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綦江区 > 重庆市南岸区觉林寺,南岸觉林寺换乘361路公交车

重庆市南岸区觉林寺,南岸觉林寺换乘361路公交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2 10:28:44 编辑:重庆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南岸觉林寺换乘361路公交车

在觉林寺站乘323路(或315路321路),会展中心站下车,就可以换乘361路请点采纳,谢谢

南岸觉林寺换乘361路公交车

2,觉林寺的介绍

觉林寺古名为“锦垫”,建于1744年,是胡志明市最古寺,是嘉定和南部地区僧侣接受经典、戒律教育的第一个中心,也是各地僧侣深造的佛教学院。1998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遗迹。

觉林寺的介绍

3,三片叶子无分支三片叶完全连在一起的树木叶子常年不掉一直绿色请

树头菜之类的鱼木属植物。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白花菜科 Capparaceae >> 鱼木属 Crateva树头菜 Crateva unilocularis

三片叶子无分支三片叶完全连在一起的树木叶子常年不掉一直绿色请

4,重庆南岸区觉林寺到凤鸣山公交线路

公交线路:0321路夜班 → 轨道交通6号线 → 轨道交通1号线 → 222路,全程约17.2公里1、从觉林寺乘坐0321路夜班,经过1站, 到达下浩站2、步行约90米,到达上新街站3、乘坐轨道交通6号线,经过1站, 到达小什字站4、步行约130米,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5、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8站, 到达石桥铺站6、步行约370米,到达石桥铺佰腾数码站7、乘坐222路,经过5站, 到达凤鸣山站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公交线路:318路 → 209路,全程约26.1公里1、从觉林寺步行约370米,到达下浩站2、乘坐318路,经过26站, 到达陈家湾站3、步行约200米,到达陈家湾站4、乘坐209路,经过7站, 到达凤鸣山站

5,觉林寺是重庆的遗憾报恩塔是南岸的欣慰你觉得呢

有段时间,对南岸的古街古巷很感兴趣,弹子石老街、下浩老街常去,也喜欢爬到涂山之巅的涂山寺,在悟道的蝉唱里品茗。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香山居士一首五言绝句,便是我在这方清净之地能够闲坐半晌,嚼出些古意的原因。在同样的白云蓝天之下,那丝古老的意趣显然并非涂山寺所独有,我会想起巴南的天心寺,铁山坪的僧官寺,北碚缙云山中的缙云寺,闹市里的罗汉寺…心里便有了丝执着的好奇:南岸除了涂山寺,还有其他寺院吗?便在涂山之下,有条路叫觉林寺街,似乎还该有座觉林寺。从东水门大桥过长江,就是最近很火的南岸下浩老街。在过去几年里,我倒经常从这里去南岸寻古猎奇。远远地便能看见一座枣红色的塔,甚为醒目。报恩塔也曾经专门去一探究竟。但总是吃了闭门羹。这座塔封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铁将军把门,门上青藤缠绕,一看就是久不开放,有种遗世独立的漠然。通过翻阅资料,我知道它叫报恩塔,属于不复存在的觉林寺的一部分。南岸下浩觉林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朝末年,觉林寺毁于兵乱,清康熙二年,雪痕禅师将其重建。随着历史变迁,觉林寺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仅有山门与一座九级报恩塔。这倒很像渝中区东华观的现状,那座原来规模弘大的道观如今也只留存下一座小小的藏经楼,坚守在凯旋路的一个角落,同样是“紧闭柴扉久不开”的冷淡。但这里的历史印记更清晰一些,因为整条马路就叫觉林寺街,好像往事坍塌的砖瓦被左邻右舍分润占用,垫进了自家房舍之中。目光里,你收获的是现代的城市形象,感受里却总有丝说不清楚的古老情调。最近即便到南岸,也不去下浩方向,闭门羹吃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有了自觉。便在这自觉的疏离中,又得到了报恩塔的消息。修缮效果图报恩塔自年初开始进行修缮,如今已臻完工,它消除了安全隐患,恢复了白色塔身,所在的院落也修葺一新。开放的具体时间我没有确凿消息,但大致时间还是知道:就在今年内。到时候我可能会成为第一批去瞻仰它的游人。记忆影像里,报恩塔一直是古朴典雅的枣色外观,颇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这次修缮却完全改变了塔身颜色,塔身颜色为何有变?这其实没什么特别含义,因为塔身颜色自古就是白色,这次修复不过是还原它的本来面目。作为南岸清代佛教文化遗迹,报恩塔是清人在南岸山水格局中,因地制宜创造出的古代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宗教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八方楼阁式九级空心砖塔,砖石混合的报恩塔,塔身从下到上,逐层收拢缩小,层周有外突觚棱翘角,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古老的报恩塔如果走进报恩塔,沿盘旋而上的石阶,可由底层直登塔顶。下六层每层正面有一门,上三层则是四面有门,每层均有石廊翘檐环卫,其尖端是金属铸成的葫芦宝顶。这座古塔是重庆市难得一见的古建精品,保存相当完整,它在未来成为南岸旅游的又一个亮点是可以预期的。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本次修缮刻意在材料与形制上仿古还古。比如施工中石质围栏损坏较轻部分采用纱雾脱盐,做好表面防风化处理。损坏严重部分,将用本地砂岩切割后替换。对以前胡乱修护时抹上的水泥与内墙涂层均进行了拆除,还以石质材料,力求完美恢复古塔的原始风貌。尽管这座古塔的修缮施工仍在收尾阶段,我已经开始想象:也许就在这个夏天里的某一天,我可以坐在报恩寺下清幽雅静的园子里。报恩寺园子我可以泡一杯明前龙井,或者峨眉雪芽,一边散热气,一边眯缝着眼睛打量高高的塔顶。觉林寺消亡在历史中,成为重庆的遗憾,好在报恩塔顽强矗立,并得到了保护性修复,实在让大家感到欣慰。可能,我还能在馨香里,自然而然地默诵那首《游子吟》。因为这座报恩塔为清代觉林寺和尚月江为报答亲恩所筑。

