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下岗、买断的职工,或辞职的公职人员,单位将档案交由自己保管;有些人出了好奇拆开档案,更改出生年月、更改参加工的日期;档案的加封,都有专门的印封与暗记、一旦破拆开过,你的档案就失去了价质与信誉、损失重大;单位、将档案交给本人后,当事者应尽快交由当地人事、社保、档案部门、劳动部门保管,也可交由新单位保管;复员、退伍军人,应交由当地武装部门、或民政部门保管;档案被自己拆封的危害、怎样处理。
1、退休后的个人档案要交到哪里?
谢谢邀请,个人档案就是记载一个人的工作履历,档案内有着许多个人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信息。1、家庭履历,主要亲人信息;2、参加工作时间,以及工种和主要岗位;3、各类先进与表彰证明,如在部队嘉奖、一二三等、战斗英雄、抗洪抢险、维护社会稳定等。我单位从去年开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完成了退休职工个人档案移交给地方街道与乡镇保存与管理,改变了过去由企业保存与保管的方式,
现在凡是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一并将职工个人档案移交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与乡镇政府管理档案的相关部门保管和保存。是党员的职工,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党委,由社区委统一管理、统一参加组织生活,丰富了退休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融入了社会,积极争当街道和社区志愿者,为地方发展发挥了余热。
2、下岗职工档案拆了办不了退休怎么办?
不少下岗、买断的职工,或辞职的公职人员,单位将档案交由自己保管;有些人出了好奇拆开档案,更改出生年月、更改参加工的日期;档案的加封,都有专门的印封与暗记、一旦破拆开过,你的档案就失去了价质与信誉、损失重大;单位、将档案交给本人后,当事者应尽快交由当地人事、社保、档案部门、劳动部门保管,也可交由新单位保管;复员、退伍军人,应交由当地武装部门、或民政部门保管;档案被自己拆封的危害、怎样处理?:一: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时,只承认本人实际交纳养老保险的年限、为养老金实际计算的工龄,你的“视同交费”的工龄、将不予承认;二:你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如果你有医院原始的“出生证”、可做为退休年龄的有效凭证;三:属于特殊工种的人员,可凭本人的特殊工种证书、原单位的证明,到劳动、人事部门查询并补办证明和证书;四: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实际交费、不满15年的,可延迟退休、按年份继续交费;少数地区,可以一次性补交、但要交纳“滞纳金”;五:可与社保部门恊商,将职工的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再办理退休手续;六:具体如何处理,还得找社保部门協商、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置;,
3、下岗工人办理退休时,不知道个人档案在哪里怎么办?
办理退休需要职工档案,如果没有职工档案,很有可能个人权益就要受到影响。找档案对于下岗职工来说,可能是一件相对麻烦的事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档案都是有专门的人事部门进行管理,不会进入个人手中,每年会严格的采集个人信息。但是随着我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国企职工不再是铁饭碗,越来越多的职工适应了市场的流动性,
但是职工档案怎么办?首先,档案应当从源头查取。应当找到原国有单位,询问档案的去向,一般来说,档案交接都是有相应的交接记录,如果没有移交的话,就是应该由原单位保管。当然原单位保管的只是老档案材料,后期的就业档案资料需要找后续就业单位管理了,实际上,随着我国电脑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很多就业信息记录都有国家来记载,只要有社保缴费记录的,就无需查验档案材料了。
当然各地的政策推进程度不一样,有的地区还是需要的,特别是2022年,国家启动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情况都会以社保缴费记录为准了。比如说灵活就业人员现在参保都不形成职工档案,也就无所谓以职工案为准了,有一些破产单位,会把相应的职工档案移交相应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即失业档案管理部门,个人在找不到的时候也可以去这里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