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 > 宁德市 > 红楼梦对联,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有哪两幅对联

红楼梦对联,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有哪两幅对联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9 14:12:1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有哪两幅对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2.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3.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4.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5.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有哪两幅对联

2,红楼梦中的经典对联有哪些

1、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赏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目。自在:安闲舒适。过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追求安闲舒适;光想安逸,就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这两句通俗浅近的口语包含着很深的意思,说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这里所说的“人”,当热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有德有才或有成就有名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2、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赏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兰桨:以木兰制的桨。这两句大意是:池中莲花的影子被归舟的兰桨荡破,菱藕深处的阵阵幽香泻过竹桥。这是大观园藕香榭柱子,上的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藕香榭的美丽秋色。可借用其意境写荷塘,写水乡,写公园里的秋景。3、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赏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荣华:比喻兴盛显达。抽身:离开。这两句大意是:兴盛显贵是很容易消失的,必须及早退身。人世变幻,荣辱无常,荣华富贵,难以久长。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赏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把假的当成了真的,那么其的也成了假的;如果把无当成是有,那么有也成了无。5、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驾积儿孙。【赏析】李纨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李守中为园子监祭酒(类似国立贵族子弟大学校长)。自幼其父就教她读《列女传》之类的书,受封建伦理道德的黛陶,成为一名典型的淑女。青春丧偶,她能安之若素,只知道孝敬公婆和抚养儿子,此外一概不闻不问。

红楼梦中的经典对联有哪些

3,红楼梦中的对联有哪些

学习用比较经典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比较春色的: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 比较真谛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还有综合的: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红楼梦中的对联有哪些

4,关于红楼梦的对联大全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红楼梦》第53回,贾氏宗祠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红楼梦》第116回,福善祸淫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红楼梦》第5回,孽海情天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红楼梦》第18回,元妃题大观园正殿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关于红楼梦中的对联集锦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红楼梦》第40回,烟雨图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红楼梦》第5回,仙宫壁联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红楼梦》第76回,大观园联句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还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红楼梦》第17回,贾宝玉拟大观园景联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第5回,薄命司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红楼梦》第38回,藕香榭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伴宫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红楼梦》第28回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红楼梦》第116回,真如福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1回,太虚幻境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红楼梦》第18回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第5回,海棠春睡图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红楼梦》第18回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红楼梦》第5回,“万艳同杯”酒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红楼梦》第17回,某客拟大观园景联

5,关于红楼梦的对联

笑一时,两世隔,三人情缘,终究四海家。
叹四方,觅三世,两面铜镜,难为一故圆。
怨前世、恼今生、缘落锄葬、恨花开春短。
哭千红,悲万艳,白首双星,终归九重天... 我无语了,瞎凑一个 注:“白”字用的是假对,谐音“百”,上联“石”字也看成假对,谐音“十”,就对的上了
歌一曲,笑红尘,木石前盟,难觅惜花人。
酒千觞,诗百篇,十年情场,徒为一枝花。