6,觉林寺的中国江苏觉林寺

重庆觉林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莲花山下。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年前重庆最早的商埠邮票以此作为票面风景。据《巴县志》记载:觉林寺兴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距今已800余年。觉林寺明末毁于兵乱,清炒康熙二年(1663)僧雪痕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僧月江增建山门、莲池、亭子、桥梁、石塔等。其中石塔系月江和尚为报母恩所建,塔未成而月江圆寂,由其弟子善明继师志续修,历经16年完成。塔之围恒门乃小牌坊,上书“报恩塔”三字,两旁柱刻“因传心法分三教,为建浮屠报四恩”对联,后面额携“佛光普照”四字照。清代文人何彤云写有《游觉林寺》诗云:“一径入苍翠,寻幽来化城。小池鱼可唤,深树鸟无名。孤塔江中影,飞泉石上声。僧闲能导客,筇履尽情行。”这首诗描绘出一百多年前的觉林寺,坐落在苍翠的茂林里,殿堂亭阁,抻以鱼池飞泉,花妍鸟鸣;孤塔倒影于水中;岩石飞泉击石发出请越的回响。僧人导引着筇芝履的游客,陶醉于山光水色中,倍增寻幽探胜的情趣。这么一座庄严幽静的古寺,多么令人向往! 在清代,觉林寺经两次重修后的建筑轮廓和建塔的历史,在乾隆时,分巡川东兵备道沈青任在其所写《渝州觉林寺碑记》中,曾作了扼要叙述,属于珍贵史料之一。而今碑虽堙殁不见,碑文尚抄留,特录出供研究。“重庆千古为渝州。汉唐以来,蜀东重镇也。踞涪、忠、夔、巫之上游,面涂山、跨字水。佛图关扼其西,朝天嘴镇其东。鳞比万灶,翅集千帆。环以三江,襟带沪、叙、水陆要冲,胜甲他郡。其幽林邃室,宝梵鳞宫,在城者固多,而在对江者为尤胜。余自乾隆壬寅冬,奉命为川东观察使。巡历所至,展谒真武庙,登涂杀之巅,周览形势。概然溯江流之震撼排荡,山色之葱茏崒嵂,环城气象,万万千千,经极雄观,无与伦比。及寻字水、文峰山、海棠溪、黄葛渡诸迹,又获其奇。而朝烟暮霞,风帆沙鸟,无穷之景,触目纷然来者,更饶余趣也。顾最胜莫过觉林寺。寺在龙门山之麓。自太平门唤渡,越龙门浩,迂回而入,层岩抱回,不见江面。而香林大开,宝塔矗立,历级以上,式换新模。其前为春秋阁,入门为夫子殿,皆以崇关圣也。中为三世佛环堂,为十八应真;西为观音阁;再西为讲堂,为客座,为鱼池,为文石,为佳卉;后为环桥,为塔院;东为僧房,为挂室,为福为厨。其庑为斋。廊外为左右亭,为荷沼。背为阴森竹,为崇冈,为环枝树,为曲流,为松阿。山如环窝,而寺适在其中。空翠朝飞,瑞烟夜集,寂坐禅关,幽禽上下,但觉风生聒耳,草树蒙葺。前人列为八景以歌咏之。盖悠然别有天地也。寺之住持僧为善明,其师为月江。月江者误浙钱塘人,姓王氏。祖德,官永州司马,避乱入蜀,侨于巴。遭祖母丧,殡寺侧。其父仲选迁资州,痛母墓之孤也,乃以月江为觉林寺僧。僧之母刘念子心切,前后付金七百。月江不敢私,誓愿起九层宝塔以大亲恩。即以后筑台,名曰报恩塔。乃事未成,而月江志卒。