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如何选科才更好,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在不断思考的热点问题。根据山东省的选科结果显示,思想政治 地理 历史组合(改革前的文科)占比最高,物理 化学 生物(改革前的文科)占比次之,当改成3 1 2时应该重新组织学生家长学习重新选科才行,而实际已有失策,这是改革所难避免的。
1、湖北高考改革3 3,该如何选科?
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如何选科才更好,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在不断思考的热点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选科呢?或者说选哪些科目才是最好,在高考中更有把握?我们要认识到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目的是尽可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学科上,在高考中有更好的发挥,那么应该根据什么来选科呢?第一种是注重兴趣爱好。
作为学生,应该要好好的给自己做一个定位,清楚自己的学业水平,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特长特点,然后根据这些在可选科目上找出自己学习兴趣相对浓厚的3个学科,这种选择办法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提升学习成绩,在高考中能考出更好的成绩,第二种是规划好奋斗目标。给自己今后的学习深造做一个规划,比如今后要学什么专业,毕竟专业再多,你最终也只会选取少数那么几个来报考,
还有就是将来在什么行业发展,规划好之后,然后按照规划的方向来选学科,这种选择不一定会选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管控好自己,朝着规划好的方向刻苦学习,第三种是随大流。这种选择是不在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未来的职业规划,先考上目标的大学再做职业规划,这种选科的依据就是能报更多的专业、更多的大学可以选择,然后竞争由不那么激烈、学科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更能考高分和考上理想的大学。
显然这几种条件要同时满足的可能性很小,好吃、容易吃的大家都想吃,根据山东省的选科结果显示,思想政治 地理 历史组合(改革前的文科)占比最高,物理 化学 生物(改革前的文科)占比次之。总之,高中阶段要了解清楚个人的兴趣爱好、强项,然后刻苦努力学习,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个,这样才能对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将来才能考出满意的分数,
2、湖北的新高考改革有20种不同的选科方式,你觉得学校会怎么安排?有何依据?
谢谢头条邀请!我是河北某县城高中的教师,我们这里今年也要开始新高考模式了,很多学生和家长也很疑惑,就连很多老师也很疑惑,不知道学校如何分班,学生怎么走班。我们学校是小县城的一所高中,生源素质不太好,师资力量也一般,目前学校是18轨,大班额,最多的人数超过70人,新高一好像要招20个班,其中有一个艺体班。
如果按照让学生自由选科来设置班级,很明显一方面没那么多教室,硬件不允许;另一方面没有那么充足的教师,软件也不允许,所以让学生随便选择科目、完全走班估计是不太可能的。结合我们自身的情况,我们学校可能会这样做,先让学生选好科目组合,然后统计,人数多的会独立成班,人数少的,估计会让学生做出改变,也可能学校会选出几种选择面广的组合,让学生再从中挑选。
总之,完全遵从学生意愿选择组合的可能性应该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学生依然不可能完全根据自己的优势来选择科目组合,不知道题主所在的学校是什么等级的高中,如果是重点中学,硬件软件都好的学校,可能会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如果条件不具备,恐怕新高考的选课模式难以彻底被执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由原来的文理科两种组合变成比原来多几种组合而已,
3、2019年湖北省新高考6选3改革,选择化学 历史 政治,将来就业有哪些好的选择?
新高考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综合考虑进行选课,就业是必须要考虑的,但是并不是唯一要考虑的,如果连大学都考不上,谈什么专业?谈什么就业?像化学 历史 政治这种不伦不类的组合,一定要谨慎选择。一、选择化学 历史 政治的学生多吗?实行“3 1 2”的省份还没有公布选课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实行“3 3”模式的山东地区来看看学生是否喜欢这个组合:在山东2017级选课数据中,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是8335人,占比1.56%,是所有组合中排名倒数的组合,所以这个组合并不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