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广州市 > 广州房厝,厝怎么读广州音

广州房厝,厝怎么读广州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7 02:19:09 编辑:广州生活 手机版

1,厝怎么读广州音

措(望采纳,谢谢)
厝读cuò
与白醋的“醋”同音,楼上措施的“措”也对。

厝怎么读广州音

2,古厝分房

  闽南的古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群落。  红砖厝是以家庭为单位,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大厅后面就是后院。闽南古厝砖瓦主要为红色,红砖白墙,所谓“红砖文化”。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闽南的红砖民居已经越来越少,令人惋惜。目前,在海沧、青礁、新安、霞阳、院前、锦园和同安的村落内,仍有相当数量保存完好,尤以新安为最。其中最著名的有王氏十八间厝,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十八栋厝,是金门侨民扬眉之作。十八栋闽南古厝,连厝成村。清同治年间,族人王国珍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其子王敬祥继承父业。基于"回馈家乡,安定故里"的心愿,王氏父子号召族人,辟建族居、祖厝,总计二落大厝十六栋、三落乡塾及二落宗祠各一栋,合称"十八间厝"。其他还有永安居、福安居、润德居、麻竹寮黄氏古厝、德邻居、兴顺居、深坑黄氏古厝

古厝分房

3,厝字一词有几种意思各是什么

厝cuò 基本字义 1. 安置:~火积薪。 2.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暂~。 3. 磨刀石。 4. <方>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屋。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厂( hǎn),昔声。“厂”,象山崖形。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一说相当于现在的金刚钻 [wetstone] 厝,厉石也。——《说文》。 佗山之石,可以为厝。——《诗·小雅·鹤鸣》 3. 〈方〉∶房屋。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house]。如:话未说完,前厝忽然传来怒骂声 〈动〉 1. 安置,措置 [place] 故书则必如将废厝。——《考工记·梓人》 抱火厝积薪之下。——《汉书·贾谊传》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2. 又如:厝顿(处置;安顿);厝生(安身;谋生);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3. 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place a coffin in a temporary shelter pending burial]。如:厝所(停放灵柩的处所);厝房(停放棺柩的小房);厝兆(安葬) 常用词组 1. 厝火积薪 cuòhuǒ-jīxīn [put a fire under a pile of faggots—a hidden danger] 置火种于堆积的柴薪之下。比喻危机已伏,尚懵然未觉