卒之前夕,进善明,嘱之曰:“能成斯塔,吾徒也。”善明将欲兴作,而基已败,不可植。又卜地迁吉,取土得宋淳佑花银五流,银翘尾而色青,重八两,古所谓一流也,其面铸淳佑年号,故知为宋时物。善明散其四而留其一,常以示人。惜又为偷儿窃去,其说详前学使吴白华诗中。吾闻之始疑,及见白华诗而征信。大众因其有斯异也,群为鸠工庀材。有舍山石而后迟不与者,又荷天之灵以雷斧劈于田中,感而悉舍焉,遂以成斯塔之巨现。始工于乾隆丁丑(1757年)九月十七日,藏事于癸已(1773年)八月十四日。噫异矣哉!夫天,未有不欲成善果者也,况月江以一花银,而天赐雷斧,非其肫诚感动,乌能若是哉!此岂独可以风世,直可以寿世者也,吾添为使者,有善必录,使者之责也。矧觉林寺之幽奇静胜,更是足记者耶?吾前为潼江守,潼有护圣寺。圣寿寺,皆起而新之。吾亦自信为佛门护法也。因果之说不可知,而孝德可以不朽。吾深喜月江之不负其母,善明之不负其师;而大众之能共成斯胜,以增吾渝之美谈也。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大,四川分巡川东兵备道,加二级,记录六次,仁和沈青士并撰书。 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九月谷旦。” 觉林寺乃十方丛林,一直香火旺盛,每逢农历时刻的初一、十五,特别是正月的前半月,善男信女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鼎盛时期,住有僧徒数十人,晨钟暮鼓之声,响彻山谷。光绪末,该住持为贺和尚(俗名贺长发,法号不详),其人在当时巴县佛教会任有职务,又是川东道僧官,袍哥舵把子,门下徒弟数十人,颇有声势,但因德行不正,破坏教规,被巴县知县耿保奎逮捕法办,逐出庙门。之后该寺改为重庆幼稚工厂,收容无依无靠的故而,既作工,又读书,随即把设在城内南纪门的保赤所迁并于此,实际成为孤儿收容所,由重庆商会主办,先后负责幼稚工厂的有王菊楫、李奎安、石荣延等人(这些都是当时商界有名望之人)。生产有木器、篾器、皮革等产品,除当时在厂里设产品展销处外,还在市中区方家什字(现重庆宾馆一带)设门市经销。后来幼稚厂停办。约在三、四十年代此寺已无僧,相继有宏章币厂、××掐纸厂、福农猪鬃厂、川渝猪鬃漂制厂、新华牙刷厂等先后开办于此。解放前,还作过重庆市十一区区公所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此处先后兴办了新华皮鞋厂,新民塑料厂,合成纤维厂。为改建和扩大厂址,陆续毁了佛菩萨塑像,所有殿堂亭阁,都变得面貌全非,只剩下“巍然七级入云间”的报恩塔一座,算是当年的旧迹。十年动乱中,原寺址已全部改成厂房、职工宿舍和居民住宅,塔也遭到破坏。1984年,市文化局为了保护文物古迹报恩塔,曾拨款修缮塔身、塔边及围墙;在塔侧还新建了一楼一底的四间古式房屋,为区文管所办公用房。塔的周围,新添花草树木,砌成假山,培修面积约五百平方米,现被列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一个重庆老南岸的散碎记忆海棠溪上新街野猫溪

