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深圳城市形成的原因,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深圳城市形成的原因,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11 19:52:26 编辑:深圳生活 手机版

1,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被划为经济特区,在党的政策下,他们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性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施展了法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扩展资料改革开放,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命运伟大转变的“密码”。1979年4月,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有外电惊叹道:“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全国这么多经济特区为何只有深圳发展成了大城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定位四个特区的设想和意图。当初中央决定,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开放为经济特区。我们现在看看四个特区的地理位置,深圳和珠海位于珠江口,这里对应的是当时为英、葡、管制的香港与澳门。汕头与厦门位于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海岸线边上。邓小平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很显然深圳是想利用香港的经济实力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珠海是接受澳门的经济辐射。而厦门和汕头设想是,利用台湾的经济辐射,还有一点是想吸收海外潮汕和闽南华商资金和技术。将近四十多年过去,回头看看现在四大特区只有深圳一枝独秀,另外三个有点跟不上步伐了。究其原因就是,当年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经济实力强,辐射能力也强大,所以当年小小的深圳(设立特区之初,深圳还很小,当时并不包括宝安,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后来才逐渐把宝安县纳入深圳管辖)在香港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迅速发展。同时国内各地的资金和人才也不断流向深圳,一但激发了这个地区的经济活力,背靠着辽阔的内地,深圳在很短时间之内,吸引了全国和香港,以及国外的人才和资金。在这三股力量的支持下,才有今天繁华发达的深圳。一、客观因素深圳毗邻香港,而香港是一个国际上排名前列的金融、经济、航运中心,并且的工业还挺发达的。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者,因此非常便利地学习和接受香港的辐射和影响。先是接受香港转移过来的来料加工至后来的来自世界各地合作、合资、独资企业,在工业上得到快速的发展,直到现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发展。深圳一直有铁路连通内地与香港,因此原材料、能源及产品能快速进出深圳,又有建筑深水良港的自然条件,深圳拥有一个大城市所需要的一切先天条件。二、主观因素深圳建特区以后,中央与广东省为其配备了极强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来自四面八方的强将精兵。当然深圳也没有辜负期望,锐意改革创新,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新奇迹。

全国这么多经济特区为何只有深圳发展成了大城市

3,为什麼说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从穷到富 当时的深圳是怎麼做到的

一夜崛起之城” ——深圳经济特区的城市发展 1980年这里仅是三万多人的边陲小镇,今天她已成为拥有13 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深圳经济特区,以其罕有的建设速度,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成为中国最令人瞩目的新生城市。? 一、城市发展背景(一) 创办深圳 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的需要? 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探索中国 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接,1979年3月原宝安县改为深圳市,7月中央同意广东省在对外经济活 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市划出一块地方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 5月中央41号文明确规定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批准颁布《广东省经济特 区条例》,并批准确定在深圳市总面积2020Km2中划出327.5Km2的地方,作为深圳经济 特区,并对外宣布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二)特有的地理位置是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的优越条件?深圳毗邻香港,是香港发展的直接扩展空间,是引进资金、技术装备和拓展国际市场的最佳受益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和广大内陆腹地与香港经济联系的陆路必经之地,也是内陆——香港——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深圳处在以珠江三角洲和广大内陆腹地作依托、外引内联、与香港互利互补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位置。 ?(三)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试验地?深圳是全国的“特区”,得到了全国的关心和支持,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又是我国进行各项改革的试验地,率先在经济贸易、资金融措、土地政策、人才劳力、城市开发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成为我国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的窗口,发挥对内对外的辐射作用。?二、城市发展过程(一) 城市规划的不断修正,以适应迅猛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二) 改革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动力?1、领导意识转变,处理好计划指导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建立健全城市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控制与管理城市建设。?2、 规划管理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手续,初期采取“一个公章、一支笔 、一次会议”解决问题,为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创造条件。?3、采用社会化大生产模式, 按“五统一”(规划、设计、征地、施工、资金)建设要求,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重视基础 设施建设,强调“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投产获益一片 。?4、改革建筑业,开放建筑市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均采用招标投标,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地盘管理,并成立专门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检验站、基建合同予算审计站)。?5、土地有偿使用、建筑产品商品化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 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附表一《深圳经济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分指标统 计表》中可以看出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事实证明,深圳经济特区在 开发建设中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规划合理、政策适当,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三 、城市发展展望?作为“试验地”的深圳经济特区,如此高速度的发展本身也带来内部的不平衡,现已出现了交通拥塞,水电供应不足,城市安全设施欠缺,住房紧张,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城市管理与维护跟不上等问题,市政府已取很多措施正着力给予解决。深圳经济 特区又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开展了新一轮城市开发的研究和准备:?(一)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抓紧建设港口,扩建机场、口岸,修建城市地铁(第一期)、道路快速系统、高速公路……高标准的综合交通体系在逐步形成。?(二)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正在修编,按照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和标准,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随着宝安、龙岗两区的建立,将促进两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着力做好特区、宝安区、龙岗区“三位一体”的大深圳规划 。?(三)今后十年的重点发展地区?1、福田市中心区——处于特区的中心位置,是深圳走向21世纪 ,形成国际性城市的关键地区。总占地面积4.14KM2,规划居住人口约11万人,规划总建设面积1200万M2,目前正在进行详细规划工作。 ?2、 深圳湾 ——是特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的地区之一。总占地面积10.90KM2,需填海造地面积6KM2,规划居住人口约15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800万M2,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填海工程的前期工作。3、 前海填海区——位于南山半岛西部。总面积约10KM2,可发展与港口相关的仓储、工业、商贸,以及少量配套的生活服务。目前规划正在进行中。?结语:?“ 特区”是中国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产物。是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途径的需要;也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改革开放政策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动力,并贯穿全过程。?·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与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全面发展、协调的保证;?·对外的特殊政策措施、经济科技合作与对内的体制改革、适时政策调整,是 “特区”经济和城市高速、稳定发展的关键;?·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是“特区”经济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区”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对于世界上发展中城市来说,可能并不新鲜也不重要,但对于一个闭关锁国几十年的中国来说,要“摸着石头过河”,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试验地”已推广,中国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国际城市发展协会第17次国际会议暨新市镇经验会议(香港)1993年9月30日)

为什麼说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从穷到富 当时的深圳是怎麼做到的

文章TAG:深圳城市形成形成的深圳城市形成的原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