厝字一词有几种意思各是什么

4,广东的特色民居建筑是什么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杜仙洲,1994)。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 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闽南民居外墙大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勒脚(包括角碑石础),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 ,马踏祥云,狮子戏球,也有吉祥文字之类。 2、墙身(包括山墙、腰线、窗)。墙身最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砖构窗、瓷构窗特点在于本身独立形成一个整体图案。石构窗的窗柱常以一种圆雕形式出现,雕有动物花卉,如果是镂花窗,常见戏曲人物(见图4)。 3、檐边,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绘,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节。 完全以花岗岩石为建筑材料的民居构成了泉州沿海民居住宅的独特风貌。由于当地盛产花岗岩,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被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建筑材料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大都因地制宜,把那些班驳突兀,峥嵘嶙峋的石头变成了一组组泉州市石建筑的奇观。无论是墙基、墙身、柱础、柱子、楼板,还是门窗、石栏杆、石级梯,甚至整条街坊,处处精雕细琢,处处流露出泉州人民对石头的特有感情。 手巾寮厝是泉州古民居较为普遍的沿街巷建造类型。它巧妙利用地势特点,是一种纵向延伸呈带状形式。面宽3至4米,单间木构。具有层层引深的气氛。她由门口厅、天井、正厅、厅后房、小天井、大房、后房、窥脚、后尾或后落组成。有二落、三落进深,宅内留有一条前后连环的巷路,这种小型的民居住舍小巧亲切,装修也很简洁。 另有一种手巾寮前面沿街市、后面沿溪岸。如鲤城五堡街,利用临街设店、作坊,后面水上货物运输,有"前通街、后到溪"的美称。 洋式的民居建筑,它造型新颖,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厅堂居室宽敞舒展、功能分区合理。样式别致,门窗、外廓及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这种住房适应当时海外带回最新的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番仔楼"。如石狮市郊的拱星别墅,南安林路厝,鲤城青龙巷李宅,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5,广东特色民居是什么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杜仙洲,1994)。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 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闽南民居外墙大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勒脚(包括角碑石础),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 ,马踏祥云,狮子戏球,也有吉祥文字之类。 2、墙身(包括山墙、腰线、窗)。墙身最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砖构窗、瓷构窗特点在于本身独立形成一个整体图案。石构窗的窗柱常以一种圆雕形式出现,雕有动物花卉,如果是镂花窗,常见戏曲人物(见图4)。 3、檐边,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绘,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节。 完全以花岗岩石为建筑材料的民居构成了泉州沿海民居住宅的独特风貌。由于当地盛产花岗岩,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被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建筑材料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大都因地制宜,把那些班驳突兀,峥嵘嶙峋的石头变成了一组组泉州市石建筑的奇观。无论是墙基、墙身、柱础、柱子、楼板,还是门窗、石栏杆、石级梯,甚至整条街坊,处处精雕细琢,处处流露出泉州人民对石头的特有感情。手巾寮厝是泉州古民居较为普遍的沿街巷建造类型。它巧妙利用地势特点,是一种纵向延伸呈带状形式。面宽3至4米,单间木构。具有层层引深的气氛。她由门口厅、天井、正厅、厅后房、小天井、大房、后房、窥脚、后尾或后落组成。有二落、三落进深,宅内留有一条前后连环的巷路,这种小型的民居住舍小巧亲切,装修也很简洁。另有一种手巾寮前面沿街市、后面沿溪岸。如鲤城五堡街,利用临街设店、作坊,后面水上货物运输,有"前通街、后到溪"的美称。 洋式的民居建筑,它造型新颖,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厅堂居室宽敞舒展、功能分区合理。样式别致,门窗、外廓及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这种住房适应当时海外带回最新的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番仔楼"。如石狮市郊的拱星别墅,南安林路厝,鲤城青龙巷李宅,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广州的骑楼,客家的围屋

6,陈小奇个人资料

陈小奇,男,1954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赤岗镇陈厝寨村,成长于梅州平远。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历任编辑,企划部主任等职,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现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1983 年开始歌曲创作,有近两千首作品问世,约 200 首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为我们今天喝彩》 《跨越巅峰》 《拥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2004年,母校中山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为母校创作校园歌曲《山高水长》,至今广为传唱,已成为学校很多仪式活动的演唱歌曲,被广泛认为是中山大学的第二校歌,并被校友总会确定为中山大学校友之歌。 词曲作者均为陈小奇。其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外,并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跨越巅峰》和《又见彩虹》则被评选为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其作品以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独步大陆乐坛。   在中唱广州公司及太平洋影音公司任职期间,作为制作人及制作总监,先后推出李春波、甘苹、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光头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火风等著名歌手。   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成立后,先后签约并推出了容中尔甲、肖燕、宋雪莱等著名歌手。   陈小奇还曾先后多次应邀担任全国各地歌唱大赛及创作大赛评委。
陈小奇,男,1954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赤岗镇陈厝寨村,成长于梅州平远。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历任编辑,企划部主任等职,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现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1983 年开始歌曲创作,有近两千首作品问世,约 200 首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为我们今天喝彩》 《跨越巅峰》 《拥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2004年,母校中山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为母校创作校园歌曲《山高水长》,至今广为传唱,已成为学校很多仪式活动的演唱歌曲,被广泛认为是中山大学的第二校歌,并被校友总会确定为中山大学校友之歌。 词曲作者均为陈小奇。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其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外,并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跨越巅峰》和《又见彩虹》则被评选为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其作品以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独步大陆乐坛。   在中唱广州公司及太平洋影音公司任职期间,作为制作人及制作总监,先后推出李春波、甘苹、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光头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火风等著名歌手。   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成立后,先后签约并推出了容中尔甲、肖燕、宋雪莱等著名歌手。   陈小奇还曾先后多次应邀担任全国各地歌唱大赛及创作大赛评委。
陈小奇,男,1954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赤岗镇陈厝寨村,成长于梅州平远。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历任编辑,企划部主任等职,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现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1983 年开始歌曲创作,有近两千首作品问世,约 200 首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为我们今天喝彩》 《跨越巅峰》 《拥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2004年,母校中山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为母校创作校园歌曲《山高水长》,至今广为传唱,已成为学校很多仪式活动的演唱歌曲,被广泛认为是中山大学的第二校歌,并被校友总会确定为中山大学校友之歌。