民国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现在的南岸区中心——南坪尚未兴起,该区域是各类工厂和居民落址、安家的重要区域。由于从小在这个区域长大,涂山路沿线的每个地名符号,几乎承载了我整个童年、少年时期的记忆。 海棠溪、上新街、野猫溪一线位于南山与长江的之间。长江行至此处,由于山势阻隔,几乎转了一个90度的大弯。 由于该地山坡陡峭致城市发展腹地极为狭窄小,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带状分布格局。几乎所有的道路、建筑都是依山而建,傍水而修。 由于该地区紧邻,是南岸区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由于具有天然水运之便,自古以来,南岸长江沿岸就是人口和码头船只集聚之处。至清乾隆、嘉庆年问,该区域已经成为千帆麇集货运繁忙、人流汇集的重耍码头。19世纪未期至民国时期,因开埠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影响,南岸临长江一线工商业发展迅速,街区繁荣,人口密集,沿江坡地和马鞍山一带遍布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令还留存下来的南岸老街和历史建筑,是重庆开埠时期和陪郡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与缩影。 这里是过去的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以及现在的龙门浩街道办事处驻地。由于过去政治中心的带动作用,该片区发展较早,集体经济发达,在大跃进时期甚至被官方炒作成为“红旗一条街”。 改革开放前后,此地建起了电影院、百货商场、茶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新街大部分的附近居民都有周六到上新街电影院看双场电影的记忆。此后,由于南岸区府外迁以及交通发展等因素,该片区逐渐没落,仅存的繁华,留在了现在的上新街转盘一带。 该片区拥有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跨江索道——长江索道。其建于1987年(与我同岁)。在东水门大桥通车和轻轨6号线开通以前,长江索道是市民往返南岸区、渝中区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通过长江索道,你只需花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南山脚下的龙门浩,到达重庆最繁华的地段——渝中区解放碑。目前,长江索道作为日常交通工具的属性逐渐淡化,而作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民集体记忆的符号,而拥有了更高的人文价值。 值得强调的是,很多南岸居民都分不清上新街、上浩、下浩、龙门浩等地名的区别。其实上新街的全称是“上浩新街"或“上龙门浩新街”。 海棠溪处,原有一条溪,沿岸十里都栽着海棠。海棠花开时,站在长江对岸的储奇门,便可看到一条花带,名曰“海棠烟雨”,位列“巴渝十二景”之一。 此地曾是南岸区最早的码头——海棠溪码头所在地,是通往南山,衔接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为“黄桷古道”的起点。从民国时期开始,此地已成为一个商贾云集、茶馆林立的重要水码头。同时期,该码头开通了至望龙门的轮渡航线,这也是重庆第一条轮渡航线。 海棠溪码头同时也是二战期间修建的著名“中缅公路”的起点。重庆“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等地名,都是以海棠溪码头为零点计算,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马鞍山,紧邻上新街,与渝中半岛隔江相望,是一座座落于长江南岸和南山之间的小山峦,因其形似马鞍而得名。 马鞍山上树林茂密,景观优美,空气清新,留存有大量开埠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开埠后设立的英国盐务办事处,1920年由署名传教士、慈善家马嘉礼先生创办的万国医院和马鞍山教会医院,建干19世纪末期细亚火油公司,抗战时期建立的益丰电池厂员工宿舍,南洋烟草公司、华福卷烟厂员工宿舍,陪都时期设立的英才中学,以及国民党干部培训学校等. 这一片区虽然现在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却是整个涂山路沿线望江视野最好的区域。整个片区位于现在南滨路美国使馆酒吧和哈雷戴维森的背后。区域内有涂山路沿线最大的教育机构——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由于过去涂山路沿线并没有大型的酒店,许多附近居民选择在社会主义学院的大礼堂举办婚丧嫁娶的宴席。 尤为可惜的是,此地最重要的两个居民社区,老码头和滩子口正街都已逐渐没落。其中,拥有众多特色民居的老码头片区已全部拆除,典型的临江街道滩子口正街已被拆除一半,目前只剩下少数原住民在此地居住。 此片区位于现在的长江汇艺术中心后方。该地区是过去从长江边通往黄桷垭的重要通道,进而形成了多个大型居民聚居区,如下浩正街、觉林寺街、董家桥、望耳楼等等,与滩子口正街、老码头等连为一体,形成了庞大的连片社区,居住了大量的居民,形成了龙蛇混杂的社会氛围。 同时,由于该地是整个重庆开阜较早的地区之一,加之重庆升陪都的因素,在民国时期,修建了大量的使馆建筑群,如比利时使馆及其别墅群、意大利使馆及其别墅、美国使馆酒吧等,同时大量的下江人在此地居住,进一步使得该区域的居民构成复杂化。 整个涂山路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觉林寺报恩塔也在该片区。