦门祥云科技服务公司开展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防雷器材、交电批发及零售,信息网络和综合布线设计安装等业务。四、厦门市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建置时间:2001年11月副主任:张立多(主持工作)主要服务:车辆、水、电、基建、物业管理、环境绿化美化和安全保卫等后勤服务。五、同安区气象局建置时间:1955年10月局长:洪荣林 副局长:张翊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大同镇环城东路邮政编码:361100主要服务和经营项目及产品:地面气象测报,气象决策服务,公益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专业专项天气预报和气象资料服务,防雷检测,庆典广告气球。六、翔安区气象局建置时间:局长:王春扬 副局长:任建龙通讯地址:厦门市大嶝街道金嶝街C号楼602室

厦门市气象局的业务体系

4,厦门市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在经历这样恶劣天气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雹防雷准备。老人和孩子应该待在家里,而不是出去。妥善摆放易受冰雹影响的户外物品。家禽、家畜等。应驾驶至安全的地方,并有遮篷。不要进入隔离的窝棚、岗哨等建筑或大树下。户外工作者应暂停工作,在安全的地方躲避。暂停户外活动,不要随意出行。  如果正在开车,那么停在树下相对好一些。毕竟,树叶缓冲冰雹的速度。一些大冰雹,有大豆子,也有小黄豆,密度还挺大的。一会儿,地面已经是白色的了。所以在出现这种天气的时候尽量找一个比较坚硬的建筑物下躲起来,避免受伤。最好是多注意天气变化,提前预防。  冰雹主要由冰粒组成。冰雹也叫“冰雹”,俗称冰雹,有的地区叫“冷子”(如徐州),多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是绿豆黄豆那么小,栗子鸡蛋那么大的冰粒。当地表面的水被阳光照射蒸发,然后上升到空气中。大量水蒸气凝结成云。冷空气液化时,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结核形成雨滴,雨滴越来越大。如果更多的云撑不住,就会下雨。如果遇到没有凝结核的冷空气,水汽就会凝结成冰或雪,即会下雪。如果气温骤降,就会形成更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冰雹季节的早晨凉爽,湿度大,中午太阳辐射强,造成空气对流强,很容易发展成积雨云,形成冰雹。所以有“早晨寒气逼人,下午爆头”,“早晨露水重,下午冰雹猛”之类的说法。辨别风向:冰雹前经常出现大风,但风向变化强烈。农业谚语有“坏云见长风,雹随风落”、“风曲折时,雹落”等说法。另外,如果连续南风后风向转向西北或北风,风力增大,冰雹往往会随之而来,所以有一句话叫“无东风,无雨,无南风,无冰雹”。 观云状态:各地有很多谚语从云的颜色来解释冰雹的前兆。比如“我不怕云黑云暗,我怕云黑云红,最怕红黄云下长出白虫”,“小毛猫尾,冰雹杀牛羊”,因为冰雹的颜色是先白后黑,中间红,形成白色、黑色、红色扭曲的云,而云缘呈从云状到冰雹前兆,还有“下午小猫滚成一团,雨雹齐来”、“乌云黄热翻,天河水吼防雹”等说法。

5,厦门市气象局的历史沿革

1952年8月23日,华东军区气象处所属福建军区情报处气象科派出陆军气象人员在厦门鼓浪屿设立厦门气象站,同年9月8日气象站建成正式开展工作,林永章任站长。1954年1月1日,气象站由军队建制转为地方建制,改为厦门气象台,录属福建省气象局领导,林永章任台长。因承担海洋水文气象工作,1958年9月15日厦门气象台更名为福建省农业厅气象局海洋水文气象台。1966年3月10日因海洋水文气象工作移交国家海洋局厦门中心海洋站,台站名称更改为福建省厦门市气象服务台。1968年气象系统体制下放到当地政府部门,气象服务台归厦门市革委会领导,省气象局只负责业务方面管理。1971年管理体制改为军队与地方双重领导,以军队领导为主,厦门市军管会派台长、教导员等干部到厦门市气象服务台实行军管,王顺宽任台长。1972年7月厦门市气象服务台更名为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台。1974年11月军代表撤离,气象台转为厦门市革委会农业局领导。1975年金文其任台长。1979年转为厦门市革委会农办领导。1979年12月5日,气象台迁址至厦门岛东渡狐尾山。1980年厦门市气象部门回归省气象局领导。1981年6月林永章任台长;1983年6月李尚志任台长;1985年3月郑成均任台长。 1989年1月,经福建省气象局批准,成立厦门市气象局,与厦门市气象台实行局台合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运作方式,郑成均任局长。1990年7月陈如能任局长。1990年10月3日,国家气象局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商议协定,对厦门市气象局实行计划单列。在计划(含财务)工作方面,国家气象局赋予厦门市气象局相当省级气象局的管理权限;在管理体制方面,厦门市气象局既是福建省气象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又是厦门市人民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不变。单列后,气象局机构设置为办公室、人事政工处、计划财务装备处、市气象台(兼业务管理),下辖同安县气象局。1992年起由王世德副局长主持全局工作。1994年12月,经中共厦门市委和省气象局党组批准,设立中共厦门市气象局党组。1995年2月6日,杨维生任市局党组书记,王世德任局长。1996年10月18日,杨维生任市局党组书记、局长。2000年11月11日起,厦门市气象局局级干部由中国气象局党组管理。2000年11月14日,陈仲任市局局长、党组书记。2001年11月12日,中国气象局批准《厦门市国家气象系统机构改革方案》,厦门市气象局实行中国气象局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气象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机构规格为副厅级。2006年1月26日市局主要领导调整,范新强任市局党组书记、局长。