7,广东的特色民居

特色民居——南华又庐潘氏南华又庐位于梅县南口镇侨乡村,为十六世祖潘祥初(毓辉)所建。堂内悬有“南华又庐”匾额,题有“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竣工。门联为“南华节度,华国文章”,有其典故。潘氏起源于周,毕公子季孙食采邑于潘,因以为氏。晋中牟潘岳,官居著作郎,以文章传世,名满天下,故称“华国文章”。北宋名将潘美,于宋初率军南下,克南汉,定江南,累官忠武军节度使,故云“南华节度”。潘岳、潘安均为潘氏远祖,故南口潘氏先有“南华庐”,今日尚存。而潘祥初亦喜爱传统,故将新居命名为“南华又庐”。 南华又庐又称“十厅九井”,建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一九○四年),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该房屋外观宏伟,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上、中、下堂,二楼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屋背有果园,全屋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近年来因其建筑造型独特,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色,吸引了众多的观光者。 从梅州去南口的路程不到一小时,南华又庐就坐落在环境幽静的南口侨乡。在南华又庐对面先建有南华庐,所以此处叫“又庐”。南华庐的格式很简单,而且远无法跟南华又庐的的气派相比。这是一座很大的客家围屋,光看那10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就知其气派不凡。房屋的中轴线上分别是上中下堂,中堂供奉着此房创建人潘祥初先生的灵位,两边各有四堂,是潘祥初为8个儿子安排好的套间。其实每一堂就已经是一座独立的围屋,而且面积很大,也是采用轴线两侧盖房子的形式。在围屋的后面是枕房,各堂的厨房都集中到这里。枕房上面有炮楼,是防御工事。后面还有一座大果园。房子的左右两侧分别是花园和畜舍。围屋里面到处雕梁画栋,华丽非凡,连墙脚都是由一平米见方的淡雅壁画组成,屋内还建有“鱼乐”(通“娱乐”吧)戏台,据说是当年看戏打牌的地方。整座住宅内设有合理分布的“自来水”设施,原设计是从山上引水,水分几路从后屋进入室内,经各用水区域流到排水系统的集水渠,然后汇集到屋前的集水总渠,再进入河流。主人说这水常年不断,清澈可直接饮用。可惜现在水的源头处盖了水库,水源断了,那些设施蓄着的水不再流动。我被这所房子巧夺天工的做工所吸引,目之所至,皆是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刻,花鸟鱼虫、天地人畜无不栩栩如生! 绕到屋旁的花园,映入眼帘的荒草比花木繁盛,但里面仍隐约可见当年的风采。无论是花坛还是水池,都建成莲花形状,壁上嵌有鱼虫字画,幅幅美伦美涣。在花园的进门处是一座可供聊天下棋赏月的圆形高台,四周高低错落围着两排花卉,后面登台的石阶斜斜地环着,宛如少女随意系在腰间的飘带。试想当年繁花似锦、树影婆娑的时候,登台品茶照月或对弈谈心,是何等的闲雅风致! 房子除了炮楼外,四周都有观察口和射击口,在观察口往外望,周围的情况一目了然,而从房屋的外观整体上看,这些洞洞却不易发觉。主人说这些都是当年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而设的。主人回忆着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家史,娓娓道来。兴建房子所用的木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规格统一的上等木料,从南洋水运过来,而石刻则在潮汕那边订做,雇人挑过来。墟上还建有16座两层的商铺。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杜仙洲,1994)。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 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闽南民居外墙大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勒脚(包括角碑石础),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 ,马踏祥云,狮子戏球,也有吉祥文字之类。 2、墙身(包括山墙、腰线、窗)。墙身最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砖构窗、瓷构窗特点在于本身独立形成一个整体图案。石构窗的窗柱常以一种圆雕形式出现,雕有动物花卉,如果是镂花窗,常见戏曲人物(见图4)。 3、檐边,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绘,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节。 完全以花岗岩石为建筑材料的民居构成了泉州沿海民居住宅的独特风貌。由于当地盛产花岗岩,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被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建筑材料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大都因地制宜,把那些班驳突兀,峥嵘嶙峋的石头变成了一组组泉州市石建筑的奇观。无论是墙基、墙身、柱础、柱子、楼板,还是门窗、石栏杆、石级梯,甚至整条街坊,处处精雕细琢,处处流露出泉州人民对石头的特有感情。手巾寮厝是泉州古民居较为普遍的沿街巷建造类型。它巧妙利用地势特点,是一种纵向延伸呈带状形式。面宽3至4米,单间木构。具有层层引深的气氛。她由门口厅、天井、正厅、厅后房、小天井、大房、后房、窥脚、后尾或后落组成。有二落、三落进深,宅内留有一条前后连环的巷路,这种小型的民居住舍小巧亲切,装修也很简洁。另有一种手巾寮前面沿街市、后面沿溪岸。如鲤城五堡街,利用临街设店、作坊,后面水上货物运输,有"前通街、后到溪"的美称。 洋式的民居建筑,它造型新颖,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厅堂居室宽敞舒展、功能分区合理。样式别致,门窗、外廓及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这种住房适应当时海外带回最新的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番仔楼"。如石狮市郊的拱星别墅,南安林路厝,鲤城青龙巷李宅,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文章TAG:广州房厝

