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在水稻种植上只能用作底肥(基肥),不能做为追施肥料。在水稻种植上,有些复合肥有“烧苗”现象,应该严禁使用有腐蚀性复合肥,缩短水稻缓苗时间,水稻种植上常用复合肥有三元复合肥、氯化钾型复合肥、硫酸钾型复合肥,每亩施用15公斤,利用耖、耙水稻田时撒入水稻田,然后耖、耙到泥土中。
1、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
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单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养分吸收高峰相对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适当少施,或只喷施一些叶面肥,具体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
2、水稻底肥一般每亩地几袋?
水稻底肥如何施用,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那么,到底一亩田地施多少肥合适,施些什么肥?下面就我们这里的施肥情况作个介绍,以期抛砖引玉:我们是属于大别山区,土地肥力较好,土壤呈偏酸性,也有少数地方呈中性或弱碱性,因此,保水保肥效果比较好。而且我们这里以水稻种植为主,旱地则以板栗、甜柿等经济林木种植为主,
水田种植现在大家都是种植一季中稻,很少有人种双季稻。在开春后,先翻耕田地沤制一段时间,然后在田地里撒施生石灰或农家肥,播种前灌水到大田,将撒施的土杂肥等耙匀整平田地并保水一到两寸继续沤制,到了四月下旬插秧时,重新将灌水沤制后的田翻耕,在整平时每亩按碳铵100kg,或复合肥75㎏施底肥后整平插秧。当秧苗插后一个星期左右,视返青缓苗状况和水田土质再施10一15公斤的尿素作返青肥,促进水稻早返青,早分蘖,早封行,为有效分蘖和壮苗孕穗打基础,
3、水稻用肥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怎样施肥水稻才会长得更好?
水稻用肥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怎样施肥水稻才会长得更好?水稻的种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条件,秧苗的质量,施肥的水平,田间的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了产量的高低。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用肥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水稻的施肥期主要包括基肥、分蘖肥、穗肥等几个时期,可根据稻田质量和种植经验侧重于各个阶段的施肥量,
前促、中控、后补: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要提高水稻的稻穗结实数,最大化提升收获的水稻粒数和单个稻穗的重量,在水稻种植的前期重点施基肥和分蘖肥,在水稻结穗期减少施肥数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前期使劲轰,中期稳得住,后期建而壮”的施肥法则。施肥比例上:基肥的施撒过程中所需的氮肥要占总体氮肥量的40%左右,磷肥是全部,钾肥占总量的50%,分蘖肥中氮肥占总量的30%,
中控就是在水稻的结穗时施氮肥占总氮量的20%,钾肥占总钾量的50%。后补就是在水稻的生长后期,根据田间稻谷长势补肥,但是不宜施撒过多的氮肥,防止水稻植株发生倒伏,稻田高产施肥要遵循着重视化肥,配合有机肥的原则,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水稻的产量,合理配置好氮、磷钾肥的施撒比例,三种化肥配合使用,防止水稻发生贪青和倒伏,发生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