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西安各方面都比较适合做首都。由于襄阳的区位优势加之三线建设遗留,以及曹野给襄阳人打下的基础依然在,尽管改开后很多企业破产,改制,但襄阳在曹野时期引入到襄阳人材以然在,这就是襄阳发展资本与后劲,尽管省内都把襄阳的发展归功于上边政策支持,这一点,就判了西安的死刑,隋唐以后就再也没做过首都。
1、古代的江南富庶,可为什么首都大多在北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8831条回答,这是因为国家的首都,不能单单考虑经济因素,要综合考虑。在宋代之前,中国的首都主要是在西安,此时西安各方面都比较适合做首都。就经济上来说,当时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是著名的粮仓,可以就地解决粮食问题,就国家安全上来说,关中平原三面是山,易守难攻,又可以通过陆路和水路随时进入中原,便于抵抗西北和北方的强敌。
就地理位置上,关中平原背靠黄河,又处于中国的中间位置,便于管理全国,不过,隋唐时期关中平原的自然条件急剧恶化,不再是粮仓,无法提供这里大批官员和驻军的粮食。而从南方运输物资到西安,又有黄河几个险滩的拦阻,无法大规模运输,这一点,就判了西安的死刑,隋唐以后就再也没做过首都。北宋首都定在开封,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因为燕云十六州在敌人控制下,首都无法向北,顶在开封其实就已经很危险了。但因开封就在黄河边上,加上当时河南也是产粮区,无论运输粮食还是就地筹措,经济上问题不大,地理位置上,开封也是比较得天独厚,不但地处中原腹地,而且有隋唐大运河这条生命线。开封最大的问题就是国防安全,在北宋初期的全盛时期,这还没什么了不起,宋军不具备辽国,
随着北宋逐步衰败,开封的位置就过于靠北,最终被金国连续攻击导致亡国。而宋代以后,开封也就没有做过首都,再看南宋的杭州。可以说,南宋在杭州建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长江以北当时都沦陷了,南宋在杭州建都,经济上没什么问题,依靠南方富裕地区足够维持。地理位置上自然不太合适,但只是统治半壁江山也足够了,而南宋在杭州建都,主要问题还是国家安全上。
因为敌人控制了黄河流域,南方王朝就很被动,缺乏战略防御的纵深,长江非常长,敌人可以从四川到江苏的各处渡江,实在是防不胜防。所以,南宋的防御一直很被动,直到被蒙古人灭国,随后的元代、明代、清代都是建都北京,其中元清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单单天气原因就不适合在南方建都。而朱棣之所以迁都北京,主要是相对蒙古人保持进攻的压力,维护国家安定,
毕竟北京为首都,这里长期就会驻扎重兵,随时可以对付蒙古人。自然,从明代开始北方已经逐步衰败,北京也要依靠南方的经济支撑,而且,明代后期衰弱以后,北京就处于北方敌人的威胁下,非常不利。其实,进入近代以后,科技革命改变了一切,铁路的出现让地理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以往建都的顾虑都不存在了,首都完全可以建立在南方。
比如国民政府首都就建立在南京,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一样维持了20多年,建国以后之所以再次迁都北京,目的主要是发展北方经济和文化。当时南北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华北地区连基本的粮食自给都无法维持,中国的大城市除了北京和天津以外,其他比较繁华的基本都在南方。如果再定都南京,等于彻底放弃了北方,最终导致南北差异巨大,对于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2、湖北襄阳这个城市怎么样,能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吗?
谁提的问题,目的是什么?襄阳语音接近河南腔,湖北人又反感河南人,加之南/宜妒恨,引黑引愤能会少吗?能不能没事别找事?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有民愿,都希望家乡发展又快又好,但做为内陆有局限城市,我们自感在中南六省中发展的还行。我们跟苏州,青岛,厦门,大连这类非省会,但都有冲击国际名城条件城市无法匹敌,人家在区位,文化,省内发展均衡方面,明显优于我们,
其实95年襄阳在全国获得全国工业名星城市时,襄阳的工业体糸已经很完善了,那时在中南六省,襄阳的排名在武汉,郑卅之后,排在襄阳后边依次为长沙,南阳,洛阳,现今武汉由全国的第15名跃入全国前10,而襄阳由前43退到了50名开外,郑州退一位,而洛阳至少进10位,对比可见两省对省城的倾斜力度。由于襄阳的区位优势加之三线建设遗留,以及曹野给襄阳人打下的基础依然在,尽管改开后很多企业破产,改制,但襄阳在曹野时期引入到襄阳人材以然在,这就是襄阳发展资本与后劲,尽管省内都把襄阳的发展归功于上边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