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近20年的建设,在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顺天府,而应天府则称之为南京,南京一名由此而来。此后南京这一称呼被固定了下来,即便今天的南京已不是首都,但它仍旧与北京遥相呼应,(今天的南京城墙就是在明代修建的)1356年朱元璋攻克了元朝在江南的重镇集庆,随后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1、南京紫禁城存在了几百年,里面有人住吗?是哪些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明清时的南京紫禁城肯定是有人住的,虽然第三代皇帝将都城由南京迁到了北京,可毫无疑问的,南京皇宫也不能空着。而且这座宫殿可是相当巨大,其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如此硕大,空着岂不浪费?!日常维护,打扫的宫女太监是不是得要呢!在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朱棣当年虽然迁都到了北京,但在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
那么,哪些人会被“留”在南京皇宫呢?当初朱棣迁都后,南京皇宫依然保留,而且“行政系统”也和原来一样,比如礼部、户部这些机构都有,只是这些“公务员”们没啥实权罢了。在小君看来,当时在南京皇宫的这些公务员有点像退休养老的感觉,同时,在明朱棣时,明仁宗朱高炽还曾经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清朝时,南京皇宫被当做了清军的驻防城,只允许八旗武装驻守,民间俗称“满城”,
太平天国时期,明皇宫遭到大规模破坏,为了建天王府,曾将皇宫中大量木料石料拆毁。如今的明皇宫只剩下遗址,小君偶尔还会看见有老年人在这里跳跳广场舞,俨然成了人民的乐园,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是高兴呢还是气愤?这座皇城作为北京紫禁城的“大哥”,却在风雨飘摇中伤痕累累,面目全非,哎,如果它还“活着”,一定是比北京紫禁城更雄伟的皇城,
2、南京为什么还叫南京?
南京的名称来源于明朝,民国时期重新启用并延续至今南京是中国现在仅有带“京”字的两个城市之一。其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字,如:健康、建业、集庆、金陵、江宁,其中南京这个称呼是起源于明代。(今天的南京城墙就是在明代修建的)1356年朱元璋攻克了元朝在江南的重镇集庆,随后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12年之后的1368年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正式称帝建立大明并定都于此。
这个应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明初称为“京师”,称帝之后朱元璋见时机成熟迅速组织北伐,1369年征虏大将军徐达攻克元大都,元顺帝北逃,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在克服中原后朱元璋曾想将都城迁回洛阳或者长安,于是派遣太子朱标前去考察,但是朱标在考察回来后不久就病死了,这给了朱元璋极大的打击,迁都一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而此时在北方镇守边境的燕王朱棣渐渐有了篡位之心,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打了三年,最后以朱棣攻克南京取得胜利而告终,朱允炆下落不明。篡位之后的朱棣待在京师整日惶恐不安,毕竟他爹的坟就在城外的明孝陵,这叫他死后咋去见朱元璋?而且他常年生活在北方,实在不适应南方的环境,
于是他开始着手建设他曾经的藩地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经过了近20年的建设,在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顺天府,而应天府则称之为南京,南京一名由此而来,注意,有明一代南京始终都是都城之一,京师所有的政府班子南京都有,相当于陪都。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满人的陪都是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
所以将此地改称江宁,这个称呼一直持续到清末。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重新将江宁改回为南京,定都于此,并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此后南京这一称呼被固定了下来,即便今天的南京已不是首都,但它仍旧与北京遥相呼应,(孙中山在到达南京后立即前往明孝陵谒陵,向明太祖朱元璋宣告中国光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