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深圳博物馆小论文三百字,深圳市大鹏博物馆照片的观后感

深圳博物馆小论文三百字,深圳市大鹏博物馆照片的观后感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19 02:21:15 编辑:深圳生活 手机版

1,深圳市大鹏博物馆照片的观后感

我们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下午的空余时间去参观了深圳博物馆。一下车向远处看去,顺着形似大鹏展翅一样的建筑物看去,感觉身边这大型建筑是多么的气势磅礴,后来询问同学得知,这就是深圳市民中心,多么的壮观。在我身边的正是我们要参观的深圳市博物馆新馆,它位于市民中心的东部,建筑物外表看去很简洁,只有"深圳博物馆"五个大字,里面主要展示深圳历史和民族民俗文物、自然博物、科学技术、工艺美术作品和文物等。走进去,我先仔细看了一下博物馆示图,计划着我们的参观流程。古代展馆:(深圳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古代深圳》陈列的主要目的是向观众传播文化与知识,让观众走近和了解深圳的历史,并从中获得精神收益。深圳文博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艰辛劳动,以丰富的文物古迹、人文史料,精心组织了"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五个部分的陈列内容,简明地勾勒出古代深圳的历史轮廓,展示了深圳7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的广府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五个部分的陈列以地下出土文物为主,结合沙盘、模型、照片、图表以及电脑多媒体数字技术(如三维成像、虚拟现实)等辅助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深圳由距今6千多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摘自深圳博物馆古代介绍)到了二楼,走进去一看,里面那些做得栩栩如生的蜡像特别逼真,虽然上面有提示写着"请勿触摸",可还是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这才相信是蜡像,因为在我曾经参观过的博物馆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澳门博物馆"中叶没有这么逼真的蜡像。在这里的蜡像,它们摆着许多各种各样有趣的姿势。里面有一个阿姨正坐在椅子上卖各式各样的衣服、织布,我仔细看可以下,发现阿姨的眼睫毛都被做出来了,眼睛里闪着光芒,连皮肤摸起来都像是真的呢!

深圳市大鹏博物馆照片的观后感

2,求深圳博物馆观后感呀1500字说个大概也好呀

百度,深圳博物馆地址。出来了:1,乘坐 购物线, 在 市委站 下车 180米步行至 深圳博物馆 。2,乘坐 龙岗线, 在 少年宫站 下车(D口出) 610米步行至 深圳博物馆 。 市委站到了,我下车向博物馆走去。地图显示博物馆正门入口是同心路方向,而真正入口方向是向着购物线方向。在购物线方向的入口我看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四周整齐的放着一些艺术雕塑,正中间的雕塑是一个人用自己强而有力的双臂用力的撑开一个大门,大门也给撑破了。右手边最接近入口的雕塑是一个佛像,然而我发现那雕塑佛陀的头部和他的身体以经不是一个整体了。。。 我是从同心路方向的门口进入博物馆的,进入博物馆时我以为我走错路了,门口看过去里面就好像一个停车场,门口左手边是一些工作人员在洗车。向左手边洗车方向走去,再向前走,那一块地方我只是略略的走过,应该是个酒店来的,看上去也有些年头,走过时有两个人在那闲聊。再向前走是一个水池,里面有鱼在游动,但水池里水以有许些发黄,而且还有许些垃圾,这也是在博物馆后面。再过去就是员工的住宅区,我想问一句,好好的博物馆为什么洗车场,住宅区了?水池水也很久没有人打理了。走过住宅区后,一个包围来到了一个供电间,旁边放着的是年久失修的“石始机”。再回走就是博物馆正门口了。 我去时,正是一个"清朝陶瓷展"。参观的人很少。。。。 我想这是一个话题: 经济的发展,可把历史文物(建筑等)给放一边了。 那么想问下,为什么博物馆里不但没有历史文物安放而拥有气息,公园的环境,而且会更差。为什么? 设问下每年去博物馆参观的人有多少?青年的和中年的又有多少? 答案是他们宁可去公园走走,也不去博物馆把古代文物给继承下去。 也许有一天你看到的全是高楼而一座历史建筑和精神文化全没有了。 同志们,邻居街坊们,让我们重视起历史文化来吧! 不怎样,致少环境和公园一样好就好了。

