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关羽丢失的荆州,但不能否认的是,关羽的军事才能极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刘备是对关羽信任和倚重才让其镇守荆州,关羽虽然一直尽心的坐镇荆州,然而最终荆州还是失去了,关羽丢失了荆州就相当于匡扶汉室梦想破灭了,可以关羽逃到益州后,刘备虽然丢失了荆州,损失了荆州兵团,但是蜀汉实力尚存。
1、关羽丢失荆州后,你觉得蜀汉该如何做才能挽回损失?
丢了就丢了吧!,本来荆州也是东吴之地,丢荆州有其必然性,还是诸葛孔明用兵失败,也是重用嫡系将领的失败,根据关羽的性格,为何不用赵云和魏延呢?关封守上庸,与荆州咫尺之遥,却没有安排好形成互相援助,责任在孔明。丢之后,诸葛守,赵云魏延等守川,还是对的,以免举兵伐吴,老巢空虚,曹魏兴兵端掉老窝,
2、如果荆州丢失,关羽不死,逃回益州,刘备能踏平东吴吗?
三国演义中,刘备集团的巅峰时期是在取得汉中大胜后,此时刘备坐拥两州,拥兵十多万,文臣猛将如云,大有一争天下的迹象。不过随着襄樊之战的失利,荆州被夺,关羽被杀,蜀汉元气大伤,之后刘备怒而兴兵,讨伐东吴,又遭到夷陵大败,蜀汉精锐损失殆尽,再也没能恢复当年鼎盛的状况了,可以说,自荆州丢失关羽一死,蜀汉实力就在急剧下滑,失去了一争天下的实力了。
那么,假如关羽未死,逃回益州,刘备能够踏平东吴吗?关羽之死可以说,关羽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荆州丢失后,蜀汉尚有大量精锐军队,这些军队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拥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他们也是蜀汉军队未来的传承者。然而随着关羽的去世,这些军队在还没得到足够休整的情况下,匆忙和东吴作战,最终损失于战场,令人十分遗憾,
夷陵之败,蜀汉损失的不仅仅是表面的那几万数字,更是损失了大批精锐人才。由于他们的去世,蜀汉出现了人才断代,后继无人的恶况,当时蜀汉国内出现叛乱,但朝廷竟然派不出军队镇压,只能采用招抚策略,足见蜀汉军队捉襟见肘到了各种程度!而这一切的导火索都是因为关羽的死!那么如果关羽不死,情况会如何发展呢?刘备能够踏平东吴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人才队伍首先,如果关羽未死,逃回了益州,注定是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的。
关羽不死,刘封、孟达就不会被处罚,刘封就不会死,孟达也不会投降曹魏,张飞也不会急于催促手下打造白旗白甲,也就不会被手下袭杀,刘备不会怒而兴兵,也就不会有夷陵大败,大量的蜀汉人才不会消亡,而黄权也不会率军投降曹魏。没有夷陵大败,刘备也不会郁郁而终,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阻止诸葛亮劳民伤财的北伐,可以说,关羽逃到益州后,刘备虽然丢失了荆州,损失了荆州兵团,但是蜀汉实力尚存!益州兵团这支精锐还在,刘备就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二、积蓄实力刘备因为关羽的死,再加上也想拿回荆州,完成隆中对的战略,怒而兴兵伐吴。
实际上,这个进攻计划,在蜀汉内部有不少的反对之声,诸葛亮、赵云也是反对者,但是刘备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坚持伐吴。伐吴并非不可以,蜀汉要想拿回荆州,也必须和东吴一战,但很显然此时时机不对,蜀汉才经历过汉中之战,荆州之败,国内疲敝,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动干戈是不明智的。蜀汉最好的做法是先大力发展国内,增强自己的实力,选拔训练精锐部队,做好一切的战争准备,
如果关羽未死,刘备虽然愤怒于东吴背弃盟约,但肯定也会保持一丝理智,不会马上出兵报仇。等刘备把蜀汉国内整顿好之后,发动伐吴之战将可能有更大的胜率,三、攻伐东吴夷陵之战时,由于诸葛亮需要留守国内,而刘备也是报仇心切,所以他直接跑到前线御驾亲征,虽然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但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的风险。如果关羽未死,刘备不一定御驾亲征,很有可能任命关羽为帅,诸葛亮为军师,张飞黄忠赵云为大将,
虽然关羽丢失的荆州,但不能否认的是,关羽的军事才能极高。早在徐州时,刘备作战就常常把关羽带在身边一起讨论战略,之后又让关羽独立领军,而关羽也非常出色完成任务,所以从才能和资历的角度来看,此次伐吴,主帅必定是关羽,如此豪华的阵容,面对吴军,必定能打出不错的战绩,不用怀疑,孙权在面对前线吴军的节节失利时,肯定还是会选择派出陆逊,而陆逊也必定会选择坚守不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