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襄阳的知名度有多大,不懂襄阳的人或者不懂历史的人总觉得襄阳自视清高,我认为还是他们太年轻了,看的经典巨作太少了。襄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地位尤其重要,襄阳城,金庸笔下无数次站在历史舞台中央的军事重镇,也是各路英雄豪杰汇聚的地方,各路人马纷纷上场,无数故事峰回路转,都在这个襄阳城。
1、襄阳市哪些襄阳牛肉面馆好吃?襄阳牛肉面怎么做?
襄阳牛肉面的精髓就是牛油汤底,吃的就是那一口牛油味。重油重味是襄阳牛肉面的特点,牛油汤底熬制起来工序繁多,但香味醇厚。有幸我也曾接触到襄阳牛肉面的师傅,了解大概做法,先说说汤底的制作方法:将豆蔻,茴香,八角,香叶,孜然等十余种香料研磨成粉料,牛油化开,改小火,放入豆瓣酱,粉料不停均匀搅拌,要注意火候,不能让锅内明显烧开,以免粉料炸糊。
随后红葱头,小葱,香菜洗净,不需切碎,整棵用滤布装好放入国内,大概熬制半个小时,取出滤布弃用,待粉料已经完全榨干即可,然后自然冷却,牛油已经变成红油,并凝固,备用。牛肉浇头的方法,襄阳有两种,一是切中薄片,一是切小方块,上面写的汤底适用中薄片做法:牛肉卤熟后切薄片备用。面用的是湖北碱水面,比较有嚼劲,
2、很多小说里面都提到襄阳之战(宋代),为什么会选择襄阳?你怎么看?
原因只一个,襄阳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为兵家必争之地。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其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但两年后也死了,在此期间,蒙古军曾进犯过四川,但被南宋大将余阶击败。1251年,拖雷的儿子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发动了针对西亚和中亚的第三次西征,同时大举进攻南宋,为避开长江天堑,采取了迂回包围战术。
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率10万大军长途奔袭灭了大理国,俘获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此时,南宋已陷入蒙古的军事大包围中。不幸的是,南宋抗蒙名将孟珙、杜杲此前相继病逝,于是,第二次蒙宋战争开始了。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蒙军顺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国抢夺汗位,正好南宋权臣贾似道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
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军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三路大军无功而返告终。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4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
天纵英才的忽必烈很快平定了李檀叛乱,于1264年又彻底击败阿里不哥,结束了蒙古长达4年的内乱,又开始对南宋磨刀霍霍,而南宋呢,并没有利用蒙古内乱之机发展自己,反而依然是贾似道一手遮天下,忠奸不分,军政日趋腐败。这时,发生了件不幸的事,南宋四川守将刘整向蒙古投降,其所率水师自然也归了蒙古,1268年,蒙古以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樊,蒙古军开始进攻重点是樊城,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从四川增兵,襄樊两城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围5年,粮食已基本耗尽,但两城军民依然斗志昂扬,元兵始终无法得手。
同年,南宋大将李庭芝派张贵、张顺率3000士兵,携带城内急需物资,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围,冲进了襄阳,这是5年内第一支进入襄阳的援兵,极大地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卖了这一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