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建议饵料不要过多混合,除非是钓鱼老手,对添加量掌握的非常熟练,建议将饵料(添加剂)混合数量控制在五种以内(调节饵料状态的无味饵料除外)。现在市场上的饵料和添加剂味型多种多样,很多人担心多种饵料、味型混合后起冲突,如何配一款合适、效果佳的饵料呢。
1、钓鲫鱼鲤鱼通用的饵料怎么配?
要做到鲫鱼鲤鱼通杀并不难,但温度不同用料也要有所区别。气温低于二十度时应偏重于腥味,老三样就不错,我钓鲫鱼配比为蓝鲫一份九一八腥版一份速攻半份调状态,拉丝粉少许,钓鲫鱼也偶尔碰到鲤鱼,当然气温如果低于十度时我们的万能钓饵蚯蚓和红虫就要登场了。我从来都是两把酒米打窝,蚯蚓垂钓效果很不错,曾经在去年立冬那天晚上两个小时钓获二三两鲫鱼八条,两斤左右鲤鱼两条,一斤以下鲤鱼两条,
当前这个初夏,温度上升很快,我们的钓饵也要随之改变,老三样还照样可以上鱼,但我觉得谷麦钓法更不错。多年垂钓经验,气温升高鱼儿更喜欢本味饵料,也就是粮食的天然香味,入夏以来,我用老坛五谷杂粮打窝,用自己泡制的玉米小麦守钓,都收获颇丰,夜钓连续三晚上都不空军,这充分论证了气温对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而绝非有哪种神饵可以四季通杀。
2、怎么配鱼饵啊?
垂钓环节众多,但相比钓点选择、浮漂调钓、线组搭配,饵料的配置往往是钓鱼人投掷时间、精力在最多的,其实并不难理解,饵料作为整个垂钓过程,直接与目标鱼接触的部分,鱼是否接受或偏爱它,是鱼能否上钩的关键。那么如何配一款合适、效果佳的饵料呢?笔者结合野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法分别展开描述,具体如下,1、一款饵料需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鱼饵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一款饵料需要由哪几部分组成通常一款饵料是由几种饵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组合而成,主要有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及添加剂,每款饵料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
先说基础饵,它在整个饵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味型偏淡,有良好的可塑性,更多的起到营养物质提供的角色,鱼的味觉感知时,能满足鱼的要求。其次是主攻饵,它的味型多样,可腥香,可浓腥,可麦香,可酸臭,可香甜等等,整个饵料气味的源头主要是它,利用气味分子在水体中的传播、扩散,以吸引目标鱼的注意,再者是状态饵,以调整个饵料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是蓬松、比重小;还是紧实、比重大;也包括雾化大小、软硬大小。
不同目标鱼对饵料的要求不同,饵料状态的调整即适应鱼的要求,也起到过滤、筛选目标鱼的作用,最后是添加剂,即促进鱼摄食的微量物质,常用有氨基酸、果酸、麝香粉、药酒等等。购买的商品饵料中绝大多数都是含有添加剂,当然配置时也可单独添加剂,但用量不宜过多,且添加剂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的商品饵料,相当部分可单开,有的包含上述的所以成分;有的则有其中几项,需要另外配置。
钓友实际使用时,一般将几个品牌饵料搭配、组合,上述几项基本全部需要,只是种类、比例上的差异,另外饵料搭配时的基础饵料,也相应的调整为了某款商品饵。鱼饵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上文介绍了饵料配置中,所需饵料的种类,及分别起到的作用,如果认为是简单的搭配、组合,显然是不准确的,许多地方值得注意。1、饵料搭配的种类数量不宜过多通常一款常用的饵料,搭配、组合需要的饵料种类不超过6种,当然如果钓友对各种饵料味型、作用研究的透彻,能够把控,也可多种使用,
注意是避免种类过多,造成最终成型饵料,味型混乱,没有主次之分。像垂钓鲫鱼,春节用腥香,夏季用麦香,大多是两者味型搭配,如果味型过多,有可能导致目标鱼对味型的排斥,反而吸引不到鱼,这点尤其需要注意,比如笔者常用的一款饵料配方:蓝鲫55% 九一八20% 野钓7号10% 天元大板鲫10 超诱5%,味型有层次感,对饵料的状态调整也有足够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