求深圳博物馆观后感呀1500字说个大概也好呀

3,参观深圳博物馆的研究报告怎么

  深圳博物馆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优美环境  展室一览  出版书籍  参观指南  新馆简介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建馆时间  深圳博物馆于1981年建立,1988年11月开馆。  建馆目标  深圳博物馆是一座以地志性为主的综合类博物馆,是深圳文物收藏和历史研究中心。主要目标是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博物馆。他以面向大众的最广义的教育和传播知识为宗旨。通过展览、出版刊物、讲座和研讨会,让大众了解了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窥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藏品数目  馆内现有文物藏品二万余件,有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有展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代历史和艺术珍品,也有近、现代深圳发展历史上意义重大的历史资料。这些珍贵文物是博物馆的重要物质基础。  [编辑本段]优美环境  深圳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曲折的长廊将展楼、文物库、办公楼和影视厅四座单体建筑连成一个整体建筑群。展楼前广场宽阔,南广场所树立的铸铜雕塑《闯》是我市标志性的著名雕塑。庭院四周绿树如茵,繁花似锦。挺拔的乔木、整洁的绿篱、姹紫嫣红的花卉、绿油油的草坪,让人感觉到生机勃勃、处以昂然的气息。展览大楼是一座四层的古堡式建筑,外表用米黄色泰山砖镶嵌,大门两侧镶嵌有花岗石雕塑《古代耕战图》,门前喷泉水池矗立十二生肖石雕,池内水清鱼跃。展楼内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4层32个展厅。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中庭设有3部观光电梯,观众通过观光电梯先上4楼,参观完展览就不知不觉到了一楼。展楼内装饰以清新淡雅为主色调,展览布置与陈列内容相协调。展厅为全封闭形式,采用中央空调合主控光源,配备有多种类保安设施和自动报警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开国内博物馆设施现代化先河。  [编辑本段]展室一览  《古代深圳》  《古代深圳》是我馆基本陈列之一,展厅面积近200平方米,位于展览大楼4层第1号厅。该陈列自1988年11月我馆开馆时起正式向公众开放,1999年11月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制作。展厅陈列的二百多件文物为我市出土文物之精选,展览分“原始足迹”、“文明曙光”、“郡县设置”、“粤海门户”、“海防重镇”等5个部分内容,以实物资料复原了深圳古代历史的基本面貌。陈列手法新颖、别具一格,极具观赏性。如“原始足迹”部分,陈列的出土文物与复原的新石器时代海边居民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近代深圳》  《近代深圳》是我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展面积330平方米,位于展览大楼4层第3号厅。1988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补充,重新设计和布陈,获得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好评。该陈列分为“英国的殖民侵略和新安人民的抗争”、“辛亥前后的新安社会”、“中共宝安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抗日烽火”、“宝安解放”五个部分,展出图片160多张、实物100多件,通过雕塑、油画、壁画等艺术语言与环境烘托,翔实生动地展示了宝安人民对英国殖民割占香港地区的抗争和抗击日本侵略,以及抗日东江纵队在日军的封锁下营救大批文化人等重大历史事件。整个展览资料翔实,色调沉静,给人以震撼的历史感,是观众了解近代深圳人民那种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而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我馆的常设展览之一。展览面积500平方米,共展出各类野生动物标本1000余件。这里展出的动物标本分为兽类、鸟类和蝴蝶等三类,有些还是世界珍稀品种。该展览向观众介绍野生动物知识,并表达这样一种思想: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与人类友好相处,共同生活时自然规律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也终将进入一个与野生动物共生共荣的和谐世界。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展览是我馆常设展览之一。展览面积200平方米,共展出海洋生物标本及古生物化石标本1000余件和大量宇航出版社《海洋地图集》的图绘资料。这是一个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展览,它不但向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自然、了解海洋、了解祖国的课堂,也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面前展现了人类至今还不掌握的自然之谜。因此,它又是一把打开自然迷宫之门的钥匙,让青少年在科学的天地里探索,为开发祖国的海洋事业和生物科学而努力。  [编辑本段]出版书籍  深圳博物馆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自建馆以来已经出版了《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创业史》、《深圳特区史》、《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深圳市博物馆建馆十周年论文集》等专著和《深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南粤客家围》等大型图录,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使我馆成为了深圳历史和客家文化的重要研究机构。  [编辑本段]参观指南  交通方式  一、公交车--市委站  观光巴士1、观光巴士2、  3、8、12、101、103、104、113、203、204、K113、K204、223、215、311路公交车  二、地铁1号线 科学馆站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上午9:00--下午5:00周一闭馆  免费参观  [编辑本段]新馆简介  地理位置  深圳博物馆新馆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市民中心东翼,是深圳标志性大型建筑市民中心的组成部分,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26米,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展楼三层,四层为天台。建筑设计方案采用国际招标,由美国著名设计师李铭仪中标设计。市民中心整体造型如大鹏展翅,气势磅礴而博物馆自身则庄重内敛,耐人寻味。  功能规划  新馆建筑用地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展览区三层,办公北区五层,办公南区三层。其中中厅面积216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  新馆诞生背景  深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腾飞。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998年底,决定在市民中心辟建32000平方米的博物馆新馆,将老馆作为古代艺术博物馆。  2008年7月,新馆四个基本陈列场馆施工和场景搭建基本完成,163个艺术类二次创作项目大样稿完成后转入成品制作,9月底公共区域装修完工,10月底基本完成布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和专有设备采购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深圳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殊的厚礼。深圳博物馆也将从一个以地志性类博物馆,发展成为一个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广于一身的“以地志性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型”博物馆。向海内外观众集中展示南粤地区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自然博物、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作品,并提供文物鉴赏,收藏咨询等多种公共社会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深圳市民和海内外观众对深圳历史文化的认识,并成为深圳市民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场所。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1)衣冠不整谢绝进馆。  (2)禁止携带宠物进馆。  (3)请勿触摸展品。  (4)请勿大声喧哗,追逐嬉戏;请关闭移动电话。  (5)请保持环境卫生,勿在展厅饮食、吸烟、乱丢废弃物。  (6)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保持参观秩序。  (7)部分展厅开放拍摄,但禁止用闪光灯、立架,并禁止用于商业和出版使用。  (8)大件行李请寄存。

参观深圳博物馆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文章TAG:深圳深圳博物馆博物馆论文深圳博物馆小论文三百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