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保从每年缴200元,到每年缴3000元,是划算的。农村社保上涨是我们从心理上没有接受社保,农村人打心眼里都想着,只要存够钱,老了有儿有女,也能有所依靠,类似的问题可以问出一大堆,比如每年交1000元到60岁每月能领多少钱,比如每年交2000元到60岁每月能领多少钱,等等。
1、农村的社保每年交200元,提高到每年交三千元,这样交划算吗?
农村社保从每年缴200元,到每年缴3000元,是划算的。其实农村社保上涨是我们从心理上没有接受社保,农村人打心眼里都想着,只要存够钱,老了有儿有女,也能有所依靠,但是现在儿女经济压力也都比较大,独生子女较多,存在一代人养几代人的窘迫。现在按制度缴费,在年满60周岁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可以减少子女的负担,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以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放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2、农村社保每年交500元,到60岁每月能领多少?
类似的问题可以问出一大堆,比如每年交1000元到60岁每月能领多少钱,比如每年交2000元到60岁每月能领多少钱,等等。这些问题由于存在着信息的严重缺失,只能在作出某种假设的条件下予以回答,农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上海农村,还是北京农村,提问者一是没有说到这个农村究竟在哪个城市;二是初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龄或者时间,没有这个信息就无法得知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时缴纳了多少年的养老保险费。
每年只缴纳500元的养老保险费,实在是太少了,建议提高到每年至少2000元左右,首先要认识到积极地缴纳养老保险费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投资,而不是一般性地普通投资。缴纳养老保险费具有持续时间长、投入相对较大、回报等待时间长的特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点,因而让人认为风险相对较高,往往采取一种冷处理的方法,那就是虽然也缴纳养老保险费,但基本上都是选择低档次,比如每年缴费500元,这完全是一种避重就轻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完全为了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最为基本的生活保障,生活保障,必须以经济基础做依托,没有这个依托,也就失去了其基本的价值和保障。有没有这个依托大不相同,在这个依托相对较为稳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提高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标准,并且还不是一般性地增加,而应该是有一定数量的提升,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的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都非常低,一般也就一二百元,能上400元的就已不多了,而能超过500元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这就是最为现实的状态。在这种较为尴尬的状态下,参保人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每年的缴费标准了,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以最低缴费十五年为基准点进行衡量的话,每年缴纳500元的养老保险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只有7500元(不含政府补贴及利息收入)。
再用这7500除以139(60周岁退休之时的计发月数),等于53.96,这53.96元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实在是太少了,解决不了问题,这53.96元,再加上当地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一两百元,乃是杯水车薪呀。这500元的缴费档次,看放在哪里了,如果是放在上海那就大不相同了,目前上海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标准就是每年500元,除此之外每年还有200元的政府补贴,
十五年下来,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10500元(不含利息收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75.54元。现在上海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为每月1100元,这是全国的最高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75.54元再加上1100元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就是每月1175.54元,每月1175.54元的基本养老金标准要是放在上海可能并不起眼,但是要放在其他地方的农村,那绝对是高标准了,生活就算过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