6,红楼梦对联

红楼梦对联1   上联:黄花满地   下联:白柳横坡   上联:文采风流   下联:旷性怡情   上联:皑皑轻趁步   下联:翦翦舞随腰   上联:坳垤审夷险   下联:枝柯怕动摇   上联:鳌愁坤轴陷   下联:龙斗阵云销   上联:宝婺情孤洁   下联:银蟾气吐吞   上联:赑屃朝光透   下联:罘罳晓露屯   上联:彻旦休云倦   下联:烹茶更细论   上联:诚忘三尺冷()   下联:瑞释九重焦   上联:赐裘怜抚戍   下联:加絮念征徭   上联:岛云蒸大海   下联:岚气接丛林   上联:犯斗邀牛女   下联:乘槎待帝孙   上联:芳情只自遣   下联:雅趣向谁言   上联:分曹尊一令   下联:射覆听三宣   上联:伏象千峰凸   下联:盘蛇一径遥   上联:构思时倚槛   下联:拟景或依门   上联:光夺窗前镜   下联:香粘壁上椒   上联:寒山已失翠   下联:冻浦不闻潮 红楼梦对联2   高考文学常识大全:《红楼梦》对联集锦   1、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联在书出两次出现,分别在第一回《甄干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秀》和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是在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处。   2、   玉在柜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第一回《甄干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秀》中,甄士隐中秋夜邀贾雨村饮酒,雨村在葫芦寺中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对天长叹高吟一联。   3.   身后有馀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在林如海处做西宾(教黛玉读书),偶至效外信步,在智通寺门旁见此“破联”。   4、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荣国府“荣禧堂”联,并注明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手书。”   5、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题于宁国府秦可卿上房内。   6、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宁国府秦可卿卧房内联。   7、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横批“孽海情天”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太虚幻境宫门之联。最让人英雄气短,荡气回肠!   8、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太虚幻境内之联。   9、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大观园刚刚完工,贾政带领众幕僚并宝玉游园时所作的对联:   10、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宝玉为沁芳亭桥作的联   11、   “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宝玉为有凤来仪(此为宝玉取的名,后被元春改名潇湘馆)作的联   12、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宝玉为“杏林在望”(宝玉取的名,也曾想过用“稻香村”,后元春改名“浣葛山庄”,最终因黛玉代宝玉作的诗句中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最终命名“稻香村”)作的联   13、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白照金兰。”   某二公(贾政的幕僚,未知其姓名)为“蘅芷清芬”(宝玉命名,后元春赐名蘅芜苑)作的联   14、   “吟成豆蔻才犹艳,   睡足酴醿梦也香。”   宝玉为“蘅芜苑”题的联   15、   “金门玉户神仙府,   桂殿兰宫妃子家。”   元春(贵妃)游大观园,正殿气象非凡,作者(曹雪芹)有感而发   16、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洲万国被恩荣。”   横批(匾额):“顾恩思义”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此联为元春为大观园正殿题赐的联。   17、   “花魂点点无情绪,   鸟梦痴痴何处惊。”   第二十六回《蘅芜苑设言传密语,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因薛蟠欲寻宝玉,便冒贾政假传宝玉,约出园去一日方归。黛玉担心,便夜探怡红院,恰巧宝钗在此,闹气的小丫头又不给黛玉开门,黛玉就多了心,在门外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18、   花影不离身左右,   鸟声只在耳东西。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黛玉与宝玉闹别扭,便独自葬花,悲悲切切吟出一段词,宝玉闻之心中难过,便于山坡上大放悲声。   19、   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泻竹桥。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挂于藕香榭柱上。   20、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秋爽斋探春房中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两边便是颜鲁公的墨迹。   21、   “肝脑涂地,兆姐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悬挂于贾氏宗祠的联,悬挂于贾氏宗祠正门的联,为前翰林掌院王希献所书。   22、   “勋业有光昭日月,   功名无间及儿孙。”   悬挂于贾氏宗祠抱厦前的联,是御笔(哪一位啊?)   23、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悬挂于贾氏宗祠正殿前的联,也是御笔   24、   “花到正开蜂喋闹,月逢十足海天宽。”   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贾政报升时。   25、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6、   “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赞黛玉   27、   “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28、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29、   “假作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之“真如福地”联。   30、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之“福善祸淫”联。   31、   “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之“引觉情痴”联。   32、   “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   第百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之宝玉自吟。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未来吧! 红楼梦对联3   贾宝玉登沁芳桥亭,举头题对。戴敦邦绘   连珠成句,缀玉为联,对联可谓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绵密巧思与和谐审美的文学样式。有感于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93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欣然撰文,引领我们走入充满智趣闪光的《红楼梦》联句天地。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所谓“独门”,是说全世界就只我们特有,我们专擅。比如西方,就不曾听说有对联这种名目的产生和存在。道理安在?这就是一个高深的文史哲综合性的大课题,而绝不是一桩细琐的“闲文”,或偶然的“异象”。我的理解是,对称和谐之美,大约是我们这个宇宙诸般至美中的一大关目,而中华民族最能感受它,表现它,赞颂它,运用它。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天然具有内在对称质素,并且从远古以来就朝着对称美这个特色的方向不断发展。   对联该当是贴在门框、悬之抱柱的。这自然不错。但不要忘记,我们日常口语中也离不开“对对子”。你若不信,就想一想:“神清气爽”、“兴高采烈”、“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些罗列不尽的常言俗语,都是什么?那本身就是十分工整的对联。旧时学童,除了读书作文之外,最要紧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对子”,他们要念会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野对长空”这样的无数种优美悦耳的“对子歌”。