最近更新

  • 驾校一点通科目四,驾校考试一点通科目四

    驾校考试一点通科目四真是汗啊,我的帖子好少啊,都学了吗?谢谢分享了!,谁知道呀,2分一题,合计50题100分···2,驾校一点通科目一和科目四有什么区别考试内容不一样。科目一,又称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实习实践报告,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啊

    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啊实习报告其实很简单,认真去留意下。把每天自己面队顾客的经验,困难,还有顾客的喜欢的风格,对你们服装上有什么不满意,还是价格上的价差,这些都可以写如实习报告中。是老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养鱼有什么讲究,养鱼有什么讲究

    养鱼有什么讲究你指的是哪方面讲究:关于风水的东西你可以查查麦玲玲风水研究,说的很详细,相对比较靠谱。如果是说单纯的养鱼,那注意的方面很多,需要你在养殖过程中嬉戏琢磨,养鱼首先要养水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中期报告,中期finance报告至少要编制法定内容

    是中期Finance报告至少要编制法定内容,如果你写中期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可以在中期报告中列出,供指导老师查阅解决,中期是指报告的期间,短于一个完整的财政年度,中期Fina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石斛粉的功效与作用,石斛有些什么功效

    石斛有些什么功效2,石斛的功效与作用3,感冒时能服石斛粉吗4,石斛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想请教各位1,石斛有些什么功效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入肺、胃、肾经。既能养胃阴、生津液、清虚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东至吃什么,冬至节吃什么

    冬至节吃什么2,冬至吃什么1,冬至节吃什么北方吃水饺,南方吃牛羊肉2,冬至吃什么圆子,一立立白白的那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要吃自己喜欢吃的!冬至日为了...大家都要吃饺子!!传说冬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带血的成语,一针见血的牛车水和牛

    běXudāNXīn:忠诚、勇敢、童心:别有用心、心怀叵测、背信弃义:联合作风;作谓语和宾语;描述为正义事业而死的烈士:庄子外物:“长虹死于蜀,藏血,三年化为青,出处:毛泽东《反对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赞扬老师的诗,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桃礼不言,下自成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