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是“敌人清楚,朋友不确定,敌人不自救就被杀,说明敌人的情况是清楚的,友军的态度还没有确定,所以必须想办法利用友军的力量消灭敌人,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这样,太国国君以为这些人都是郑桓公收买的,要从内部与敌人合作,就按照名单把好大臣都杀了,"借刀杀人"是第一套“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借刀杀人”的一个古老的例子是,郑桓公唆使李俊杀死一位好大臣。
1、什么是 借刀杀人"借刀杀人"是第一套“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原书是“敌人清楚,朋友不确定,敌人不自救就被杀,说明敌人的情况是清楚的,友军的态度还没有确定,所以必须想办法利用友军的力量消灭敌人,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这是一种从《易经》卦中推导出性能的战术。“借刀杀人”的一个古老的例子是,郑桓公唆使李俊杀死一位好大臣,西周末年,郑桓公准备进攻邻国。国家的君主昏庸,但中国有很多豪杰,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国家,这些人一定会带领人民起来反抗。郑桓公派人打听全国的英雄、良臣、英明果断的人,列了一个名单,公开张贴告示,说要把全国最好的田地给他们,给他们官衔,外城门旁设坛,下面埋有相关记载,并洒有鸡、猪的血以供祭祀,看起来像是联盟。就这样,太国国君以为这些人都是郑桓公收买的,要从内部与敌人合作,就按照名单把好大臣都杀了,羌国的豪强一被消灭,郑桓公就立刻攻打羌国,并很快消灭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