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整顿后的滇军在抗战爆发前,拥有七个旅14个步兵团、两个近卫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机枪团以及若干个独立营,总兵力36000余人,同时各县成立的常备队(保安团)总数亦有10000余人,这就是龙云的全部军事力量。南京确是相反的,如果没有南京汉文明可能早就在五胡乱华时断绝了。
1、南京和重庆在民国时期,哪一个地位更大?
重庆不过是陪读,南京是首都,其法律意义上而言也是完全不同的。其中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山陵就在南京,这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但是在当时是绝对有意义的精神象征。重庆的地位远不如南京,民国如此,历史上也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第二大就是南京了。长安是中国强盛的象征,南京确是相反的,如果没有南京汉文明可能早就在五胡乱华时断绝了。
2、民国时期,曾经统治西南三省的滇军,究竟有多少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老蒋拨给杜聿明抢占东北的部队共有三批,第一拨是第13军和第52军(半美械),第二拨是新一军、新六军和第71军(全美械),数月之后,杜聿明拼命呼喊林彪不好对付五个军还是不够用,于是从越北和广西两个港口再海运第60军和第93军到东北,滇军来了。根据四野后来的战史资料统计,此时东北敌人七个军的总兵力为247000人,去掉“东北保安总司令部”的直属部队,平均每个军34000余人,
而延安方面的情报是滇军兵力几占三分之一,所以滇军两个军的编制其实更加充实,总兵力应该突破75000人,并且由于抗战末期的地利之便,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美械。杜聿明对滇军有些趋势并且不太放心,毕竟之前“五华山捉龙”事件中,正是他率第五集团军与滇军大打出手,互相之间的仇恨是存在的,所以东北蒋军作战中,基本以中央军的五个军为突击力量,而第60军和第93军只担负后方守备任务,其中第93军驻辽西走廊,第60军驻辽北和吉林部分地区。
为什么滇军两个军的兵力要偏多一些呢?无它,这是龙云被拿下后,老蒋把卢汉第一方面军所辖的滇军部队从原来的八个师缩编成为六个,期间趁机取消了张冲“第二路军”及其两个暂编师的番号,至此,滇军只剩下第60军、第93军、第58军三个正规的番号军,以及留守云南的龙绳祖暂编第19师。抗日战争期间,滇军从最初的一个军(第60军40000余人),逐渐发展到四个军的番号,分别是第58、第60、第93军和新编第3军,
其中第60军和第93军在日本投降后,被卢汉带去越北受降,最终被从大西南运到天寒地冻的大东北,这75000多滇军也是遭了不少的罪,当然也是滇军的最主要力量。另外一部分留在第九战区抗敌,其中新3军番号最终被取消,仅余的鲁道源第58军抗战后隶属于武汉行营和后来的华中剿总指挥,成为白崇禧军事集团的所属部队,龙云和卢汉都失去了控制力,但这20000多人毕竟也是滇军血脉,
此时滇军的总兵力是三个军加一个暂编师,大约11万人左右,也是滇军纸面实力最强的时间段。从历史上看,受限于云南地贫人稀,滇军的兵力始终不是很多,主要依靠的还是部队精悍和战斗力较强,1909年清末时期云南新军的峰值不过59个营17000余人,“云南都督”蔡锷打响反袁第一枪时,以云南新军为根基的滇军,人数在也不过20000左右,
唐继尧成为“云南王”时期穷兵黩武,把部队从接手时的21000余人一度发展到40000余人,高峰时(滇桂战争)已经达到八个军60000余人,完全超出了云南财政的承受能力,也为唐继尧下台埋下了伏笔。龙云和卢汉在滇军内部发动倒唐行动,最终打垮和赶跑了唐继尧之后,吸取了之前穷兵黩武和军头拥兵自重的教训,一方面对滇军总数进行裁减,另一方面废师改旅进行整编,
经过整顿后的滇军在抗战爆发前,拥有七个旅14个步兵团、两个近卫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机枪团以及若干个独立营,总兵力36000余人,同时各县成立的常备队(保安团)总数亦有10000余人,这就是龙云的全部军事力量。抗战爆发后,云南就是以此为基础,第一批编组了40000多人的第60军北上抗日,再加上后建的三个军,整个抗战期间滇军伤亡10余万人。