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广东东莞绿道运动,求东莞五号绿道详细说明及线路

广东东莞绿道运动,求东莞五号绿道详细说明及线路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6 22:18:53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1,求东莞五号绿道详细说明及线路

5号绿道从惠州博罗县石湾镇经罗浮山东江大桥进入东莞石龙镇,至大屏障森林公园进入深圳宝安区光明街道,全长约75公里,经过石排,东莞生态民园,东坑,寮步,松山湖,大朗和黄江7个镇街。
惠州市区的绿道已经全部建好了,另外,凡事绿道都会有一个石碑,很显眼的,写着广东绿道等字眼的。

求东莞五号绿道详细说明及线路

2,东莞绿道在哪

东莞东江绿道20公里示范段(万江段二标段)
经过东莞市的区域绿道共有3条,分别为2号、3号、5号绿道,总长约223公里。2号绿道从广州增城市新塘进入东莞,至东莞市长安镇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进入深圳老虎坑水库,全长约100公里;3号绿道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进入东莞麻涌镇,至罗浮山东江大桥进入惠州博罗县石湾镇,全长约67公里;5号绿道从惠州博罗县石湾镇经罗浮山东江大桥进入东莞石龙镇,至大屏障森林公园进入深圳宝安区光明街道,全长约75公里。3条绿道大致可分为都市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生态型绿道。

东莞绿道在哪

3,东莞绿道的作用是什么

主要是给市民一个踩单车健身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沿路建设了一些景点,提供一定的休闲场地。同时也连同了室内外各大景点,可以通过骑行来领略这儿的风情。
经过东莞市的区域绿道共有3条,分别为2号、3号、5号绿道,总长约223公里。2号绿道从广州增城市新塘进入东莞,至东莞市长安镇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进入深圳老虎坑水库,全长约100公里;3号绿道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进入东莞麻涌镇,至罗浮山东江大桥进入惠州博罗县石湾镇,全长约67公里;5号绿道从惠州博罗县石湾镇经罗浮山东江大桥进入东莞石龙镇,至大屏障森林公园进入深圳宝安区光明街道,全长约75公里。3条绿道大致可分为都市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生态型绿道。

东莞绿道的作用是什么

4,东莞麻涌最漂亮的水乡绿道在哪条路上怎么

经过近三个月的施工建设,麻涌镇城市及社区绿道景观工程终于完工。在镇沿河东路、东太路、太步路等三个路段修建的城市或社区绿道,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运动好去处。作为麻涌镇首条城市绿道——沿河东路绿道,就在风景秀丽的麻涌河边,市民骑车即可欣赏水乡风光。该绿道全长2.01公里,沿麻涌河修建,从麻涌医院段一路沿着沿河东路修建到中心大桥,目前已经基本完工,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市民:“现在大步这边又重新铺过这些花岗岩,早上那些人出来练剑、打太极,锻炼身体,很有好处,现在这条绿道又修好了,彩色的,大家踩下单车都挺好的。”此外,东太路、太步路的社区绿道工程也基本完工。东太路道路两侧的绿道总长约为3.22公里,该绿道从镇府路口沿东太路一直去到东环路,并在东环路与途径麻涌镇的广东绿道2号线交汇。太步路的绿道总长3.22公里,由东太路一直延伸到中心大道,定位为社区绿道,目前工程已经完工。市民骑行不仅可以享受城市绿道风光还可以享受到岭南水乡郊区绿道景观。麻涌镇市政水务中心表示,今年该镇还将继续推进长达10公里的绿道工程建设,主要在中心大道两侧修建城市绿道,在兴南路等路段修建社
麻涌镇将整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附近镇街资源,开辟水上绿道、打造水乡风情旅游圈。水上绿道主要经过麻涌河、第三滘和第二涌,以及华阳、麻二、新基、东太、大步等五个村(社区)的内河道,并利用麻涌的旧蕉站等,建成休闲驿站或水乡餐厅等。 驾车路线:全程约4.9公里 起点:麻涌出口(s3广深...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匝道行驶560米,过部涌桥约210米后,直行进入西部干道 2.沿西部干道行驶400米,过西部干道麻涌立交,直行进入景观大道 3.沿景观大道行驶80米,过西部干道麻涌立交,朝麻涌镇区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西部干道麻涌立交 4.沿西部干道麻涌立交行驶220米,过西部干道麻涌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麻涌大道 5.沿麻涌大道行驶3.1公里,过右侧的祥兴批发部约210米后,左后方转弯 6.行驶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麻涌镇

5,登山道上写着广东绿道是什么意思

“广东绿道”是指广东省为人民骑自行车及徒步行走者悠闲运动而建设的绿色通道。
“绿道”概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译“绿道”———greenway,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的不同,绿道可以分为下列5种类型: (1)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这种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是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 (2)游憩型。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主要以自然走廊为主,但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3)自然生态型。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这类走廊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风景名胜型。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往往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一个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场所。 (...“绿道”概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译“绿道”———greenway,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的不同,绿道可以分为下列5种类型: (1)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这种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是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 (2)游憩型。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主要以自然走廊为主,但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3)自然生态型。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这类走廊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风景名胜型。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往往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一个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场所。 (5)综合型。通常是建立在诸如河谷、山脊类的自然地形中,很多时候是上述各类绿道和开敞空间的随机组合。它创造了一种有选择性的都市和地区的绿色框架,其功能具有综合性。
文章TAG:广东广东东莞东莞绿道广东东莞绿道运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