6,厦门竟然有这么多避暑胜地快收好这份攻略一起享受夏天

面对七月炎热的天气 除了空调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抵抗高温? 爬山+逛公园 就是夏天消暑的“标配” 在山海相依的厦门 有哪些避暑胜地呢? 快收好这份攻略 一起享受夏天~ 天竺山 天竺山森林公园被称为“厦门后花园”,森林覆盖率达到近97%,基本上处处都是植被树木。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怪石、竹海,主要景点有天竺湖、两二湖、皓月湖、龙门寺、百竹园、浴龙桥等。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四季如画,给人以古老原始、自然清新的感觉。 蔡尖尾山 蔡尖尾山山体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 位于山顶的气象公园已开放,大家可以通过新建的高架桥走到它身边。 沿着高架桥走可达“天语舟”,这是一栋宛如船舶的大型钢结构建筑,顶部有一个白色大圆球,这是新一代天气雷达阵地,屹立山顶,气势非凡(注:“天语舟”目前尚未对外开放)。 陈立新 摄 大曦山 大曦山休闲 旅游 公园位于海沧东孚,是集田园风光、生态自然、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休闲 旅游 公园 。 这里有80多亩薰衣草主题公园、数十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 东坪山 东坪山公园可以说是岛内空气最清新的地方,这里还被誉为“空中环岛路”。 东坪山公园位于东坪山上,是城市中央山地公园,公园以山体林地为主,山、林、石、水、寺各具特色,是厦门岛内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 旅游 区。 狐尾山 狐尾山山体由大小9个山峰组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岛内一个极佳的观景台。 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这里是一个天然氧吧,厦门市气象台就坐落在山上。浓密的山林,清凉的山风,无不给人们带来大自然的气息。 大屏山 大屏山郊野公园最出名的,要数它的迷雾森林了。进入公园,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咫尺幸福摄 绿树花红,曲径通幽,花香引蝶,流水潺潺。步入其中,犹如走进世外桃源,归隐田园的乐趣,诗情画意的风景让人着迷。 孙焕伟 摄 公园里到处是绿树草木,沿着登山步道,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恍惚间好像来到了原始森林。 陈英俊 摄 不想太费力去爬山? 厦门还有这些小清新的公园 清爽又悠闲! 植物园 植物园内步行道两侧树木繁盛,遮挡住了阳光,在万石林中穿梭,酷热之感很快就消减了。 陶卉 摄 当你走到雨林世界,一丝凉意迎面扑来。每当雾森系统打开时,水雾缭绕在整个景区,宛如一片仙境。高大的植物制造出了大片阴影,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射入,光影斑驳,如诗如画。 何燕欣 摄 园博苑 园博苑是独一无二的水上大观园,包含江南园、岭南园、闽台园等10座风情各异的园林。 位于民族风情园的雨林雾森,满目浓绿、蔓藤缠绵,兰草附树而生。 林斌享 摄 当雾森系统开启时,雾气弥漫在空中,阳光透过枝叶洒进雨林中,好像童话世界一般。 林斌享 摄 “颖艺杯”中草药植物科普展正在火热进行中,快来园博苑识百草,感受这个仲夏的清凉! 南湖公园 杨君牧 摄 廊亭下,可以泡茶亦可打牌。头顶一片花海,身边是清清的湖水,这么美的休闲地点,常引得市民排队抢座。 杨君牧 摄 铁路文化公园 铁路文化公园是一个闹中取静、可以悠闲散步的带状公园。 林旭东 摄 沿着僻静的铁轨向前走,一路上都有树荫遮蔽,绿色一点一点地蔓延。 林旭东 摄 鸿山隧道是其中一个精华部分,长约700米,墙上布满了石刻画,记录着鹰厦铁路建设、老铁路改造、厦门风景介绍等场景。此外,在夏季隧道内温度远低室外,适合休闲纳凉。 何燕欣 摄 中山公园 始建于1927年的中山公园,是厦门 历史 最悠久的公园。公园里的湖水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水底铺满的水草,靠近花展馆一侧的湖面,荷叶翠绿雅洁。 何燕欣 摄 公园内枝繁叶茂,很适合遮阴纳凉。 郑金汉 摄 五缘湾湿地公园 走进五缘湾湿地公园,盈目的青翠漫向天边,那么多的水生植物与睡莲、红树林、银合欢一起构成了静谧的田园。 Lian 摄 这里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也被称为厦门的城市绿肺,是岛内唯一一块集水景、温泉、植被、湿地、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风水宝地。 Kevin.liu 航拍
文章TAG:厦门市气象台厦门厦门市气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