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划分习惯上是以洞庭湖为界,洞庭湖以南为湖南,洞庭湖以北为湖北,湖北在洞庭湖的北边,湖南在洞庭湖的南边。实际上,漳河才是河北、河南的省分界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及广西8省区中,不相邻的为山东省与山西省,两省之间被河北省与河南省隔开!8省区位置图河南与河北之间的界线西段主要为漳河,冀豫两省之间的界线东段也只有一小部分为卫河,其余部分为陆地。
1、河南、河北与山东、山西、以及湖南、湖北分别以什么为界?
河北与河南、湖北与湖南、山西与山东都是一字之差,那么他们的分界线肯定是与河、山、湖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具体看下分界线到底是什么?一、河北河南的真实分界线是漳河,而非黄河。河北与河南在传统观念里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的,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方便管理天下,所以将天下划分为十个道,其中,就包含了河南道、河北道。
就河北道来说,因为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包含了今河北省及其周边地区,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河南道来说,则因为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其范围同样没有局限于今河南省一带。实际上,漳河才是河北、河南的省分界线,漳河流经三省四市21县市区,长约400余公里,流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二、山西山东真实是不挨边的,历史以太行山为分界线,
现在的真实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山西和山东其实是不挨边的,中间隔着一个河北省,那么山西、山东是怎么来的呢?这要追溯到元朝,元朝时期分为10省,河北、山西、山东是元朝的中心,没有成为单独的省份。但了明朝,设置了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山西布政使司包括今天的山西省,以及河北省的一部分,山东布政使司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河北省,以及北京市、天津市,
而这时候,山西、山东大致就是以大行山为分界线的,所以没有什么问题。三、湖南湖北的分界线是洞庭湖其实是不准确的,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划分习惯上是以洞庭湖为界,洞庭湖以南为湖南,洞庭湖以北为湖北,湖北在洞庭湖的北边,湖南在洞庭湖的南边。但是两省的实际边界线很长,在东部有一段是以长江为界,而边界的中西部则大都是陆地边界,
2、为什么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是用什么分界的?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及广西8省区中,不相邻的为山东省与山西省,两省之间被河北省与河南省隔开!8省区位置图河南与河北之间的界线西段主要为漳河,冀豫两省之间的界线东段也只有一小部分为卫河,其余部分为陆地!河南因大部分处于黄河以南而得名,而河北则全部位于当今黄河以北。河北省也基本不属于黄河流域!冀豫之间界线广东(粤)与广西(桂)两省区之间的界线有一部分是以云开大山为界的,
3、湖北、湖南的“湖”是指什么?湖南、湖北以什么湖为界?
洞庭湖,顺便科普一个小知识。现代洞庭湖全境都在湖南,当年可不是,湖南湖北划分源自于宋代,当时分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这个路就是省级行政区划,荆湖北路首府是江陵府也就是现在的荆州,当年也叫过荆州府,荆湖南路首府是潭州,比府低半级,重点来了,岳州和鼎州也就是现在的岳阳和常德全部都属于荆湖北路,进而洞庭湖全境都在湖北,湖南的潭州有一点点接壤洞庭湖,也就充分诠释了洞庭湖如何划两湖。
4、河南河北指的是哪个河?湖南湖北又指的是哪个湖?
谢邀,作为一个山东人还和陕西好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河南与河北的界河——漳河,关于河南河北的分界,其实一直以来民间一直有争议,无非是黄河还是漳河之争,相比之下,黄河要比漳河出名的多,身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早的河南河北是一个地区名儿而非行政区划,那时的河南河北便是指的黄河以南地区和黄河以北地区,但慢慢走到元明清时期行省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民国时期彻底形成今天的样子,此时的河北省邯郸市和河南省安阳市便形成了以漳河为界的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