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万州区 > 重庆市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5 17:22:01 编辑:重庆生活 手机版

1,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S1=V^2/2a1=42.5m S2=V^2/2a2=32m 又S=S1 S2 S3 S3=Vt=8m 所以S=82.5m

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2,高一上学期物理题目

第一题 依题意可得,如上图 设人的头顶离灯柱的距离为X 则(H-L)/L=Vt/X 解得X=HVt/HL 因为H,L,V都为常数,所以X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人的头顶为匀速运动,速度为HV/HL 第二题 设人影长度为X(和第1题长度不一样) 由三角形相似原则可得 L/H=X/(Vt+X) 解得X=LVt/(H-L) 所以X随着t的变化率为=LV/(H-L)
设此人头顶的影子走X1,影长为X2,时间为t。
1.设影子速度为U。则影子到灯柱的距离为Ut,人到灯柱的距离为Vt。由三角形相似 (Ut﹣Vt)/Ut=L/H,所以U=VH/(H﹣L),与t无关,故匀速。 2.U=VH/(H﹣L)

高一上学期物理题目

3,高一物理单元试卷

(1)解法1:用分析法求解 汽车开动速度逐渐增大,而自行车速度是定值。当汽车速度小于自行车速度时两者的距离是在增大,反之是距离在减少,因此两者速度相等时它们相距最大。 故有v汽 =at=v自,所以t==6/3=2s,Δs=v自t-at2=6×2-×3×22m=6m。 解法2:用相对运动求解 选匀速运动的自行车参照物,则从运动开始到相距最远这段时间内,汽车相对此参照物的各个物理量为:v0=v汽-v自=(0-6)m=-6m/s,vt=v汽-v自=(6-6)m/s=0m/s,而a=a汽-a自=3-0=3m/s2, 当t==6/3=2 s,得相对距离Δs==m=-6m(负号表示汽车落后自行车) 解法3:用数学求极值法求解 在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经t秒二者相距Δs=v自t-at2=6t-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条件,当t=-=-=2s时, 有极大值Δs==36/6=6 m。 此刻时间为t==6/3=2s, 最大间距Δs=v自t-at2=6×2-×3×22=6 m。 (2)两车位移相等,第4s追上。1/2*3t^2=6t t=4s 此时汽车速度4*3=12m/s

高一物理单元试卷

4,高一期末物理题目

【1】物体从C点飞出后作平抛运动,所以先求出物体在C点的速度vC t=√2R/g x=R/sinθ=√2R vC=x/t=√gR 物体从圆环最低点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Ek减=Ep增 mv02/2-mvC2/2=2mgR 解得 v0=√5gR 又∵Fn-mg=mv02/R Fn=6mg ∴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为6mg 【2】物体从静止释放运动到圆环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克服摩擦力做功 ∴Ep减=Ek增+W克f 即 3mgR=mv02/2+μmgcosθ[3R/sinθ] 解得 μ=2/3 ∴滑块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3 如有不懂情追问^_^o~ 努力!
解:(1)设滑块滑到最低点时速度为v1,最高点时速度为v2 在最低点对物体受力分析得N - mg=m(v1)^2/R (1式)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 mg*2R=(m(v1)^2)/2-(m(v2)^2)/2 (2式) 经过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x=v2*t y=(gt^2)/2 x=OP=√2R 由这三个式子得v2=根号下(gR) 代入2式得v1=根号下(3gR),将v1代入21式得N=4mg (2)设滑块到B点的速度为v0 从释放点到B点高(3-(2-√2)/2)R 该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3-(2-√2)/2)R - W(摩擦力做的功)=(m(v0)^2)/2 (4式) 从B点到最低点用动能定理得mg(2-√2)/2)R=(m(v1)^2)/2-(m(v0)^2)/2 (5式) v1在第一问中求出,代入5式得(v0)^2=(1-√2)gR,代入4式得W=(3mgR)/2 (6式) 在斜面上对物体受力分析,f=μmgcos45度,所以W=μmgcos45度*s,斜面长s=(2√2 - 1)R,W=μmg*(4-√2)/2=(6式),得μ=(3R)/(4 - √2)进一步化简得μ=(12+3√2)R/14

