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述而》中的“述而”是什么意思,《述而篇》7.30子曰:“仁远乎哉,比如第一篇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该篇就叫做《学而篇》,《述而篇》的“述而”也是如此,该篇的第一句话是“述而不作”,“述而”是这句话的头两个字,语意不全,单独解释不太适宜。
论语每一篇都直接采用本篇第一句话开头的两、三个字作为标题,一概如此,不考虑语法、语意的问题。比如第一篇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该篇就叫做《学而篇》。《述而篇》的“述而”也是如此,该篇的第一句话是“述而不作”,“述而”是这句话的头两个字,语意不全,单独解释不太适宜。述而不作指的是只阐述而不创作的意思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述而篇》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欲:想要,想得到,想达到。▲斯:于是,则,就。文言连词,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孔子说:“实行仁远吗?我想达到仁,就能做到仁。”“我欲仁,斯仁至矣”与道家思想中“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同理,实行仁取决于自己,不能依靠外人,不但内心要有行仁的意愿,还要做到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参读:《颜渊篇》12.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罕篇》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里仁篇》4.5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雍也篇》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