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还有一部分会是相当有出息的人。听说河南高考去年有一万人总分不到100分,100分是什么概念想没想过,中考没考上高中,现在的话要正确面对,初中毕业了,没考上高中,怎么办,将来的出路在哪里,他想就是不去读高中,我也要有辉煌成就,一个人没考到高中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1、请问有多少人没考上高中,就出社会了?那些人现在都过的咋样?
没考上高中而走向社会的人,大多是出生在农村的孩子。真正城里出生长大的孩子,一般大多会读高中,最次也要念个职业类的高中,这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至的,部分是因为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思想观念导致的。无疑,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底,知识面窄,到社会上只能从事底层的社会劳动,大多技术粗放,不要求技术难度,相应的这部分人收入在同龄人中也是最低的。
能混成什么样,可想而知,当然,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也有个别人在打工的同时,掌握了丰富的技术知识和一定的人脉,后来可能承包些小工程,发家致富了,还有的做小生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最后把事业做得风风火火。但这两种情况只能是‘个别’现象,大部分初中毕业走向社会的人,还是生活在整个社会的底层,每天做着粗活累活,靠辛苦劳动度日,
2、为什么有些人考不上高中?
高中本来就不是让所有人去学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不适合上高中的,倒退100年,高中毕业都是知识分子了,当然那时中专地位也很高,中专都是高级学历了,中专生在中国人中的比例非常低,能读完初中的都算有大学问了,适合读书的人在所有人的比例中肯定是不超过20%的,相当比例的人连读小学都困难,在那个时代多数人都不去上学,实际上学的人都不到20%,所以考上高中并不是很难,难的是一般人都读不起,小学初中就已经把不适合读书的人过滤完了,所以能考上高中的基本上都能考上大学,能考上大学的都能成为高级知识分子。
因为普级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把那些不适合读书的人都强拉到学校了,很多人从四年级就没及格过,这样的人在从前要么就给开除掉,要么就留级,不会以这样的成绩进入初中,所以小升初时就过滤掉30%以上不适合读书的人,初中又是这个情况,到了初二会有半数的学生基本上门门课都不及格了,这些人要么自己就不上学了,要么混到初中毕业再去找工作,
剩下的学生已经不到40%了,而剩下的这一部分成绩好点的去读中专高中,差点的去读技校,所以高中录取率一直都很低,就是前边分流工作做到的好。即便如此由于大学录取率实在过低,造成很多人早早就放弃上高中,而有相当多成绩很好的直接读中专,中等的读技校,因为中专和技校在当时都是很好的出路。自从高校扩招后大学升学率直线上升,造成学历贬值,原来读中专和技校的人都不再去读中专技校而改读高中,本来加上这部分人也到不了总学生人数的一半,所以成绩好一点的都能上高中,造成中专和技校招不到人了,就只有降低要求,开始是降录取分数,后来就是不挑人了,只要报就能上,好一点的中专技校都升级成职业技术学院了,变成大专,还能在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录取,差的升级不了就只能录取那么原来就是被淘汰的学生了,这部分人直接就坏了学校的名声,这些原应淘汰的学生特点就是不想学,纪律差,在学校里不闹事就算好学生了,
不是学校差,而是这些学生差,这些学生到哪就会坏了哪的名声。而家长听说这些中专技校名声这么差,说什么也不想让去读,都想让上高中,所以高中也就录取了相当多不该上高中的人,国家现在强制5:5分流,差生家长认为不合理,要求所有人都上高中,其实这部分人如果都去上了高中,也不会学,一是听不懂,二是不想学。其实现有高中录取的一半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的是不该读高中的,上课睡觉是常事,
听说河南高考去年有一万人总分不到100分,100分是什么概念想没想过?因为有作文这种能写满字就能拿一半分,剩下的只做选择题,全选一个C,就差不多够了啊。这样的人让他们上高中干什么?如果大专招生困难,再把这部分人招进大专,大专也就完了,40年前大专生都是高级人才,而相当于40年前大专生水平的人现在都能上985、211了,这才是单位招人只要985、211的原因,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学历在所有人的层次水平,这个世界只需要5%以下的知识分子,5%上大学就要大学生,50%上大学就只要985、211,985、211招生人数超过5%了就只要研究生,研究生超过5%了就只要博士,其实学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让用人单位认为你是中国5%以内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