从这里,你可以体会,我们的语文,“天生”的就是那么安排好了的“对联”,不但词义为对,音调也为对——平仄是要严格对仗的:“天”是平声,“地”恰为仄;“雨”是仄声,“风”恰为平……依此类推。你看这是不是一种奇迹?   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它又有雅俗共赏的.优点,农村父老之喜爱对联,绝不下于高人雅士。   我们过年过节的春联,更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丽的“全民性文艺活动”。   《红楼梦》是我们人人喜读之书。综观《红楼梦》里的对联,大体分类可列四项:   一、全书的八十回回目,虽然雅俗不同,但从文字体例来讲都是对联。   二、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见对联,有长有短,字数不同。   三、大观园建成,贾政带领众人入园验收,正值宝玉也在园内,就让他跟随为各处的轩馆景观试题对联和匾额。   四、贾府过年祭宗祠时,由宝琴眼中又看到字数很多的长联。   这几类对联集中之处,其联文风格、体裁都不相同,各有其具体的特点与涵义。例如,太虚幻境中最短的一联是五言十个字:“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这是什么意思呢?经脂砚斋批语点醒这是暗指女儿的心灵与情怀的境界,“幽微灵秀”写尽了女儿的内心;而“奈何天”者是来自《牡丹亭》的曲词:“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同时,上句是地产灵秀,下句是天定命运,二者之间关系奇特,而女儿诞生于这种关系之间,正好归于天、地、人三才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大范围。所以,读《红楼梦》要从细微处来理解其广大而深刻的意义,这一点我在此例处交待一下,后文不再重复。   大观园的联对又是一种特殊风格体裁、作用意义,这就需要听一听贾政的发言:“这匾联对联倒是一件难事……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一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纵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其用语无多,而讲明了中华艺术离不开文字题咏这一特殊配备,进而综合、联络,以至相得益彰。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宝玉试才题对,第一副联是登上沁芳桥亭,“四顾一望,机上心来”,出口而成章,神完而气足:“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两句十四字。这一联,铸语甚妙。是柳借给了溪水以绿色?还是水借给了柳以翠姿?其表面全切水景,实际又分隐“红”“绿”二义,与“怡红快绿”暗暗相关(这又是为了遥遥映射黛玉和湘云二人的结局而设的)。但若绾合上句而观照,则应同以“水”为真“主”位,花之所以香,所以芬芳两岸,同为“一脉”之水,所以灌溉而发散芳馥——因此上句也应解为:绕堤之柳所以能翠,还是碧溪滋养膏润之功。所以花与柳,红共绿,皆“沁芳”一溪之双重“表现”也。对联的作用,由此亦可窥一斑。   我曾说过,一幅名画佳作,不管多么美好,但若无水平相当的题咏,就好像一位美人而没有眼睛,那神情意态又从何处流露出来呢。 红楼梦对联4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之对联、偈语太虚幻境)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智通寺)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荣禧堂)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燃藜图》)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海棠春睡图》)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孽海情天)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薄命司)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幽微灵秀地,无可《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之对联、偈语奈何天。   (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宝玉题沁芳亭)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宝玉题有凤来仪)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看护采芹人。(贾宝玉题茆堂)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兰风薏露)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兰风薏露)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釄梦也香。(贾宝玉题蘅芷清芬)   (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藕香榭)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米襄阳《烟雨图》)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贾氏宗祠)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勋业有光昭日月,   功名无间及儿孙。(星辉辅弼)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已后儿孙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荣宁。(慎终追远)   (第五十二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真如福地)   (第一一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   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福善祸淫)   (第一一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喜笑兴哀都是假,贪求恩慕总因痴。(引觉情痴)   (第一一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红楼梦对联5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虚幻境联   对联所言,把假当真,则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正如鲁迅在《集外集拾遣·〈绛洞花主〉小引》中所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副对联阐释了“假”“真”“有”“无”的哲理,似是对读者在读《红楼梦》时的一种提醒,切忌穿凿;同时,给人们认识和思考复杂的人生以深刻的启迪。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智通寺”门联   这副对联的特点是语浅而意深。所谓语浅,是指联中的两句话通俗易懂,明白如画。写的是因身后已有余财仍不罢休,直到碰得头破血流时才想到要回头,语意谁都可以理解。所谓意深,联中所指并不仅说说道理而已,它的深层意思在于:一是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词意深远,耐人寻味。它是深于阅历、深谙世道者毕生惨痛教训的经验总结。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   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沁芳亭联   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   这是一副中堂对联,即平常所说的堂联。堂联多起装饰作用,故也称“装饰联”,多是用来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联作。在形式上,堂联起着装点屋舍、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内容上,则体现主人的不同风格、素养、情怀、志趣和爱好,这副“荣禧堂”中堂对联,上联称座中所佩的珠玉,发出的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言堂中人所穿的官服,其色彩如云烟似彩霞,可见贾府的豪华显贵确实到了顶点。这副对联就是对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最为生动形象的描绘,这是紧扣着《红搂梦》对荣府的显赫荣耀的社会地位所设置的艺术妙笔。全联对仗工整,立意优雅,文辞佳丽,形象地刻画了达官贵人所追求的情趣和世界观,是为《红楼梦》创作主旨服务的佳品。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潇湘馆联   上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绿色的蒸汽,显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可谓视角形象与触觉感知二者俱兼。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