5,高一上学期物理的知识点与相关例题

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匀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 我们有 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上的y=kx(V相当于y,t相当于x,a相当于k) 数学知识指出,k是特定直线y=kx的斜率, 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 (1)不同直线(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数值不等 (2)同一直线上斜率的数值,处处相等(与y和x的数值无关) (3)直线斜率的数值,可以通过y和x的数值来求算: k==y/x (4)虽然k==y/x,但是,y==0,x==0,k不为零。 仿此, (1)不同运动的加速度,数值不等 (2)同一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处处相等(与V和t的数值无关) (3)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通过V和t的数值来求算: ==V/t (4)虽然a==V/t,但是V==0(由静止开始云动),t==0,但a不为零。 .变加速运动中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大小却可能不变.(这两句怎么理解啊??举几个例子? 变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当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例如从一个半圆形轨道上滑下的一个木块,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减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加速度在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改变速度的大小, 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得改变,如果想让速度大小不变,那么就得让它的方向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不为0,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但大小不变。 刹车方面应用题:汽车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s之后才能作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最大加速度为5米每二次方秒,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马上制动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问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多少?(最好附些过程,谢谢) 15米/秒 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 那么停止需要3秒钟 3秒通过的路程是s=15*3-1/2*5*3^2=22.5 反应时间是0.8秒 s=0.8*15=12 总的距离就是22.5+12=34.5 原先“直线运动”是放在“力”之后的,在力这一章先讲矢量及其算法,然后是利用矢量运算法则学习力的计算。现在倒过来了。建议你还是先学一下这这章内容。 要理解“加速度”,首先要理解“位移”和“速度”概念,位移就是物体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即由开始位置指向结束位置的矢量。 速度就是物体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量)与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速运动(叫变速运动),速度就又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物体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加速运动(叫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就又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之分,平均加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对比上面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你就会容易理解一点的。 简单的一些 运动公式:s=v(平均)*t (适用于一切 是定义) s=(v1+v2)/2 *t (匀加速 因为匀加速运动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s=v0*t+1/2 a t^2(常式) 匀加速: v^2=2as △s=at^2(邻差法,相同时间间隔) v(中间时刻)=1/2(v1+v2) v(中间位移)=(v1^2+v2^2)^(1/2) (即开根号 平方平均数(你们数学学过基本不等式了吗? 也不了解现在孩子的教材))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 相同时间间隔内v1:v2:v3...=1:3:5... s1:s2:s3...= 相同位移 (其余可以自己推) ( 用好平均速度 和v2=2as DS=at2) 力学 静力学 牛一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具有惯性 都一直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直到受到力 反之 变状态了 就说明受到了力 牛二 受到的力能产生加速度(改变了运动状态) 或者产生形变 产生的加速度有个定量关系F(合)=ma(整体) (计算式 ; 定义式(v2-v1)/t) 牛三 力的产生和传递具有 瞬时性 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动力学 高中力学三只脚 动力学 能量和 动量 要注意分析运动过程 受力分析 情景 P(瞬)=F(牵引)V(瞬) (平均的拿个也是对应的) 注意F(牵引)-f=ma pt=w 另外F(合)s=1/2mv2^2-1/2mv1^2(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只受弹力和重力做功的时候守恒 这个弹力指“保守力” 即力做了多少功 就转化了多少的该力对应的势能 比如弹簧弹力(弹性势能) 电场力(电势能))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是标量 所以大胆观察除末状态的变化 结合力的做功 (力 结合求a a结合求运动学公式 运动学公式结合实际运动状态) 圆周运动公式 (omiga)=v/r v=2(pi)/t 对应的是弧度 omiga=(角度sita)*t a(向心)=v^/r =(omiga)^2*r 天体运动 就是牛二分析和圆周运动公式的运用 关键新公式的给出:F万=GMm/(R^2)

