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烩面有好多种,比如米河烩面、尉氏烩面、浚县老式烩面等等。每一个去到郑州的人,估计都会被安利一波河南烩面,所以壹周君才会刚落地郑州就被带去品尝了河南烩面,所以成为标志性的地方特色,是河南烩面榜上有名的一个原因,河南烩面和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共称为河南三大小吃,是郑州乃至河南的饮食标志。
1、河南烩面是哪里流传过来的?
关于河南烩面的发源,有一个传说是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关,但这类传说太多了(比如最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最后都被证明是假的。目前已经很难考证,因为相关历史文献中并无记载,但我们从河南最著名的两个烩面发源地却能找到相关一些资料,一个是郑州,一个是方城。从郑州来讲,最著名的非合记、萧记莫属,其中,在萧记烩面的记载上,创始人萧洪河原是郑州国营长春饭店做伊府面的师傅,是从自己拿手的伊府面中找到了灵感,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海参、鱿鱼加入羊肉烩面中,称之为三鲜烩面。
而合记烩面则讲述了其传奇色彩,据说是合记老板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店,一天八路军来面馆吃面,恰逢日军飞机来轰炸,在躲避轰炸过后,面就凉了,老板灵机一动,将凉面投入沸滚的羊肉汤里面稍煮片刻,盛起,吃之令抗日将士大悦。老板始知,用羊肉汤来烩面,其境甚佳,于是,合记烩面就诞生了。因此河南烩面还有一个名称叫抗日面,
从上面两个记载来看,烩面应该是近代的做法,特别是郑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在设立省会之前在全国基本是没有什么名气的。而下面方城烩面的来源则能从侧面证实一下烩面的由来,它也是讲述了日本人侵华期间,一饭店的俩年轻人被炸掉的房屋掩面,其中一个醒来后饿的不行,正好他们被炸的地方是饭店厨房,高汤、羊肉、粉条、木耳、金针还有鹌鹑蛋都有,于是就着没炸掉的锅台做了一顿饭充饥。
而当地文献也记载了方城在上世纪39年至40年被日军轰炸的历史,民国三十四年秋八月,日本投降。在方城县全城欢庆的烟花里,在孔庙的旧街上碗香居的原处,一家饭铺隆重开业,红绸绕边的黑底金字匾额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方城烩面!大门上一幅对联写得好,上联是:一碗饭馍菜汤齐全;下联是:全国人老中青喜欢;横批:日本滚蛋!综合来看,由于河南没有知名的菜系,加上与其说是河南烩面,倒不如说是郑州或者方城烩面更恰当些,因此这道面应该是一种以前底层生活居民的用餐,从其配料来看更像是过节时改善生活时吃的,因此起源已经很难探究,倒是两个关于抗日的传说给这道面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2、为什么河南烩面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记得壹周君第一次去郑州找同学玩,吃的就是河南烩面,这么多年过去了,对那碗面印象最深的就是面条,甚是宽厚。话说这河南烩面还曾经登上了国宴的饭桌,早在2015年的上和总理会的一次晚宴上,河南烩面亮相,成为了当晚的“花旦”,每每提到河南烩面,壹周君脑海里都会蹦出那句广为流传、朗朗上口的“广告语”: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烩面真遗憾。
一句洗脑的广告语,带动了浩浩荡荡的烩面大军,壹周君开个玩笑,区区一句话,当然不是河南烩面跻身中国十大面食的原因。河南烩面和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共称为河南三大小吃,是郑州乃至河南的饮食标志,每一个去到郑州的人,估计都会被安利一波河南烩面,所以壹周君才会刚落地郑州就被带去品尝了河南烩面,所以成为标志性的地方特色,是河南烩面榜上有名的一个原因。
当然了,不止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河南烩面本身也是有实力的,面条劲道是主要的,汤头入味醇厚也给河南烩面增彩不少。好味道源于好料道,用牛羊肉、牛羊骨熬汤作底料,葱花、海带丝、豆腐皮等作配料是标配版,河南烩面有好多种,比如米河烩面、尉氏烩面、浚县老式烩面等等。不同种类的烩面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需要炝锅,有的只有单纯的汤和面,
3、烩面的发源地是哪,哪些地方的烩面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