7,红楼梦十副经典对联

聚叶泼成千点墨 攒花染出几痕霜 空篱旧圃秋无迹 冷月清霜梦有知 冷吟秋色诗千首 醉酹寒香酒一杯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第5回,海棠春睡图 假去真来真胜假 无原有是有非无《红楼梦》第116回,真如福地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1回,太虚幻境 焦首朝朝还暮暮 煎心日日复年年 金门玉户神仙府 桂殿兰宫妃子家《红楼梦》第18回 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红楼梦》第18回 琼浆满泛玻璃盏 玉液浓斟琥珀杯《红楼梦》第5回,“万艳同杯”酒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红楼梦》第17回,某客拟大观园景联 山水横拖千里外 楼台高起五云中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红楼梦》第17回,某客拟大观园景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第2回,智通寺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5回

8,红楼梦中最经典的7副对联

《这是红楼梦中十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撰 太虚幻境联 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曹雪芹撰 拟贾雨村吟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曹雪芹撰 “智通寺”门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撰 宁府上房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曹雪芹撰 秦氏卧房宋学士秦太虚书联 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写竹桥。 ——曹雪芹撰 大观园藕香榭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曹雪芹撰 拟贾宝玉题潇湘馆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曹雪芹撰 拟贾宝玉题沁芳亭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曹雪芹撰 荣禧堂联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曹雪芹撰 探春房内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联对联所言,把假当真,则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这副对联阐释了“假”“真”“有”“无”的哲理,似是对读者在读《红楼梦》时的一种提醒,切忌穿凿;同时,给人们认识和思考复杂的人生以深刻的启迪。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智通寺”门联写的是因身后已有余财仍不罢休,直到碰得头破血流时才想到要回头,语意谁都可以理解。它的深层意思在于:一是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词意深远,耐人寻味。它是深于阅历、深谙世道者毕生惨痛教训的经验总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荣禧堂联这副对联就是对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最为生动形象的描绘,这是紧扣着《红搂梦》对荣府的显赫荣耀的社会地位所设置的艺术妙笔。全联对仗工整,立意优雅,文辞佳丽,形象地刻画了达官贵人所追求的情趣和世界观,是为《红楼梦》创作主旨服务的佳品。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潇湘馆联上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

9,红楼梦里的对联

1.智通寺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2.荣禧堂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3.燃藜图配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4.秦可卿房中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 5.太虚幻境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6.孽海情天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7.薄命司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8.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9.沁芳亭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10.有凤来仪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11.杏帘在望 新绿涨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12.蘅芷清芬 吟成豆蔻诗犹艳 睡足荼蘼梦亦香 13.顾恩思义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14.藕香榭联 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写竹桥 15.秋爽斋联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16.贾氏宗祠联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17.星辉辅弼 勋业有光昭日月 功名无间及儿孙 18.慎终追远 已后儿孙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宁荣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秦可卿闺中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薄命司联
1.智通寺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2.荣禧堂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3.燃藜图配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4.秦可卿房中联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 5.太虚幻境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6.孽海情天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7.薄命司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8.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9.沁芳亭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10.有凤来仪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11.杏帘在望 新绿涨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12.蘅芷清芬 吟成豆蔻诗犹艳 睡足荼蘼梦亦香 13.顾恩思义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14.藕香榭联 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写竹桥 15.秋爽斋联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16.贾氏宗祠联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17.星辉辅弼 勋业有光昭日月 功名无间及儿孙 18.慎终追远 已后儿孙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宁荣
请参考 蔡义江著 中华书局出版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最为齐全。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说明”、“注释”、“鉴赏”或“评说”,有的还有“附录”或“备考”,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译文”。 对你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10,赞赏红楼梦最经典对联

