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资平(1910—2004),广州人,开国少将。高奇峰画作陈树人(1884—1948),广州番禺人,岭南画派三杰之一,高剑父(1879—1951),广州番禺人,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三杰之一,高剑父画作高奇峰(1889—1933),广州番禺人,高剑父之弟,岭南画派三杰之一。
1、广州有哪些名人?
广州名人辈出啊,我举个番禺的一个不太知名的人物,虽然名气不大,但却是一个敢于直言的清官。他官职小嗓门大,朱棣埋他七天七夜,挖出后依然直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有为官贪婪、中饱私囊如和珅者,也有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如包拯者。也有一些小官,虽然官职不大,但也是尽忠职守,尤其是敢于谏言,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爱惜人才的明君,
在《二十四史》中,记载了明朝一个小官与明成祖朱棣的故事。他的名字叫陈谔,出生地是现在的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现在这是个经济发达的场所,不过在明朝时期番禺还远没有今天发达,陈谔虽然出生在偏远的番禺,但是从小读书,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因此为人正直,即使对皇帝朱棣,他也敢于仗义执言。在明成祖当皇帝的时候,饱读诗书的陈谔考中了举人,并且被朝廷封了一个“刑科给事中”的官职,
这个官职并不是很大,但是承担的责任不小。陈谔作为刑科给事中,主要辅佐皇帝处理关于刑法方面的奏章,对于刑部判决的案子,陈谔也要查验勘误,平时对皇上也有进谏的指责。这个职位一看就不是个很好干的活,当然如果干这个的官员是个油腔滑调、随便应付的人,那可能不会得罪人,但是陈谔偏偏又是个正直的官员,他从来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只要是犯了错误,他都敢于弹劾。
史书中记载,陈谔“遇事刚果,弹劾无所避”,因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是皇帝,陈谔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说话的声音特别大,犹如洪钟一般,即使和皇上说话,他也降不下音调,“每奏事,声大如钟”。陈谔总是这么大声说话,朱棣有点不爽了,以为是对自己不尊,因此便命令饿他几天,那个时候皇上的旨意下达,谁敢不从。饿了好几天了,朱棣觉得陈谔说话声音应该降了吧,但是陈谔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朱棣这个人还算个明事理的君王,他也知道了陈谔这是天性,改不了,便不再追究,甚至还送他一个雅号“大声秀才”,
不过有一次,陈谔因为仗义执言,惹怒了朱棣,朱棣一怒之下,让人在奉天门外挖了一个大坑,活埋了陈谔,只露出脑袋。没想到,埋了七天七夜,陈谔虽然瘦了很多,但是还没有死!朱棣也大为惊讶,认为这人有特异功能,于是又赦免了他的罪,官复原职,“七日不死,赦出还职”,事情还没有结束,像陈谔这种耿直的官员,没有个几起几落还真对不起他的名声。
终于有一次,他还是因为直言敢谏,触怒龙颜,被朱棣罚去做苦力,修建象房,这种事要是换做别的官员,完全可以花钱找人替自己做。但是陈谔不仅耿直,还清廉,没钱请劳力,只能自己亲自去做苦力,后来,朱棣见他如此辛苦,又认为这种既两袖清风又性格耿直的官员十分宝贵,于是便再一次下诏,恢复陈谔的官职。所以说,在封建社会,像陈谔这样的官员,之所以能够生存,也在于朱棣的雄才大略与爱惜人才,他也怜惜陈谔的清廉与耿直的性格,更想树立一个榜样,
2、近代广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近代广州历史名人众多,今天介绍开国少将李资平,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何氏三杰和岭南画派三杰。李资平(1910—2004),广州人,开国少将,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在铁四军军医院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参加红军,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曾任干部休养连连长,红军永坪医院院长,抗战时期任留守兵团卫生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察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医院管理局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卫生部部长兼广东省卫生厅厅长,海军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图:李资平少将冼星海(1905—1945),祖籍广州南沙区,出生于澳门,著名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