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周迅就是衢州城区人。浙江衢州的2020语文中考卷已经公布出来了,整体上来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今年浙江衢州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第一定律》直接超过了2000字,达到2100多个字,确实多,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华语影视女演员、歌手。
1、周迅是衢州哪里人?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网上资料写得很明白了: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华语影视女演员、歌手。而且网上还有周迅童年时的详细描写:周迅的爸爸是电影院的美工兼放映师,妈妈是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的普通职员,周迅对于这座从小生长的城市有着非常不同的感受,据周迅妈妈爆料,周迅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周迅小时候,她爸爸是个“工作狂”,整天画海报或者放电影。
一家三口那时住在电影院的职工宿舍,爸妈忙到照顾不来,小周迅(三四岁左右)就自己端着小碗,拿个小勺,一家一家去敲门。”现在周迅爸爸工作的电影院,已经改建成小商品市场了,通过地图查到就在衢州城区,那么毫无疑问,周迅就是衢州城区人。如果非要再具体一点,应该是周迅外婆是龙游的,外公是江山的,爸爸是开化的,妈妈是常山的,外祖父是柯城的,外祖母是衢县的,
2、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考完了,小说《第一定律》很有特色,你怎么看?
浙江衢州的2020语文中考卷已经公布出来了,整体上来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么,到底有哪些亮点呢?穆老师为大家分析如下:【1】试题工于设计,不呆板;比如“古诗文默写”,并不像其他城市那样,直接出上句(或下句),让考生答下句(或上句),而是从实际生活中的桥入手,告诉你桥名的出处,让你填写相关诗句,考生在答题的同时,还能够学到知识,这样的考题设计,真的是下功夫了。
【2】试题与热点新闻相结合;比如积累部分的第4题,其实就是道“词语纠错题”,但命题人将试题与新冠疫情中的新闻语句摘出来,让考生进行甄选,充满了实用性,强信心,鼓士气!信心百倍打赢防疫阻击战!腾讯新闻一条心一个目标,打赢防疫狙击战!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的用词错误,恐怕要注意了哦!“阻击”是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是用防御的手段阻止病毒进攻,是公开的对抗和较量,
而“狙击”是埋伏在隐秘地点偷袭敌人,这与我们这次的防疫大战情况不符。【3】现代文阅读充满了科技感;不论是文学作品阅读《第一定律》,还是非文学作品阅读《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都跟科技有关,【4】试题考察学生的联系思维;比如文言文阅读要联系课文《湖心亭看雪》答题;大作文要联系试卷中的《第一定律》或课文来创作。
《第一定律》文章本身的特点【1】文章篇幅较长,正常情况下,一篇中考文学类文本字数在1300—1500字之间,倘若字数再多的话,就会让学生感到心浮气躁。而今年浙江衢州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第一定律》直接超过了2000字,达到2100多个字,确实多,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具备快速阅读和耐心阅读的能力,否则,考试的时候会心烦气躁,难以答好题。
【2】文章拗口难读懂,由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与国内有着较大的不同,所以他们的作品我们读一遍难以读得懂,需要读两遍、甚至三遍。老穆建议大家先读题,再读文章,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所要表达的主题,《第一定律》给我们学生今后学习的几点启示【1】平时要养成快速阅读的好习惯;如果你平时不喜欢阅读,而且阅读速度慢,一旦上了考场,由于紧张,你就会出现焦虑现象,尤其是当你遇到你读不懂的文章时,你就慌了,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难以集中注意力答题,又如何能得高分呢?老穆建议,我们每天至少花15分钟时间来阅读,最好能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速度上来了,你还要兼顾理解。倘若文章读完了,速度也快,却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又有何意义呢?【2】每周至少阅读两篇及以上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感受外国作品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常见的表达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