赞赏红楼梦最经典对联,还是引用红楼梦中的对联最为精辟,即“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游历太虚幻境,见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智通寺”门联身后有余,身后指死后,身后有余指死后所聚财富还有剩余。忘缩手,是对贪得无厌者的形象描绘。眼前无路想回头,回头指悔改以前所做所为,眼前无路想回头,指利欲熏心的人碰壁走投无路时才想到悔改。这副对联语浅意深,写的是身后已有余财还不罢休,直到碰得头碰血流才想到回头。它的深层意思在于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词义深远。《红楼梦》第二回中借对智通寺的环境描写和贾雨村所想把这层深意表现出来,说:“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到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这是对贪得无厌者的入木三分的描写。其次,该联为贾雨村所见所思,联系他的宦海沉浮,也是对他以后仕途提前给予的一个严重警告。另外,对联是对破寺老僧的荒凉之境的点缀,实际上是宁荣二府未来衰败之境的暗示,是《红楼梦》主要人物贾宝玉暮年图景的预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人作为社会动物,能够了解规则,看透表象,洞悉日常的种种伪饰与虚假,自由的穿行在城墙间,确实是种令人羡慕的大智慧。但拔高了讲,那只是一种无所改变的消极适应,是种小乘智慧。而大乘般若,不是鱼翔浅底,而是飞龙在天。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 fú)焕烟霞——荣禧堂联座上人的言谈字字珠玑,文雅高尚,进入堂前的人都身着华服,气度不凡,如焕发出仙气云霞般。这副“荣禧堂”中堂对联,上联称座中所佩的珠玉,发出的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言堂中人所穿的官服,其色彩如云烟似彩霞,可见贾府的豪华显贵确实到了顶点。这副对联就是对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最为生动形象的描绘,这是紧扣着《红搂梦》对荣府的显赫荣耀的社会地位所设置的艺术妙笔。全联对仗工整,立意优雅,文辞佳丽,形象地刻画了达官贵人所追求的情趣和世界观,是为《红楼梦》创作主旨服务的佳品。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潇湘馆联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绿色的蒸汽,显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可谓视角形象与触觉感知二者俱兼。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此对联影射黛玉,赞其幽美清丽。“指犹凉”也暗示出黛玉最终的悲剧结局。采纳
文章TAG:红楼梦对联红楼梦对联大观

最近更新

  • 小腿很粗,我的小腿很粗要怎么办

    我的小腿很粗要怎么办2,小腿太粗怎么办1,我的小腿很粗要怎么办跑步??试一试瑜伽1、踩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双脚打开与肩膀同宽。2、双脚同时慢慢抬起脚跟,以脚尖站立,然后慢慢放下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6

  • 徐止平,牙痛懂医的来

    牙痛懂医的来2,葬经这是一本什么书3,败走麦城的故事4,谁能帮我翻译下下面的内容选自葬经1,牙痛懂医的来你好我是学针灸的.你可以掐按合谷穴....左边牙疼就掐按右手,右边就掐按左手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6

  • 如何减屁股,怎样瘦臀部啊

    怎样瘦臀部啊1、将两手手掌交叉于后脑,双腿张开,比肩稍宽。2、一边吸气,一边慢慢往下蹲,蹲下时要抬头挺胸,并注意脚跟不要离开地板。3、慢慢站起,站时同时吐气。重复该动作24次站在椅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6

  • 关于菊的诗句,与菊有关的诗

    与菊有关的诗元稹《菊花》)2,写菊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关于菊字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近种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5

  • 供奉,供奉祖宗牌位不能放错!

    下面和大家聊聊祖宗牌位的禁忌,如果不小心放错了,可能会影响家族运势,甚至威胁后代,一方面这是一种尊重,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他们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很多人会在家里放一些神或者祖宗牌位,开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5

  • 五绝,中国五绝是哪五绝

    中国五绝是哪五绝万里长城、皇城紫禁、秦俑兵马、丝路敦煌、布达拉宫...2,什么是五绝就是五个武功高强的人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3,五绝诗词那些五绝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5

  • 尚且的意思,尚是什么意思

    尚是什么意思尚:还(hai):1:年纪尚小尚不可知。(尚且)连词,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跟“何况”连用:你尚且不行,何况是我;细心尚且难免出错,何况粗心大意。2:尊崇,注重:崇尚。(高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5

  • 困境英语,陷入困境 英文怎么说

    陷入困境英文怎么说beinaplightbeboggeddownfallintotrouble2,困难用英文怎么说difficulty名词,困难difficult形容词,困难的di ......

    宁德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