觉林寺报恩塔是重庆著名的“三塔不见面”之一,始建于南宋时期,是涂山路沿线历史最为悠久的历史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处早已“僧去寺空”,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报恩塔,屹立在涂山路旁。由于报恩塔是涂山路沿线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所以它在沿线居民的集体记忆中影响极大,多数居民都称呼报恩塔的别称——下浩塔。 由于山势阻隔,该片区是整个涂山路沿线最为落后的区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该片区没有形成大型的居民聚居区,仅有的居民大部分居住在莲花山一带,且居民以当地的农民为主,经济较为落后,与邻近的下浩、觉林寺片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该地区最重要的地标当数莲花公墓,是南岸最大的两个大型公共墓地之一(另一个为江南殡仪馆),因而大部门南岸居民都选择在此地安葬去世的亲人。每到到春节、清明时节,附近居民都汇聚于此祭拜先人,一时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形成一时的盛况。 由于紧邻南山,该地区是市民郊游南山的重要中转地,拥有两条重要的登山道路,即清水溪步道和凉水井步道,一条可通往加勒比海洋世界、一条可通往黄山抗战遗址公园,沿途风光秀丽、植被茂密,拥有大三块石、小三块石、一碗水、凉水井等非著名景点。附近大部分居民都有在该片区登山、郊游、玩耍的经历。目前,两条登山道路皆经过精心修整,路况良好,现在依然是郊游出行的良好选择。 该地区拥有与涂山路沿线唯一的大型公立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及最大的教育机构——重庆滨江实验学校(由原重庆市第九十二中学校及玄坛庙小学合并而成)。其中,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仁济医院)是涂山路沿线唯一的大型公立医院,其前身为重庆仁济医院,始建于1896年,由英国基督教伦敦布道会医师樊立德创办。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第五重伤医院承担了陪都大量的医疗救护任务。1953年更为现名(近年来“仁济医院”之名已逐渐恢复)。 该地区是老重庆重要码头之一——野猫溪码头的所在地。该码头可通往朝天门、江北嘴、鸡冠石等地,过去曾是附近居民重要的通勤方式。随着经济、交通的发展,重庆其他通勤码头相继停运,仅有这座野猫溪码头仍然在运行,可以说是“硕果仅存”了。想体验过江轮渡的朋友,千万要抓住机会了。 由于医院、学校、码头的辐射带动作用,该片区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大型居民聚居区。主要以原92中操场周边为主,居民主要由原92中、长航、铅笔厂等企业的家属为主。我的外公、外婆就是原92中的教职工,他们居住在操场旁边的一栋法式建筑里。 该区域还拥有两个大型寺庙——慈云寺与千佛寺。其中,慈云寺是全市唯一僧尼合庙修传的寺庙,寺外有一石质青狮。据传,该青狮有治百病之功效,患者只要抚摸青狮身上与患处相同的部位,即可缓解甚至治愈病痛,十分神奇。 目前,该片区以被聚丰江山天下和阳光100国际新城等多个房地产项目所占据,整个历史格局已经荡然无存。 该区域位于涂山路的末端,是涂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农户大力发展皮鞋产业,逐渐发迹,崛起了姚氏皮鞋、仙德蕾拉等全市著名皮鞋企业。周边居民也以皮鞋及相关衍生产业的从业者为主(如辅料、模具、机械等),一时工人如云、盛况空前。 近年来由于主城工业外迁等政策因素,这些皮鞋企业逐渐迁至璧山及四川等地,才逐渐没落下来,只剩下一小部分临街皮鞋商铺及小作坊保留下来,作为那个时代的遗存。 2005年,该片区入驻大型地产项目——东海长洲。由于这是该片区近年来的第一个现代化地产项目,附近居民争相购房迁入。目前,东海长洲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居住、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小型商圈,人气颇旺。 由于涂山路沿线居民众多,各类教科文机构自然也不少,沿途大部分居民或多或少都有在这些地方工作学习的经历。 该校位于涂山路140号,建于1955年,为重庆市重点中学。由于建校时间较早,且是该上新街地区唯一的中学学校,上新街片区居民大多为该校学生。学校最著名的标志,是位于其教学楼顶硕大的“书香南岸,学子乐园”文字标语。由于视线无遮挡,此标语甚至可从渝中半岛南面及长江上清晰地看到,进而成为南岸区的著名地标之一。 该校为我的母校,位于涂山路154号,成立于1912年,1944年即被评为“国民教育示范学校”。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在与20世纪40年代在该校就读。由于该校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良,历来都是南岸区乃至全市公认的顶级小学。不知道最近几年情况怎么样。 学校依山而建,从大门到教学楼到多功能教室,都建在一个较陡的山坡上,校园环境极富特色。可惜,近年来,由于东水门大桥和轨道交通上新街站等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原因,学校旧有的格局遭到破坏。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始建于1965年,于1982年开办职业教育,最初就建在龙门浩的一天门,后又搬去了南坪经开区。2005年又从南坪经开区搬到了茶园。 ,
文章TAG:重庆市南岸区觉林寺

