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水源是贾鲁河,而嵩山成为了郑州的“水塔”,黄河与郑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河南水灾,老鼠都跑哪去了河南千年一遇的水灾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为河南人民祈福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从天而降的洪水冲毁了多少房子,淹没了多少车辆和财产,无数人无家可归,那么那些深居洞穴的老鼠跑哪去了。
1、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
这是两个问答,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俗话说:滚滚江水向东流。当然,河南暴雨后,水自然向东流,具体咋向东流的,黄河以南的水,通通经过各条河流汇入淮河。比如河南境内几条大河,有颍河、沙河、沙颍河、白河、贾鲁河等等,这些河流的水通通汇入淮河。经淮河入洪泽湖再汇入大海,黄河以北的水,通通经过多条河流汇入海河,经天津再汇入大海。
2、曾经水域丰沛的郑州,为何成了缺水城市?
如果你问郑州就在黄河边,还缺水吗,这可就错了,事实上,黄河与郑州关系不大,黄河的存在并没有给郑州带来用水的方便,在今天看来,尽管郑州守着一条大河,依然加入了缺水城市队列,这是为什么呢?看下图:上图中郑州周边的河流很有趣,河流非常多,有汝河、颍河、贾鲁河、涡河、惠济河等,这些河流几乎发源于黄河大堤,死活背离黄河,他们集体往南奔流,入淮河水系,什么原因呢?原来黄河劈开太行以后,出了山口,泥沙淤积,不断淤积,形成了一条地上河,黄河河床高,成了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
而郑州位于黄河南岸,嵩山东麓,贾鲁河很多支流源于嵩山,向东北流去,与黄河近在咫尺,也没流入黄河,反而转向东南方向汇入了淮河,所以说,郑州的水源是贾鲁河,而嵩山成为了郑州的“水塔”,黄河与郑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下图贾鲁河,为淮河支流沙颍河的支流,因时常有洪水泛滥,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发源于新密市穿郑州城区而过,整个城市依赖于这条河流而发展起来的,建国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少,工业生产刚刚初期萌芽,完全依靠农业生产,是一个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社会,那个时候水消耗也不大,贾鲁河能够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当地人称之为“母亲河”,而且历史上还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迅速集聚到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对水量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之四十多年来黄河流域持续干旱,降水急剧减少,而需求还急剧增长,曾经水域丰沛的郑州,却成了缺水城市。郑州缺水,贾鲁河名存实亡,很多地方河道干涸,再也挤不出水来了,如何解决呢?大家还是把目光投向黄河,毕竟近水楼台,引水方便,尽管黄河也闹水荒,下游稍不注意就会断流,各省对黄河水的纷争已进入的白热化,面对近千万人口的城市也不能置若罔闻,为此在黄河上游牛口峪引水至黄河,总投资25亿元,设计引水规模15立方米/秒,设计年引水量8505万立方米,这将大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它既承担着给包括贾鲁河在内的郑州市区河道生态供水的任务,也具有改善灌溉效益和城市供水应急备用的作用。这次年引水还不到1亿立方米,只能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并承担了一些生态环境改善,并没有恢复贾鲁河的航运计划,我们还是从实际出发,黄河没有多余的水,来开发贾鲁河航运,如果说黄河水富富有余,这个梦想还能实现,现在北方生态环境干旱到这个程度,只能用于城市用水了,航运的开发还是遥遥无期,
3、河南省的大水退了没有?
最新消息,除了隧道地铁和低洼处还有积水,河南大水基本上退尽了,目前,正在加紧排水。交通已基本恢复,公交车也开了,共享单车也有了,正在对电力和网络进行修复,洪水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郑州人民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20亿元,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武警官兵,消防队员,解放军战士和各界人士的驰援,有他们的奋力抢险,才让洪水造成的灾难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