6,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有哪些考点

高一上 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1) , (2)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 (2).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 (4)位移推论公式: (减速: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 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0、自由落体运动(A) (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 专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知识要点】 11、力(A)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弹力(A) 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14、摩擦力(A) (1 ) 滑动摩擦力: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7,高一物理练习题附答案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 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 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R C. D. 2R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的外高内低,设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车速应等于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5. 一艘宇宙飞船飞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绕月球做近表面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若宇航员用一只机械表测得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 16.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 17.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厢,如果木厢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h,则钢索拉力做功为 ,木厢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 18. 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汽车所受阻力为 ,当汽车的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三. 实验题(本题共两题,19题4分,20题4分) 19.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 ) A. 将其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B. 先求合运动的速度再求分运动的速度 C. 先求分运动的速度再求合运动的速度 D. 根据竖直分运动位移y=gt2/2或Δy=gT2等规律求时间 20.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 21.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正以中心O为转轴匀速转动,从圆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处水平抛出一球,此时半径OB恰与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要使球正好落在B点,则小球初速度及圆盘的角速度分别为多少? 22. 人们认为某些白矮星(密度较大的恒星)每秒自转一周,(万有引力常量 ,地球半径为 ) (1)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能够被吸引住而不致由于快速转动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为多少? (2)假设某白矮星密度约为此值,且其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则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 23. 设地球E(质量为M)沿圆轨道绕太阳S运动,当地球运动到位置P时,有一艘宇宙飞船(质量为m)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上的A处从静止出发,在恒定的推进力F作用下,沿AP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两年后,在P处飞船掠过地球上空,再过半年,在Q处掠过地球上空,设地球与飞船间的引力不计,根据以上条件证明:太阳与地球间的引力等于 。 【试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B 13. 14. 15. 16. 17. , 18. 、 19. ACD 20.(1)2,(2) , 21.(1)由 得: ; (2)由 得: 22. (1)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3. 设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从P到Q有: 解得: 引力= 故引力=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一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第七章第一节功、第二节功率。 涉及的内容包括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渡河问题、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等。试题难度中等,平均成绩估计75—80分。
文章TAG:重庆市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重庆重庆市高一

最近更新

  • 杨宗纬,杨宗纬是谁呀

    杨宗纬是谁呀http://baike.baidu.com/view/1000595.htm?fr=ala02,杨宗纬是谁唱歌超级厉害的人超级星光大道出身台湾选秀超级星光大道选手3,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下午好英文,下午好用英语怎么说

    下午好用英语怎么说2,下午好英文1,下午好用英语怎么说Goodafternoon!下午好GoodafternoongoodafternoonGoodafternoon2,下午好英文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糊涂鸡,过马路也要保持安全距离!!

    6.德谟克利特:过马路的本来都是鸡和母鸡,将鸡块和鸡蛋一起煮,直到油热到足以煎出鸡胗;8.炸至金黄色时取出:9,然后将沾好的鸡块放入鸡蛋碗中:6,按照鸡块的数量在碗里搅拌鸡蛋:5,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世界上最贵的娃娃,什麽娃娃最贵

    本文目录一览1,什麽娃娃最贵2,世界上最贵的娃娃是什么3,世界上最贵的BJD娃娃是哪个4,世界上最贵的芭比娃娃卖多少钱1,什麽娃娃最贵金娃娃{0}2,世界上最贵的娃娃是什么自己的娃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洗牙怎么洗的,8.牙齿清洁结束洗牙第一步是什么?

    洗牙与牙齿漂白不同,洗牙并不是牙齿本身变白,而是一种维护牙周健康的保健治疗措施,一般来说,洗牙不会让牙齿变白,但是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色斑,从而恢复牙齿本来的颜色,8.牙齿清洁结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抗日胜利,抗日胜利日是

    本文目录一览1,抗日胜利日是2,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几年几月几日啊4,抗日战争胜利是在什么时候5,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1,抗日胜利日是日本投降是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麻匪,麻将赌博激战正酣县令突然身亡?

    痴迷麻将赌博的土匪激战正酣,县令突然身亡,麻匪内,老三老四之间出现了“双头制”,麻匪火穿四桶,因为老四叛变,所以没有麻匪的一天就是好日子,麻匪的注释含义被理解为痴迷麻将赌博的土匪,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

  • 阅读与作文,作文与阅读

    作文与阅读可以,我用過。我感觉《作文与阅读》不太好2,以阅读与生活为题作文阅读与生活为阅读,一个优美的词,它带给人们的惊喜实在太多。如花的春季,阅读灿烂的雨季;如水的心境,阅读空灵 ......

    万州区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