最近更新

  • 大国工匠人物,谁知道大国工匠哪位人物姓王大家能不能帮助我知道答案的给我可

    谁知道大国工匠哪位人物姓王大家能不能帮助我知道答案的给我可2,大国工匠播出的第二人是谁3,像史铁生一样好好活的人物事迹4,阿巴贡的人物形象1,谁知道大国工匠哪位人物姓王大家能不能帮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6

  • 苏州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苏州科技大学是二本一吗

    苏州科技大学是二本一吗2,苏州科技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美术专业是几本1,苏州科技大学是二本一吗总得来说,苏州科技大学是个本二院校。但是不能这么说,就算是苏州大学,它也是本一本二本三都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6

  • 读书谚语,关于读书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读书的谚语有哪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读书的谚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3,关于读书的谚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早知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6

  • 静电是怎样产生的,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静电是怎么产生的人体为什么会产生静电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6

  • 吃书的狐狸读后感,吃书的狐狸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吃书的狐狸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书不是用来吃的!2,读吃书的狐狸有感曾有一只狐狸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访问演出是读完一本书后还要撒上盐和胡椒面,将那本书吃下去,你一定不会相信我,就让我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6

  • 赵州桥的传说,有关赵州桥的故事或传说350字左右

    有关赵州桥的故事或传说350字左右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5

  • 芹菜的作用与功效,芹菜的功效

    芹菜的功效降血压减肥有意健康2,吃芹菜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当然有好处。首先芹菜属于绿色茎类植物,它能为我们提供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其次芹菜的粗纤维结构,可以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炎和便秘。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5

  • 日漫排行,日本动漫排名

    日本动漫排名2,日本漫画排行1,日本动漫排名火影海贼死神海贼、火影、死神2,日本漫画排行NO。01死神BLACHNO。02火影忍者NO。03海贼王NO。04光速蒙面侠21NO。05 ......

    綦江区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