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办丧事非设个礼桌不可。就以我们当地说说办丧事要设个礼桌的原因,“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丧事之礼繁冗还规矩多,就这个孝帽都是提前制作,数量不等,叠放在礼桌上,只要你去过农村,也曾亲临丧事的现场,一定不会对“礼桌”陌生,因为参加丧礼,一切程序必须从这里开始。
现代无论农村还是乡镇,办红白亊,白亊在我们地区礼钱,一般邻居和普通朋友,都在500元范围内。亲朋好友随礼高低不一样,有一方在世必须成单位数,都用白纸包上,开头上面写代箔、代花圈等,中间写XX千古,最后写XX敬上或叩上,红亊就完全不一样了,都用红纸包,上面写贺仪,一般长辈写贺仪伣仪写一起,中间写XX新婚之喜,后面写XX贺或敬贺。
贺礼钱必须成双,我们地区一般邻居,多半是800一1000元,亲朋好友原来有所往来,多半比以前加高200元,例如:原来他曾送过你礼钱2000元,回送礼钱2200元示以礼相待,亲戚贺礼较大,也略水涨船高,长字辈新人敬茶,伣面礼有高有低没有定数,无论红白亊都有人记账,以示往后还礼作参照,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仅是大同小异而已罢了。
2、农村办丧事为什么要有礼桌?
只要你去过农村,也曾亲临丧事的现场,一定不会对“礼桌”陌生,因为参加丧礼,一切程序必须从这里开始,礼桌真的有那么“神奇”,它到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农村办丧事非设个礼桌不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丧事之礼繁冗还规矩多。就以我们当地说说办丧事要设个礼桌的原因,一般来说,丧主家会将礼桌都会安放在大门内,距大门口也不足1米的地,有的还会摆放两张礼桌。
其实,这是有用意的:①招呼来宾,因为礼桌就安放在门口,客人一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礼桌。早有管事的安排好热情好客的人就在这个礼桌旁边,见有客人进门来,便递支香烟,寒暄几句,更是同客人打个照面,也算是问候打了招呼,②登记礼金、礼品。礼桌至少会有两人,一人负责登记,一人负责收钱和纸品,因为只要过事,便有乡邻亲友随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份子钱”。
登记了份子钱,一来了解自己的人缘情况,看看还有多少与自己往来的;二来留个底账,人家过事了还得把这“份子钱”还回去,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③散“海孝”以示纪念。“海孝”在当地是指简易的用白布做的孝帽,就这个孝帽都是提前制作,数量不等,叠放在礼桌上,有客人来过,随完了份子钱,紧跟着就有专人询问来客与亡者的辈份,若是同辈小月份,或晚辈的,都会给顶孝帽,这就是“散海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